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社會學家的竅門:當你做研究時你應該想些什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07439
- 條形碼:9787568907439 ; 978-7-5689-0743-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學家的竅門:當你做研究時你應該想些什么? 本書特色
本書大部分內容來自貝克爾關于研究方法和論文寫作的教學經驗。他為了向學生解釋怎樣做研究,找到了一些簡單的方式來告訴他們,自己作為社會學家都做了些什么。這些創新的“竅門”要么是為某天的課程所做的準備,要么是用來回應某個學生的研究問題。經過若干年的積累,當他把這些“竅門”資料記錄匯總下來之后,發現它成為了一本關于“思考”的書。
關于這本書,貝克爾自己如是說:
我大部分作品都帶有自傳性質,有些很明顯有些則不然,但這本書尤其明顯,我在書中不斷地變換角度采用自己的經驗。或許*重要的原因是,我回想起了自己受教育的方式,想起前輩社會學家教給我社會學工作是什么,以社會學為業又是什么樣的生活。就某些方面而言,這本書是向教過我的人致敬,這些人有的是我讀書時的老師,有的是我離開學校后(但不是結束教育)教導我的人。我表示敬意的方式,是把我想說的東西和教給我這些知識的人聯系起來,用他們的思想作為我思考的跳板。
社會學家的竅門:當你做研究時你應該想些什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學術工具書。作者援引超過數十年研究與教學的經驗, 傾囊相授他一生所知做研究的竅門。分竅門、意象、抽樣、概念、邏輯。內容包括: 真實存在意象 ; 科學意象 ; 隨機分配 ; 像你這么好的女孩, 為什么在這種地方干這種事? 等。
社會學家的竅門:當你做研究時你應該想些什么? 目錄
第 2 章 意 象 /013
真實存在的意象
科學意象
隨機分配
像你這么好的女孩,為什么在這種地方干這種事?
從人轉向活動
事情,就是人們一起行動的結果
每件事都有它發生的地點
問“如何”,而不是“為何”
第 3 章 抽 樣 /079
要包含什么
范疇之外:找到不合者
“大家都知道!”
可信度層級
這無關緊要,這不是個“真問題”
為什么選他們?
“什么事也沒發生”
第 4 章 概 念 /129
概念是定義出來的
定義概念:一些竅門
概念即概推
概念是相對的
維特根斯坦竅門
擴展概念的范圍
第 5 章 邏 輯 /171
尋找大前提劃分界限:以疑神疑鬼病人為例
“那不是(什么東西)”
那又怎樣?
真值表、合并及類型
屬性空間
消去法
探構法
步驟
不同的思考方式
嚴謹的分析性歸納法
不那么嚴謹的分析歸納法
組合的邏輯基礎
尾 聲
/251
社會學家的竅門:當你做研究時你應該想些什么? 作者簡介
霍華德·S. 貝克爾(1928— ),美國當代社會學家,學術領域為越軌研究、社會學方法論、藝術社會學、教育社會學、音樂社會學。其作為社會學芝加哥學派傳人,致力于田野調查和符號互動論傳統。他在爵士鋼琴樂演奏、創作以及攝影領域也頗有斬獲。已譯成中文的著作有《局外人:越軌的社會學研究》《藝術界》《社會科學學術寫作規范與技巧》。
陳振鐸,社會學研究者,都市人類學寫作者。現階段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水庫移民、中歐穆斯林移民以及街區。馬賽一大社會學碩士畢業,目前供職于杭州師范大學,現為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社會學博士生。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