-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霸凌國家-美國體制如何制造欺凌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34806
- 條形碼:9787516634806 ; 978-7-5166-3480-6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霸凌國家-美國體制如何制造欺凌社會 本書特色
《霸凌國家》是迄今為止關于欺凌相當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欺凌行為背后的歷史、經濟、政治以及社會心理原因,論證雄辯有力。所有教育工作者、家長以及任何希望減少校園欺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攻擊以及國與國之間的暴力沖突的人都應該閱讀本書。
霸凌國家-美國體制如何制造欺凌社會 內容簡介
欺凌并不只是校園問題或個體行為問題,而是一種編織在美國文化中的社會病態。
個人層面的欺凌和體制層面的欺凌看起來十分相似,都來自權力的不平衡,表現為持續打擊受害者、確保其卑躬屈膝、捍衛欺凌者的優越感和正當感。本書告訴讀者,這種相似并非偶然。
在本書中,兩位社會學家運用“社會學想象力”概念,將個人問題與公共問題聯系在一起,提出:個體欺凌是更大層面上的社會現象所導致的后果。欺凌是體制催生的結構性問題,陡峭的權力層級是骨骼,欺凌行為是圍繞其產生的血肉——從政府大樓、公司辦公室到教室、操場,再到自然環境,莫不如此。當權的個人與機構需要創造一種文化以使暴力和侵略性成為一種自然常理——在這種文化中,個體之間會爭當欺凌者,不當被欺凌者。社會、各國甚至各物種間的力量差距越大,體制欺凌和個人欺凌就越常見。如果不首先挑戰培養、鼓勵這種欺凌行為的宏觀體制,就不可能減少欺凌行為。
《霸凌國家》是迄今為止關于欺凌相當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欺凌行為背后的歷史、經濟、政治以及社會心理原因,論證雄辯有力。所有教育工作者、家長以及任何希望減少校園欺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攻擊以及國與國之間的暴力沖突的人都應該閱讀本書。
霸凌國家-美國體制如何制造欺凌社會 目錄
耶爾·馬格拉斯自己的故事………………………………… 1
微觀范式:微縮欺凌……………………………………………… 5
宏觀范式:社會學想象力、體制欺凌以及能幫助我們反思、
提煉欺凌概念的多種定義…………………………………… 11
社會學范式的不同之處…………………………………………… 24
力量差距與偶發因素:力量的不平等在何種條件下
將會導致欺凌?……………………………………………… 28
軍國資本主義……………………………………………………… 31
第二章 資本欺凌:資本主義、權力與經濟欺凌
— 工人的“腌黃瓜式”困境……………………………… 39
資本欺凌:資本主義、競爭以及強弱對抗
— 富人如何欺凌窮人 …………………………………………… 41
為利而欺:強盜式資本家教你如何通過欺凌員工大賺一筆…… 47
退出權與欺凌:全球化是一種欺凌體制………………………… 50
臨時工:兼職教授、短期合同勞工與架構欺凌
— 當潛在欺凌成為實發欺凌 …………………………………… 54
資本家欺凌資本家:那 1% 內部的傾軋………………………… 60
資本家欺凌消費者:品牌推廣與公司的思想控制……………… 64
資本家欺凌政治家:有錢能買到的*好民主…………………… 68
第三章 環境欺凌:欺凌動物,打擊自然…………………………… 75
動物欺凌:我們真的將狗當作*好的朋友嗎?………………… 82
公司的環境欺凌與環境打擊:農場內外………………………… 86
氣候變化:危急關頭的環境打擊………………………………… 92
第四章 軍國主義欺凌:超級大國與校園欺凌……………………… 103
超級大國和校園欺凌(上)……………………………………… 104
超級大國和校園欺凌(下)……………………………………… 109
核欺凌……………………………………………………………… 113
奧巴馬主義與欺凌國度…………………………………………… 119
越南、軍國主義以及欺凌文化:國家服眾力、
永不退縮以及永不示弱……………………………………… 122
第五章 奴隸之國與惡霸之鄉:種族與軍事化欺凌………………… 129
“唯一的好印第安人就是死了的印第安人”…………………… 130
“沒人在地里唱歌” …………………………………………… 132
吉姆·克勞還活著………………………………………………… 135
“恐怖嬰兒”:從哪兒來的回哪兒去!………………………… 139
第六章 向著欺凌進軍:軍方如何在軍隊內外培養欺凌者………… 141
欺凌者的訓練……………………………………………………… 144
欺凌與暴力:同時存在于軍事基地以及公民生活中…………… 149
軍隊與心理學范式………………………………………………… 153
文化戰爭:和平運動對戰軍事主義者…………………………… 158
第七章 欺凌教學:教育與欺凌……………………………………… 171
軍國資本主義教學………………………………………………… 173
男生惡霸…………………………………………………………… 182
耶爾·馬格拉斯自己的故事……………………………………… 184
女生惡霸…………………………………………………………… 189
校園中的心理學范式……………………………………………… 198
第八章 無情世界:一切關乎家庭…………………………………… 203
前資本主義家庭…………………………………………………… 206
家庭變革:孩子挑戰父母權威所導致的傳統侵蝕……………… 209
文化戰爭中作為戰場的家庭……………………………………… 213
侵蝕家庭的體制力量……………………………………………… 219
其他削弱家庭權威的力量………………………………………… 220
是資本主義欺凌的避難所還是其化身?………………………… 221
永遠是個孩子:通過愛與溺愛來欺凌…………………………… 224
家庭欺凌的新民主主義…………………………………………… 229
資本主義新型矛盾………………………………………………… 244
文化戰爭:貫徹啟蒙運動和 60 年代精神的新式反主流文化,
是否能挑戰權力精英惡霸和校園惡霸?………………………… 248
結 語 解決方案是否存在?減少欺凌行為的新思路………… 265
注 釋……………………………………………………………… 273
霸凌國家-美國體制如何制造欺凌社會 節選
**章
反思欺凌:從個人到體制
耶爾·馬格拉斯自己的故事
20 世紀 60 年代時我還在上初中。一天,我坐在學校戶外體育場的墻頭上。我完全沒有運動技巧,也知道沒人愿意讓我加入他們隊,所以沒跟大家一起玩。以前就算我想玩,每個隊也會吵來吵去、互相推讓 — 誰也不想被我拖后腿。那天,有人伸手拽住我的領帶(當時公立學校要求學生打領帶)。他用力拉著我的領帶,另一只手順著我領口伸進去,將一只螞蟻放在了我后背上。我被勒得快要窒息,很快開始暈頭轉向,頭前后直晃。又一個人問我:“你干嗎呢?”我暫時恢復了神志,回答道:“沒什么。”我站起身來想走到操場另一邊去,然而很快不支,摔倒在地。眾人哄然大笑。第二天,我在操場上。有個男生說:“咚咚。”我天真地以為這是在講敲門笑話,于是回問:“誰啊?”他拿一條女人長筒襪繞過我脖子,越勒越緊,回答說:“波士頓扼殺者 。”我再次倒在地上。后來我跪起身,慢慢醒轉,他才放手。眾人再次哄然大笑。場景快進到高中食堂。有人叫了我的名字,他旁邊的學生也跟著開始叫:“耶爾,耶爾!”坐在旁邊那排椅子上的學生也開始叫:“耶爾,耶爾!”很快,整個食堂中的學生都開始異口同聲地喊我名字。后來一連好幾天,他們都如法炮制。
又一回,四個男生將我圍住,每人抓住我四肢中的一肢。他們把我抬到學校樓上一扇打開的窗戶旁邊,像預備發射火箭炮般將我前后蕩悠,嘴里數著一、二、三,然后將我身體伸出了窗外。又一天下午,放學回家的巴士上,一個男生搶走我夾在腋下的書,扔給另一個人,那個人又丟給第二個人,第二個人再傳給第三個人。我在車里來回追趕,怎么也搶不回我的書本。第二天我上車時,司機警告我:“你要是再胡鬧,我就把你扔下去。”
欺凌存在的時間久到無法追溯,卻僅僅在*近才開始引起人們嚴肅的關注。十年或二十年前,人們對欺凌問題要么大事化小,要么小事化了,覺得所謂欺凌不過是搞個笑、逗個樂,或者是成長“必須克服的”煩惱。被欺凌的人才需要硬氣一些。要是他不能承受、不能還擊,那他就活該被人嘲笑、被人騷擾。欺凌別人的人反而很驕傲 —能做出欺凌行為,這表示他很成功、很厲害,說不定還說明他人緣很好,被大家崇拜,甚至連被欺凌的人都會崇拜他。
直到今天人們才意識到,長期欺凌會造成童年創傷,其所造成的傷痕可能到成年后也難消解。越來越多的父母擔心,孩子可能正在遭受校園欺凌或網絡欺凌,或者正在目擊操場上的欺凌。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可能會為了生存或者躋身“校園贏家”之列而欺凌別人。另一些家長甚至鼓勵孩子去欺凌他人,這樣孩子才能比別人強,才能融入集體。然而,還是有一些家長會告訴孩子 — 欺凌是一件惡劣的事。這些家長想到的可能是那幾起令人發指的校園屠殺案 — 科倫拜校園事件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 、牛頓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 。《暴怒》 和《欺凌社會》 等暢銷書對這些事件做了記述,然而這幾起案件也只是由來已久的欺凌問題的冰山一角。
目前,關于欺凌的探討將該問題定性為個人心理問題,認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雙方都應尋求心理咨詢或治療來解決。被欺凌者應該學會去溝通,去自我調節。被欺凌者可能應該把自己的感受告訴欺凌者 — 好像欺凌者不知道自己正在傷害別人或者目的根本不是傷害別人一樣。很少有人探討的是,是否可能存在著一股更大的社會或文化力量正在鼓勵欺凌,或者說,欺凌行為是否可能是為某些體制利益服務的。不過,誠如 20 世紀知名社會學家賴特·米爾斯在《社會學的想象力》 4 中指出的,個人的問題往往是社會的問題。如果僅對欺凌進行心理矯正,那是絕對扭曲的。我們需要著眼于大局,社會中的關鍵體制與機構 — 經濟、軍事、文化、家庭、學校 — 是如何通力創造了欺凌環境,并成為其幫兇。我們需要進行一個范式的轉移,將如今對個人心理問題的微觀研究擺在對美國公司化和軍事化社會宏觀研究的背景之下。
心理學框架掩蓋了鼓勵并強化個人欺凌的體制欺凌。欺凌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且是文化、經濟以及軍事的共同特征。美國社會的結構可以用“軍國資本主義”來描述,正是這樣的社會體系導致了體制欺凌與個人欺凌的產生。欺凌的根源來自社會,而且是強勢體制主流價值觀和價值取向的反映,這一觀點乍聽起來很合理 — 畢竟,我們提到唐納德·特朗普或新澤西州長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Christie)這樣的政治人物時都會說他們是惡霸。國家橄欖球聯盟(NFL)會鼓勵球場上的欺凌行為以謀利,強國會欺凌弱國,諸如沃爾瑪的大公司會欺凌員工,農產品巨頭泰森公司或史密斯菲爾德農場公司甚至還會欺凌動物和環境,這些我們都會掛在嘴邊上討論。但這些欺凌卻很少在關于欺凌的學術或流行圖書、文章中出現。一些研究者已經開始提出要拓寬框架,例如社會學家杰西·克萊恩(Jessie…Klein)在著作《欺凌社會》中將研究目標定為兩性關系,然而我們接下來將要在本書中說明的是 — 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已經占領了欺凌分析的陣地。他們重點研究校園中的個人欺凌,并將其視為心理和個體層面上的問題,很少考慮欺凌問題如何反映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構架問題。即便是克萊恩,盡管在書中花了一章筆墨來討論“欺凌式經濟”,其研究仍過分集中在學生和校園暴力上。
本書中,我們的路線有所不同。我們將會闡述的內容包括:世界舞臺上的霸凌國家如何運作,甚至是國家如何欺凌本國人民,以及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國家如何欺凌自然環境。我們將焦點放在美國 —美國是如今世界上*有力量的欺凌國家,但美國并不是唯一一個欺凌國家。通觀歷史,不同欺凌國家一直在作威作福,但盡管如此,我們想要解釋的仍是為何欺凌在美國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欺凌如何發展,以及可以怎樣解決。既然我們需要做一個范式轉移,那不妨首先更加仔細地檢視目前的心理學范式,并揭示其深刻的不足之處。然后,我們才會轉向研究欺凌問題的另一種路線。
霸凌國家-美國體制如何制造欺凌社會 作者簡介
查爾斯·德伯(Charles Derber),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公共知識分子,致力于對美國社會現象的研究與批判。在耶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執教于波士頓學院。著作頗豐,其中已被翻譯成中文出版的有《公司帝國:公司對政府和個人權利的威脅》《人高于利潤:重構由大公司管理的世界》《馬克思的預言:危機中的世界》。
耶爾·R·馬格拉斯(Yale R. Magrass),美國社會學家,麻省大學達特茅斯分校校長教授,講授社會理論、政治社會學以及科技的社會影響。除本書外,還與查爾斯·德伯合著了《資本主義:我們應該接受它嗎?》《道德戰爭:帝國如何重生,以及以善的名義作惡的政治正確性》 《多余的美國人:1%的富人如何讓我們成為多余的人》等著作。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