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哈布斯堡王朝-翱翔歐洲700年的雙頭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76944
- 條形碼:9787508676944 ; 978-7-5086-7694-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哈布斯堡王朝-翱翔歐洲700年的雙頭鷹 本書特色
在六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哈布斯堡家族這個11世紀末迅速崛起的皇族在歐洲叱咤風云,堪稱歷史的操控者。
在鼎盛時期,哈布斯堡王朝曾控制從奧地利到亞得里亞海,從北非到墨西哥的大片領土。他們以勝利者姿態征服半個地球,建立了頭一個“日不落”帝國,將歐洲帶入現代歷史。這個輝煌家族的一個舉動便可引發巨大的蝴蝶效應。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二世因宗教政策在波希米亞引起反抗,沖突演變成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改寫了歐洲版圖。為爭奪西班牙王位,哈布斯堡王朝和波旁王朝引發大戰,從1701年持續到1714年,將歐洲大部分國家卷入其中。即便到了王朝末路,哈布斯堡家族依然有撼動世界的力量,那規模驚人的“一戰”,其導火索便是哈布斯堡末代皇儲的遇刺。
人們對哈布斯堡家族的評價頗為兩極,有人說他們是施行殘暴統治的魔鬼,也有人說他們是無法融入現代世界的活化石……在這部史詩式的敘述歷史中,廣受好評的歷史作家衛克安還原這一神秘家族的面貌,探索這群個性鮮明統治者的智慧、手腕、巧計,展現他們的榮耀、偉業與失敗。在六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哈布斯堡家族這個11世紀末迅速崛起的皇族在歐洲叱咤風云,堪稱歷史的操控者。
在鼎盛時期,哈布斯堡王朝曾控制從奧地利到亞得里亞海,從北非到墨西哥的大片領土。他們以勝利者姿態征服半個地球,建立了頭一個“日不落”帝國,將歐洲帶入現代歷史。這個輝煌家族的一個舉動便可引發巨大的蝴蝶效應。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二世因宗教政策在波希米亞引起反抗,沖突演變成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改寫了歐洲版圖。為爭奪西班牙王位,哈布斯堡王朝和波旁王朝引發大戰,從1701年持續到1714年,將歐洲大部分國家卷入其中。即便到了王朝末路,哈布斯堡家族依然有撼動世界的力量,那規模驚人的“一戰”,其導火索便是哈布斯堡末代皇儲的遇刺。
人們對哈布斯堡家族的評價頗為兩極,有人說他們是施行殘暴統治的魔鬼,也有人說他們是無法融入現代世界的活化石……在這部史詩式的敘述歷史中,廣受好評的歷史作家衛克安還原這一神秘家族的面貌,探索這群個性鮮明統治者的智慧、手腕、巧計,展現他們的榮耀、偉業與失敗。
衛克安寫的是歷史,用的卻是考古學家、人類學家、藝術史學者的視角。跟隨他的腳步,我們將看到器物、文化、事件背后的深刻意涵,親歷哈布斯堡王朝這頭翱翔歐洲700年的雙頭鷹從興起到沒落的全過程,并經由一個偉大王朝的起伏,感知歐洲大陸的興衰。想要真正理解歐洲的讀者都應該來讀讀這本書。
哈布斯堡王朝-翱翔歐洲700年的雙頭鷹 內容簡介
1. 了解歐洲,從了解哈布斯堡開始;了解哈布斯堡,從了解家族全史開始
神圣羅馬帝國、金羊毛騎士團、十字軍東征、“日不落”帝國、三十年戰爭、一戰……這些我們熟悉的名字和事件,全都與哈布斯堡家族有關。從13世紀到20世紀,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叱咤風云,家族中出了多位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他們通過征戰、聯姻統治著歐洲與新世界。這是一個一舉一動皆能引發巨大連鎖反應的家族,要真正了解歐洲,就不能避開哈布斯堡王朝。
從11世紀到20世紀,《哈布斯堡王朝:翱翔歐洲700年的雙頭鷹》講述這個家族從興起到衰落的全過程。這部哈布斯堡王朝史詩訴說著家族的傳承、變革、動蕩、起落,用家族內部視角,觀看歐洲大陸千年來的興衰起伏。閱畢這部史詩,我們對歷史的感受將帶上不同的色彩。
2. 歷時近30年,在翔實史料中感知歷史,用文學筆法寫就千年興衰
在近30年的時間里,歷史作家衛克安奔赴世界各地,搜集考古和歷史資料,從羊皮紙、手抄本、古老文書、畫作、雕塑中,真切感知歷史。他用歷史的工具、考古學家的思維方法、社會學和文化人類學的見解、藝術史家的眼界,以文學筆法重述哈布斯堡王朝的歷史。哈布斯堡王朝的偉業與失敗、榮耀與羞辱、愛與恨、忠誠與背叛,一個個故事,一段段歷史,全都展現在我們眼前。
此外,也不妨看看那50多頁的敘述式注釋。這本書的尾注,有如《玫瑰之名》中緊鎖之門背后的圖書館,蘊藏著在正文里無法盡述的意圖和洞見。
3. 傳奇人物與動蕩歷史進程的交織
歷史自有其發展的邏輯,但參與推動歷史進程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操控歐洲歷史的哈布斯堡家族,其成員個性鮮明,野心勃勃。瘋女王胡安娜、堂吉訶德式的馬克西米利安、因同茜茜公主的婚姻而著稱的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這些傳奇人物的信仰、權謀、征戰、愛恨、生死,都在有意或無意間改變了歐洲。他們既操縱著歷史,又是時局的產物;他們汲汲于塑造完滿的形象,但成敗卻要留給后人評說。與動蕩的歷史進程相互交織,他們的人生成為傳奇,也見證了歷史。
4. 探尋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秘密1. 了解歐洲,從了解哈布斯堡開始;了解哈布斯堡,從了解家族全史開始
神圣羅馬帝國、金羊毛騎士團、十字軍東征、“日不落”帝國、三十年戰爭、一戰……這些我們熟悉的名字和事件,全都與哈布斯堡家族有關。從13世紀到20世紀,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叱咤風云,家族中出了多位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他們通過征戰、聯姻統治著歐洲與新世界。這是一個一舉一動皆能引發巨大連鎖反應的家族,要真正了解歐洲,就不能避開哈布斯堡王朝。
從11世紀到20世紀,《哈布斯堡王朝:翱翔歐洲700年的雙頭鷹》講述這個家族從興起到衰落的全過程。這部哈布斯堡王朝史詩訴說著家族的傳承、變革、動蕩、起落,用家族內部視角,觀看歐洲大陸千年來的興衰起伏。閱畢這部史詩,我們對歷史的感受將帶上不同的色彩。
2. 歷時近30年,在翔實史料中感知歷史,用文學筆法寫就千年興衰
在近30年的時間里,歷史作家衛克安奔赴世界各地,搜集考古和歷史資料,從羊皮紙、手抄本、古老文書、畫作、雕塑中,真切感知歷史。他用歷史的工具、考古學家的思維方法、社會學和文化人類學的見解、藝術史家的眼界,以文學筆法重述哈布斯堡王朝的歷史。哈布斯堡王朝的偉業與失敗、榮耀與羞辱、愛與恨、忠誠與背叛,一個個故事,一段段歷史,全都展現在我們眼前。
此外,也不妨看看那50多頁的敘述式注釋。這本書的尾注,有如《玫瑰之名》中緊鎖之門背后的圖書館,蘊藏著在正文里無法盡述的意圖和洞見。
3. 傳奇人物與動蕩歷史進程的交織
歷史自有其發展的邏輯,但參與推動歷史進程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操控歐洲歷史的哈布斯堡家族,其成員個性鮮明,野心勃勃。瘋女王胡安娜、堂吉訶德式的馬克西米利安、因同茜茜公主的婚姻而著稱的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這些傳奇人物的信仰、權謀、征戰、愛恨、生死,都在有意或無意間改變了歐洲。他們既操縱著歷史,又是時局的產物;他們汲汲于塑造完滿的形象,但成敗卻要留給后人評說。與動蕩的歷史進程相互交織,他們的人生成為傳奇,也見證了歷史。
4. 探尋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秘密
哈布斯堡家族這個11世紀之初還不太起眼的小家族,是如何一躍成為歷史的操控者,又是如何統治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帝國的?
衛克安的答案是,聯姻,還有通過文化塑造家族形象。聯姻令哈布斯堡王朝的勢力迅速擴張,卻也種下了家族衰敗的種子。哈布斯堡家族深知,想象的力量往往能超越刀劍的力量,為王朝提供無形的保護。因此,他們締造了莊重的儀式感,使用藝術作品彰顯家族榮光,利用印刷品主張自己的權利……這些特別的手段,成為他們統治的輔助。書中的古老插圖,正是他們統治手腕的注腳。
哈布斯堡王朝-翱翔歐洲700年的雙頭鷹 目錄
致謝
序言
1. 鷹堡(1020—1300)
2. 我們的事業(1300—1400)
3. 普世帝國(1400—1500)
4. 金色男人(1500—1550)
5. 決不妥協的血戰(1550—1660)
6. 幸運的奧地利——幸福的國度(1660—1790)
7. *后的俠士(1790—1916)
8. 奧地利的終結:真的結束了嗎?(1916—1995)
家譜
注釋
專有名詞對照表
哈布斯堡王朝-翱翔歐洲700年的雙頭鷹 相關資料
★衛克安相當了解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疆域內復雜的地理情況。我特別欣賞他對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見解。此外,他總能恰到好處地聯系起君王與他們為自己建立的豐碑。
——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
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牛津大學耶穌學院研究員,《西方的衰落》作者
★《哈布斯堡王朝》的寫作歷時近三十年,如此長時間的醞釀產生了豐碩的成果……衛克安著意呈現哈布斯堡家族在幾百年統治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審視他們有意無意間向世人展現的形象……想真正了解歐洲的人都該來讀讀這本書。
——艾倫•馬西(Allan Massie),《每日電訊報》
★衛克安把哈布斯堡王朝的歷史寫得既有趣又易懂。這個以專注內部事務和同族聯姻著稱的家族極為耀眼。畢竟,還有哪個皇室能產生出這么多令人難忘的人物?瘋瘋癲癲的女王胡安娜、生養眾多的瑪麗亞•特蕾莎,還有堂•吉訶德式的墨西哥‘皇帝’馬克西米利安。
——邁克爾•克里根(Michael Kerrigan),《蘇格蘭人》
★衛克安很注重從視覺角度表現歷史,他對藝術作品和儀式慶典著墨甚多,那都是哈布斯堡王朝用以確立自身形象與地位的……讀者能看到這個家族的統治者是多么倔強、有耐心,又多么忠于職責。
——安德魯•懷特塞德(Andrew Whiteside),《華爾街日報》
哈布斯堡王朝-翱翔歐洲700年的雙頭鷹 作者簡介
廣受好評的歷史作家,早年求學于劍橋大學基督學院及馬德里大學。他撰寫了多部關于19世紀和20世紀歷史的著作。他的近作是與理查德•奧弗里(Richard Overy)合著的《戰爭之路》(The Road to War)。
他的博學睿智,奠基于扎實的研究和廣泛的游歷。為寫作《奧斯曼帝國》(The Ottomans)和《哈布斯堡王朝》,他奔赴世界各地,對土耳其、北非、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捷克共和國、奧地利、德國、法國和美國等歷史現場進行實地考察。
他現定居于蘇格蘭的鄧弗里斯郡,執教于斯特林大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