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現代詩歌的國家主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8021
- 條形碼:9787520308021 ; 978-7-5203-0802-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詩歌的國家主題研究 內容簡介
《現代詩歌的國家主題研究》從現代詩歌的國家主題入手,并輔以主題學等多種方法展開研究。課題的內容主要由四部分構成,相繼涉及國家主題在現代詩歌中的歷史演變、意象的解讀與詩意的考辨、國家的想象與詩人心態的探析等論題。通過多角度探討國家主題在現代詩歌中的基本表現樣態,呈現國家主題在現代詩歌中的復雜構成,從而以若干范疇、專題的論述,再現在國家主題影響下,現代詩歌在歷史演變、創作選擇、文化價值、詩人命運等方面的獨特性與必然性。
現代詩歌的國家主題研究 目錄
**編 國家主題的現代尋蹤
**章 現代詩歌國家主題的歷史確立
第二章 20世紀20年代新詩的國家主題
第三章 20世紀30年代新詩的國家主題
第四章 20世紀40年代新詩的國家主題
第二編 國家主題的當代流變
第五章 20世紀50年代詩歌的國家主題
第六章 20世紀60年代詩歌的國家主題
第七章 20世紀80年代新詩的國家主題
第八章 20世紀90年代新詩的國家主題
第九章 21世紀初十年中國新詩的國家主題
第三編 意象的解讀與詩藝的考辨
第十章 “祖國”的概述:從語詞到意象
第十一章 遼遠而廣闊的“土地”
第十二章 飄動的“旗”
第十三章 “功用與審美”的二律背反
第四編 國家的想象與詩人心態的探析
第十四章 “國家的想象”與現代詩歌的理想追求
第十五章 國家主題視域下的現代詩人心態及其復雜化
第十六章 現代派與時代主題:“從遠離到回歸”
第十七章 臧克家:抗戰詩歌的正面書寫及其復雜化
第十八章 昌耀:“生存的焦慮”與“精神的暗河”
結束語“主題的拓展”
附錄一 “七月詩派”的考辨和其筆下的“祖國”
附錄二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新詩的國家主題一一以《詩刊》(1957-1964)為個案
附錄三 當代新詩的國家主題
主要參考文獻
致謝
出版后記
現代詩歌的國家主題研究 節選
《現代詩歌的國家主題研究》: 一現代國家觀念的本土興起與創作表達 按照梁啟超在《憲政淺說》中的說法,“我國文之‘國’字,古文但作‘或’。許氏說文之釋或字日‘從口從戈以守一,一地也’,其用意之精,含義之富,真不可思議,從口所以表國民也,從一所以表領土也,從戈所以表統治權也。文字中以口字表眾人者*多。如合字之類皆是也,唯武然后有權力,故以戈表焉。人在地上,戈以守之。國家三要素具矣”①。“國家”一詞所包含的國民、土地、政權三要素由于許慎《說文解字》的解讀,對古代國民而言,似乎并不陌生。但結合中國歷史可知:古代諸侯為“國”、大夫稱“家”,往往使“國家”含義與進入現代社會之后該詞的含義相去甚遠(“西學東漸”以前,中國古代擁有的其實是“天下”觀念)。以梁啟超在《中國積弱溯源論》中談及“積弱之源于理想者”所言的“三事”,即“一日不知國家與天下之差別也。中國人向來不自知其國之為國也。我國自古一統,環列皆小蠻,無有文物,無有政體,不成其為國。吾民亦不以平等之國視之。故吾中國數千年來,常處于獨立之勢,吾民之稱禹域也。謂之為天下,而不謂之為國。既無國矣,何愛之可云……二日不知國家與朝廷之界限也……三日不知國家與國民之關系也……”②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古代社會“國家”觀念的匱乏。作為跨越近、現代的文化巨人,梁啟超之所以以大量文字論述“國家”并指出古代中國國家觀念的不足,其目的顯然基于一種現代立場上的思想啟蒙。深感于“甲午以前,吾國之士夫,憂國難談國事者幾絕焉”①,1902年初,梁啟超在日本橫濱創辦《新民叢報》,曾主筆論說“新民”:“然則茍有新民,何患無新制度,無新政府,無新國家。”⑦在梁啟超看來,民強則國強,“新民”不僅是民主新政、社會道德的基礎,而且是救亡獨立的手段。為了能夠進一步表達其“新民”、“新國家”的思想,梁啟超在其《新民說》中還相繼涉及了“公德”、團體與個人之間、“自由”關系等問題,這些論述充分顯現了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國家觀念的古今之異及當下的現代意識。從時代發展的角度看,以梁啟超為代表的“國家思想”在晚清至辛亥革命前是頗具代表性的,它在具體指向上往往可以和后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派不謀而合,其實反映的是現代國家觀念的興起已成為當時社會重要的公共話題之一。然而,透過維新派、革命派常常在流亡的道路上傳播思想,人們不難看到現代國家觀念興起背后隱含的一代知識分子坎坷的心路歷程,而這一心路歷程歸根結底又是和封建帝國的衰敗、遭受外來文化的沖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 ……
現代詩歌的國家主題研究 作者簡介
張立群,1973年11月生于沈陽。2006年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師從吳思敬教授,獲文學博士學位。2011至2014年為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后流動人員,導師吳義勤教授。2015年至今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后流動人員,導師李怡教授。現為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具體包括中國新詩與新詩理論、先鋒派文學思潮、現當代作家傳記與文獻史料問題。已出版個人專著《先鋒的魅惑》《中國后現代文學現象研究》《闡釋的筆記》《新詩地理學》等共七部,在南京大學規定核心期刊(CSSCI)上發表論文百余篇,所著專著與論文曾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優秀成果獎、遼寧文學獎、《南方文壇》年度優秀論文獎等獎項。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點課題、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博士后面上資助課題和中國博士后特別資助課題以及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重點項目等共10余項。另為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2012-2013)、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遼寧省作家協會特邀評論家;中國新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人》責任編輯,出版詩集《白馬》一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