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海洋史研究-(第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14462
- 條形碼:9787520114462 ; 978-7-5201-144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洋史研究-(第十一輯) 本書特色
本書探討了宋代以后潮州窯外銷瓷生產及在日本福岡考古遺址發現的潮州窯產品,近代潮州瓷商與東南亞潮瓷企業,近代“海洋亞洲”重要海港城市的廢婢運動、潮汕地區基督教傳播與信教婦女問題,馬六甲明遺民李為經(1614~1688)與華人社群公共記憶的建構,16世紀至現代中菲貿易的興衰歷程,清代海關史與粵海關、“廣州制度”等問題,拓展了海洋史研究的新領域,對一些新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反映了國際海洋史研究的新趨向與新水平。
海洋史研究-(第十一輯)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了宋代以后潮州窯外銷瓷生產及在日本福岡考古遺址發現的潮州窯產品,近代潮州瓷商與東南亞潮瓷企業,近代“海洋亞洲”重要海港城市的廢婢運動、潮汕地區基督教傳播與信教婦女問題,馬六甲明遺民李為經(1614~1688)與華人社群公共記憶的建構,16世紀至現代中菲貿易的興衰歷程,清代海關史與粵海關、“廣州制度”等問題,拓展了海洋史研究的新領域,對一些新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反映了國際海洋史研究的新趨向與新水平。
海洋史研究-(第十一輯) 目錄
宋代潮州陶瓷之路
——以筆架山窯瓷器生產與外銷為中心【黃 挺】/3
日本出土的宋代潮州窯產品與相關問題
——以福岡市博多遺址群出土為主【田中克子】/20
潮瓷下南洋:19世紀以來潮瓷與東南亞潮人陶瓷業【李炳炎】/32
海洋、宗教與女性研究
——以近代潮汕地區的信教婦女為例【蔡香玉】/54
“海洋亞洲”的廢婢運動
——以近代中國廣州、中國香港、新加坡為個案【李 雯】/77
馬六甲施善華商與公眾記憶
——以甲必丹李為經(1614~1688)為例【蘇爾夢(C.Salmon)】/92
試析1571~1940年中菲貿易之興衰【龔 寧】/103
粵海關史研究的傳承與創新
——在“粵海關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陳春聲】/132
海關史研究若干基本問題芻議【謝 松】/136
粵海關“筆帖式”考述【阮 鋒 范少壘】/170
乾隆年間粵海關監督唐英研究——以新發現的中西史料為中心【黃 超】/183
粵海關稅務司貝泐(F.H.Bell)與省港大罷工【王一雕】/204
粵海關近代檔案的概況與價值【黃 樸 劉 琳 米建平 陸天舒】/217
中國近代海關文檔管理制度評析【李娜娜】/226
清代十三行圖像史料內涵初探【王 睿 歐婷婷】/238
清代廣州中西體育交流及其影響【冷 東 阮 宏 羅章鑫】/261
通向海洋之路:清代香山岐澳古道考【王一娜 周 鑫】/277
清末民初廣東雙毫大量輸港現象研究
——以江門關近代文獻記錄為中心【李富周】/306
近代東亞燈塔分級指標辨析【伍伶飛】/323
學術述評
演繹早期全球史大戲的佳作
——讀李伯重先生《火槍與賬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李慶新】/341
“粵海關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綜述【王一娜】/345
后 記/352
征稿啟事/355
Manuscripts/357
海洋史研究-(第十一輯) 作者簡介
李慶新,男,1962年生,廣東揭西人。現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所長、廣東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1980-1984年,中山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2001-2004年,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獲博士學位;2004-2007年,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在博士后流動站工作。1984年至今,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工作。兼任廣東歷史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炎黃文化研究理事,中國唐史學會、中國海交史研究會、廣東青年科學家協會會員等。多年來從事唐史、中國外貿史和嶺南區域史研究。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