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食品科技期刊投稿指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13560
- 條形碼:9787518413560 ; 978-7-5184-1356-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食品科技期刊投稿指南 本書特色
本書從科技期刊責任編輯的視角,以食品科技期刊為例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探討了年輕作者,如何解決在論文發表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全面詳細地梳理了中外食品科技期刊的投稿信息,闡述了選擇目標期刊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指出了初稿檢查中必須注意的常見問題,提示了期刊審稿的流程與標準,期刊論文修改的策略,分析了論文發表過程中的學術不端行為,剖析了學位論文的再發表問題,統計分析了我國科研人員發表的食品科技SCI論文。
食品科技期刊投稿指南 內容簡介
本書從科技期刊責任編輯的視角,以食品科技期刊為例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探討了年輕作者,如何解決在論文發表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
食品科技期刊投稿指南 目錄
1 如何全面地了解食品科技期刊
1.1 食品科技中文期刊
1.1.1 通過中國知網來收集
1.1.2 通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收集
1.1.3 通過《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來收集
1.2 食品科技Ei來源期刊
1.2.1 通過Elsevier官方網站獲取
1.2.2 通過Engineering Village平臺獲取
1.2.3 通過相關科研論壇網站獲取
1.3 食品科技SCI來源期刊
1.3.1 通過Web of Science網站獲取
1.3.2 通過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數據庫獲取
1.3.3 通過專業的SCI論文編輯網站獲取
1.4 食品科技Open Access期刊
1.4.1 通過InCites平臺收集SCI來源OA期刊
1.4.2 通過開放獲取目錄平臺收集OA期刊
1.4.3 通過大型出版公司收集OA期刊
1.5 食品科技期刊詳細投稿信息
1.5.1 中文食品科技詳細投稿信息
1.5.2 SCI來源期刊詳細投稿信息
2 如何選擇合適的食品科技期刊
2.1 依據食品科技期刊等級劃分來選擇
2.1.1 核心期刊與非核心期刊
2.1.2 來源期刊與非來源期刊
2.1.3 獲獎期刊與非獲獎期刊
2.1.4 國家級期刊與非國家級期刊
2.2 依據食品科技期刊評價指標來選擇
2.2.1 影響因子
2.2.2 期刊h指數
2.2.3 SCI來源期刊分區
2.2.4 中科院期刊分區
2.3 依據食品科技期刊出版指標來選擇
2.3.1 年均發文量
2.3.2 出版周期
2.3.3 出版時滯
2.3.4 稿件錄用率
2.4 依據食品科技期刊收費標準來選擇
2.4.1 論文審稿費
2.4.2 論文版面費
2.4.3 加急出版費
2.4.4 OA期刊發表費
2.5 依據食品科技期刊被引情況來選擇
2.5.1 論文的相關性
2.5.2 期刊的被引量
2.5.3 引用的時效性
2.5.4 被引者的身份
3 如何有條理地對初稿進行檢查
3.1 論文題名
3.1.1 檢查文題是否相符
3.1.2 檢查是否存在歧義
3.1.3 檢查字數是否超標
3.2 作者及其單位
3.2.1 確認每位作者的貢獻
3.2.2 檢查是否有通信作者
3.2.3 姓名與單位是否規范
3.3 摘要與關鍵詞
3.3.1 檢查摘要是否為結構式摘要
3.3.2 看關鍵詞是否體現論文主旨
3.3.3 核查摘要字數與關鍵詞數量
3.4 引言
3.4.1 引言的內容是否完整
3.4.2 文獻的引用是否全面
3.4.3 成果的評價是否客觀
3.5 材料與方法
3.5.1 材料選取是否全面重要
3.5.2 方法敘述是否詳略適當
3.5.3 統計方法是否合理規范
3.6 結果
3.6.1 圖表文字內容是否重復
3.6.2 文中圖表的自明性如何
3.6.3 是否討論與引用了文獻
3.7 討論
3.7.1 解釋推理是否充分
3.7.2 相左結果是否解釋
3.7.3 是否說明不足之處
3.8 致謝
3.8.1 致謝的對象是否全面列舉到
3.8.2 致謝的格式與要求是否做到
3.8.3 基金資助項目表達是否規范
3.9 參考文獻
3.9.1 著錄的格式是否規范
3.9.2 全文中順序是否正確
3.9.3 文中與文后是否對應
4 如何有效地提高投稿的命中率
4.1 了解科技期刊的審稿流程
4.1.1 編輯初審
4.1.2 專家復審
4.1.3 主編終審
4.2 順利通過編輯的初步審查
4.2.1 熟知期刊的投稿須知
4.2.2 滿足期刊的規范要求
4.2.3 遵照期刊的錄排格式
4.3 征服挑剔的同行評議專家
4.3.1 知曉同行評議內容
4.3.2 了解同行評議標準
4.3.3 慎重推薦同行專家
5 如何正確面對不同的審稿結果
5.1 初審后退修或退稿
5.1.1 分析具體的原因
5.1.2 修改后重新投稿
5.1.3 向其他期刊投稿
5.2 經同行評議后退修
5.2.1 吃透專家意見
5.2.2 補充完善論文
5.2.3 撰寫修改信函
5.3 經同行評議后被拒
5.3.1 分析審稿意見
5.3.2 進行適當申辯
5.3.3 改投其他期刊
5.3 經同行評議后重投
5.3.1 修正完善論文
5.3.2 撰寫新投稿信
5.3.3 重新提交論文
5.4 經同行評議后錄用
5.4.1 自我完善論文
5.4.2 做好后續工作
5.4.3 總結成功經驗
6 如何防范潛在的學術不端行為
6.1 學術不端的表現類型
6.1.1 署名混亂
6.1.2 抄襲剽竊
6.1.3 一稿多投
6.1.4 篡改數據
6.1.5 偽造數據
6.2 學術不端的防范對策
6.2.1 作者自律
6.2.2 編者審查
6.2.3 警示教育
6.3 學術不端的處理措施
6.3.1 論文撤銷
6.3.2 基金收回
6.3.3 稿件封殺
6.4 學術不端的軟件檢測
6.4.1 國內外檢測軟件概況
6.4.2 正確對待論文復制比
6.4.3 注意文字的表達方式
7 如何發表學位論文的拆分論文
7.1 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的出版性質
7.1.1 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是電子出版物
7.1.2 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是學術性期刊
7.2 學位論文的拆分論文的發表時機
7.2.1 先發學位論文后發拆分論文不可取
7.2.2 先發拆分論文后發學位論文宜提倡
8 如何避免期刊投稿的三大誤區
8.1 依靠關系而不依靠論文質量來發表論文的誤區
8.1.1 正確處理作者與編輯的合作關系
8.1.2 相信編輯與審稿人辦事客觀公正
8.2 相信期刊中介而不相信自己能發表論文的誤區
8.2.1 論文代投屬于學術不端行為
8.2.2 親自全程經歷論文發表過程
8.3 認為期刊一定會選擇自己推薦的審稿人的誤區
8.3.1 慎重推薦期刊審稿人
8.3.2 要求回避利益沖突人
9 我國食品科技SCI論文發表概況
9.1 SCI論文的數量與特征描述
9.1.1 我國SCI論文的年度分布
9.1.2 發表SCI論文的機構排名
9.1.3 發表SCI論文的作者排名
9.2 SCI論文的學術影響力評價
9.2.1 發表SCI論文的期刊排名
9.2.2 發表ESI高水平論文排名
9.2.3 發表的SCI論文被引排名
附錄1 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附錄2 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附錄3 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學術規范指南
附錄4 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
展開全部
食品科技期刊投稿指南 作者簡介
金鐵成,男,46歲,現為食品期刊副編審,1995年本科畢業于河南工業大學食品科學專業。1995年至今一直從事食品科技期刊的編輯出版工作。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