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修辭鏡像中的歷史詩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69881
- 條形碼:9787567569881 ; 978-7-5675-6988-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修辭鏡像中的歷史詩學 本書特色
《修辭鏡像中的歷史詩學 : 1990年以來當代詩的歷史意識》以詩歌寫作中的“歷史意識”作為闡述角度,對1990年以來的當代詩歌中具有的“歷史對位法”問題,“個人化歷史想象力”問題,對歷史鏡像的重塑問題等進行了描述與探討,并對這些問題中所表現出來獨特的語言的精神癥候,修辭的技藝法則,詞語構成方式等重要詩學問題給以了總結與闡釋。書中所展開的論證方式并非編年史式的逐層掃描論述,而是選取重要代表詩人,重要歷史事件,熱點話題等為個案進行以點帶面的論證與剖析。
修辭鏡像中的歷史詩學 內容簡介
作者本人一直從事詩歌創作,又在大學接受規范的學術訓練,這要比一般僅僅流于理論建設的學者略勝一籌,對詩歌宏大理論的思考中嵌入了一種扎實的對當代漢詩的語言學基礎,給此書帶來了極具穿透和洞察力的思考力量。
以詩歌寫作中的“歷史意識”作為闡述角度,對1990年以來的當代詩歌中具有的“歷史對位法”問題,“個人化歷史想象力”問題,對歷史鏡像的重塑問題等進行了描述與探討。作者本人一直從事詩歌創作,又在大學接受規范的學術訓練,這要比一般僅僅流于理論建設的學者略勝一籌,對詩歌宏大理論的思考中嵌入了一種扎實的對當代漢詩的語言學基礎,給此書帶來了極具穿透和洞察力的思考力量。
修辭鏡像中的歷史詩學 目錄
**章:當代詩中的“歷史對位法”問題——以蕭開愚、歐陽江河和張棗的詩歌為例3
第二章:當代詩的政治性與古典問題21
第三章:詩歌的政治性:總體性狀態中的主權問題43
第四章:對“個人化歷史想象力”的校對與重置54
第五章:“被詛咒的詩人”——關于詩歌地理學的一個反思73
第二部分:歷史的鏡像與精神癥候
第六章:有關詩歌的“當代性”問題——對第二屆北京青年詩會主題“成為同時代人”的討論85
第七章:“鶴”的詩學——讀張棗的《大地之歌》102
第八章:語調及其精神癥候——讀朱永良《另一個比喻》123
第九章:經驗的符碼:歷史鏡像與缺席之物138
第十章:挽歌敘事中的“歷史對位法”——讀張曙光的《歲月的遺照》158
第十一章:“在無詞地帶喝血”——閱讀多多172
第三部分:法則與行動的修辭
第十二章:知識考古學視域下的“海子神話”193
第十三章:孤絕的合唱與行動的修辭——對近十年詩歌的主觀觀察與簡短描述217
第十四章:詩歌觀念下的“技藝之道”——閱讀蔣浩230
第十五章:古典的法則與明晰詩意的生成——讀李少君《草根集》254
第十六章:詞語的戲劇——讀張爾《壯游圖》272
附錄一:我與“朦朧詩”論爭——孫紹振訪談289
附錄二:記憶與心靈——張曙光訪談328
附錄三:“為鳳凰尋找棲所”——王家新訪談359
附錄四:還有多少真相需要說明——孫文波訪談378
參考文獻398
修辭鏡像中的歷史詩學 作者簡介
張偉棟,生于1979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曾獲北大未名詩歌獎,劉麗安詩歌獎。出版專著《李澤厚與現代文學史的“重寫”》(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詩集《沒有墓園的城市》(陽光出版社,2015),主編《中國新詩百年大典(第二十九卷)》(長江文藝出版社,2013),與人合譯《這里不平靜——非洲詩選》(2010,世界知識出版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