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鏡像中的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28904
- 條形碼:9787303228904 ; 978-7-303-22890-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鏡像中的歷史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社會史、歷史記憶與日本史研究,在國外游學多年,本書從其新史學實踐出發,展示了集體記憶理論、圖像史、傳媒研究、后殖民批評等話語資源的應用可能,也都對新鮮有趣的素材作了扎實細致的梳理,并不都是簡單套用。作者的努力在國內外已經收到了很大學術反響,尤其是在學術范式的轉型上取得了極為深厚的成果,對于當代中國學術界與文化界有較大的觸動,相信這些深入的思考,可以讓我們對于*的學術動態與未來趨勢有更為真切的認知,進而促進中國學術研究的深化。
鏡像中的歷史 目錄
方法
后現代主義、新史學與中國語境
知識社會史的視線
語言學轉向之后的中國新史學
明清教派書寫與反教派書寫
清末秘密會黨與辛亥革命
記憶
歷史學找回想象力
在記憶與忘卻之間
皮埃爾。諾拉及其“記憶之場”
不可回避的過去——阿萊達·阿斯曼及其《記
憶中的歷史》
概念
中國人的亞洲自畫像
近代知識亟需“考古”——我為什么提倡概念史研究
概念、概念史與中國語境
切入民國史的兩個視角:概念史與社會史
重審中國“近代”
儒學與社會主義的早期邂逅
東亞
解構靖國神社的政治話語
作為事件的“他者”——近代中日歷史教科書
里的前近代敘述
在亞洲超越“近代”?——一個批評性的回顧
訪談
近代東亞史,我作如是說
一分鐘的沉默,也是記憶之場
秘密社會究竟有多少“秘密”?
后記
后現代主義、新史學與中國語境
知識社會史的視線
語言學轉向之后的中國新史學
明清教派書寫與反教派書寫
清末秘密會黨與辛亥革命
記憶
歷史學找回想象力
在記憶與忘卻之間
皮埃爾。諾拉及其“記憶之場”
不可回避的過去——阿萊達·阿斯曼及其《記
憶中的歷史》
概念
中國人的亞洲自畫像
近代知識亟需“考古”——我為什么提倡概念史研究
概念、概念史與中國語境
切入民國史的兩個視角:概念史與社會史
重審中國“近代”
儒學與社會主義的早期邂逅
東亞
解構靖國神社的政治話語
作為事件的“他者”——近代中日歷史教科書
里的前近代敘述
在亞洲超越“近代”?——一個批評性的回顧
訪談
近代東亞史,我作如是說
一分鐘的沉默,也是記憶之場
秘密社會究竟有多少“秘密”?
后記
展開全部
鏡像中的歷史 作者簡介
孫江,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與歷史學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院長。著有《作為他者的宗教——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宗教》(博揚文化,2016年)、《中國の「近代」を問う——歷史?記憶?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汲古書院,2014年)、《近代中國の宗教、結社と權力》(汲古書院,2012年)、《近代中國の革命と秘密結社——中國革命の社會史的研究(1895-1955)》(汲古書院,2007年)等。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