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問題成因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67043
- 條形碼:9787561567043 ; 978-7-5615-6704-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問題成因研究 本書特色
《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問題成因研究/應計制政府會計改革研究》以新制度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以及其他學科作為依據,在闡明政府會計契約屬性和制度屬性的基礎上逐步展開分析,在理論上解釋了為何政府會計改革不一定能夠實現顯著地提高政府績效的預期目標,并由此提出一些有益于我國改革預算會計、建立政府會計工作的政策建議。
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問題成因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新制度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以及其他學科作為依據, 在闡明政府會計契約屬性和制度屬性的基礎上逐步展開分析, 在理論上解釋了為何政府會計改革不一定能夠實現顯著地提高政府績效的預期目標, 并由此提出一些有益于我國改革預算會計、建立政府會計工作的政策建議。
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問題成因研究 目錄
**章 導論
**節 研究動機及意義
一、選題研究動機
二、選題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內容安排
第四節 主要創新與不足
一、本書的主要創新
二、本書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國內外政府會計改革研究綜述
**節 國外政府會計改革研究綜述
一、新公共管理視角下的政府會計改革
二、制度理論視角下的政府會計改革
三、公共選擇理論視角下的政府會計改革
四、信息經濟學視角下的政府會計改革
五、資本市場會計研究與政府會計改革
六、研究評價與啟示
第二節 國內政府會計改革研究綜述
一、政治經濟環境變化與政府會計改革
二、國際經驗借鑒與政府會計改革
三、新公共管理與政府會計改革
四、公共受托責任與政府會計改革
五、財政透明度與政府會計改革
六、研究評價與啟示
第三章 政府會計:新制度經濟學的詮釋
**節 作為一種經濟組織的政府
一、作為一種經濟組織的政府:性質
二、作為一種經濟組織的政府:主要特征
三、作為一種經濟組織的政府與制度
第二節 政府會計的基本屬性
一、政府機構中的信息、不完全契約與委托代理問題
二、政府會計的契約性
三、政府會計的制度性
第四章 政府會計改革的經濟本質和目標
**節 政府會計改革的經濟本質
一、政府會計改革的國際實踐
二、政府會計改革的經濟本質解析
第二節 政府會計改革的目標
一、國內外對政府會計目標的研究結論
二、政府會計改革目標的認定、反思與重構
第五章 政府會計改革衍生問題(一):制度結構
**節 關于政府會計改革的正式制度
一、西方發達國家
二、有關國際組織
三、我國的實踐情況
四、關于政府會計改革的正式制度:基本特征
第二節 關于政府會計改革的非正式制度
一、關于政府機構的意識形態:變化動因
二、關于政府機構的意識形態:主要內容
三、關于政府會計改革的意識形態
第三節 政府會計改革制度結構內的互動關系
一、關于政府會計改革的意識形態對正式制度的影響
二、關于政府會計改革的正式制度對意識形態的影響
第六章 政府會計改革衍生問題(二):契約及其激勵效應
**節 政府官員契約及其激勵效應
一、政府官員契約的特征
二、政府官員契約的激勵效應
三、政府官員與政府會計信息
第二節 政治家契約及其激勵效應
一、政治家契約的特征
二、政治家契約的激勵效應
三、政治家與政府會計信息
第三節 社會公眾契約及其激勵效應
一、社會公眾契約的特征
二、社會公眾契約的激勵效應
三、社會公眾與政府會計信息
第七章 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成因分析與應用
**節 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成因分析
一、制度驅動政府會計改革
二、政府機構中的會計改革
三、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問題的形成原因
第二節 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現實應用
一、我國1997年預算會計改革
二、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應用
第八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節 研究結論
一、政府會計的基本屬性
二、政府會計改革的經濟本質
三、政府會計改革的目標
四、影響政府會計改革的制度
五、締約主體對政府會計信息的行為偏好
六、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問題的形成原因
第二節 政策建議
一、注意事項
二、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問題成因研究 作者簡介
于國旺,男,1979年出生,2008年獲得廈門大學管理學(會計學)博士,現供職于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主要研究方向為政府會計、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非營利組織治理等。已在《會計研究》《經濟問題》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民政部理論研究部級課題、北京市教委計劃面上項目等,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出版學術專著1部,主編或參編教材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