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詹森藝術史:插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681027
- 條形碼:9787535681027 ; 978-7-5356-8102-7
- 裝幀:一般啞粉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詹森藝術史:插圖版 本書特色
《詹森藝術史(插圖第7版)是一部藝術通史著作,聚焦從史前直到20世紀末的西方藝術。該書英文原版自1962年出版以來,隨即占據藝術史書籍暢銷榜的位置,長達30年之久,成為西方大學藝術史課程的標準教材。 本書以時間為框架,分為古代世界、中世紀、從文藝復興到洛可可和現代世界四個部分,以各個時段的代表藝術品和藝術家為重點,闡釋了藝術風格及其演變的歷史。此外,書中穿插了六個學習板塊,補充介紹了背景知識、藝術家的創作技法、藝術史家的研究方法以及大量的歷史文獻等相關知識,并有章末小結梳理各章重點。全書配有1450余幅插圖,每幅作品都經過了調色或專業審核,確保忠實原作,是了解學習西方藝術史的絕佳書籍。 該經典著作的第七版在內容上較之前版本有很大擴充,除了包含傳統的繪畫、雕塑和建筑之外,攝影和工藝美術等門類也得到了足夠的重視。此外,本版還順應了當代學術思想的發展潮流,擴充了對女性藝術家、當代藝術和文化多元論等當代議題的論述。
詹森藝術史:插圖版 內容簡介
1. 藝術史大家H. W. 詹森傾力撰寫,完整梳理三萬年西方藝術發展歷程,藝術通史的標桿之作,暢銷歐美五十余年。
2. 與時俱進,緊跟學術潮流,涵蓋繪畫,雕塑,建筑,攝影和工藝美術等藝術門類,擴充女性藝術家、當代藝術和文化多元論等當代議題。
3. 朱青生教授組織組合譯制團隊,雕琢譯稿近三十年,數易其稿,確保譯文準確流暢,通俗易懂。
4. 全書共有1450余幅插圖,每幅作品都經過了專業調色,確保作品色彩忠實于原作,零距離體會藝術作品的無限魅力。
詹森藝術史:插圖版 目錄
詹森藝術史:插圖版 相關資料
《詹森藝術史》是一部在學界和社會大眾中很有影響的學術著作。在一次次新版中不斷修訂和補充新內容,引導讀者思考和提出問題,把藝術史的學習、研究和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聯系起來,鼓勵和啟發人們探究未知。 ——邵大箴,著名藝術史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新版《詹森藝術史》反映了當今藝術研究、鑒賞和收藏中的新觀念和潮流。新版對當代藝術的重視也遠遠超過舊版,選為插圖的當代作品更反映了改編者對多元文化論的興趣,而全球化則是另一被強調的重點。 ——巫鴻,著名藝術史家,芝加哥大學教授 這可以說是一本傳奇性的教材,它曾帶領一批批充滿求知欲望的本科生穿越藝術的歷史,從舊石器時代一直走到現在。詹森的名字成為了藝術史課程中“研究”一詞的同義詞。 ——溫尼·海德·米奈,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分校人文與藝術史教授 書中對中世紀藝術的美麗和莊嚴給出了清晰并權威的闡釋。……大衛·西蒙把詹森的杰作變得更可靠,更富啟發性,同時也更為實用。他對這本超越時代的著作做了一次細致而又明智的修訂。 ——查理·李特爾,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這是《詹森藝術史》的一大進步。本版裝幀精美,結構清晰,文字流暢,可讀性強。除了提供基本的歷史信息和精彩的形式分析之外,新版還從物質文化和社會/文化史的角度加以論述。書中沒有令人費解的術語,感謝作者。 ——肯尼斯·E·西爾維,紐約大學藝術系主任 戴維斯教授用清晰、有趣且整合良好的散文式語句闡釋了古代藝術傳統的發展。……這些權威、生動又引人入勝的文本必然會激勵讀者,并為他們做好閱讀后續章節的準備。 ——大衛·戈登·米滕,哈佛大學詹姆斯·洛布古典藝術和考古教授
詹森藝術史:插圖版 作者簡介
H. W. 詹森(H. W. Janson,1913—1982),美國著名藝術史家,藝術史學的傳奇人物,曾任紐約大學藝術系教授、系主任。詹森出生于圣彼得堡,后隨家人遷往德國漢堡,就讀漢堡大學期間師從藝術史大師歐文·潘諾夫斯基。后接受潘諾夫斯基的意見移民美國,于1942年獲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學位。他曾任美國藝術院校協會主席、《藝術通報》編輯,還是美國文藝復興學會的創辦人之一并曾任主席。
詹森主要致力于文藝復興藝術和19世紀雕塑的研究,主要的學術著作有《多納太羅的雕塑》和《19世紀雕塑》等,晚年主要關注東西藝術對話。1962年撰寫出版了藝術通史著作《詹森藝術史》,大受歡迎,很快成為美國藝術史教育的標準教材。
A.F.詹森(A.F.Janson),美國北卡羅來納威明頓大學藝術史教授,博物館策展人,H.W.詹森的兒子。從他父親于1982年去世到2004年,由他負責修訂《詹森藝術史》。
J.E.戴維斯(Penelope J.E.Davies),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助理教授。她主攻希臘羅馬藝術與建筑,同時也是一位考古學家。她的著作《死亡與皇帝:從奧古斯都到馬可·奧勒利烏斯時代的羅馬帝國墓葬》曾獲瓦薩里獎。H. W. 詹森(H. W. Janson,1913—1982),美國著名藝術史家,藝術史學的傳奇人物,曾任紐約大學藝術系教授、系主任。詹森出生于圣彼得堡,后隨家人遷往德國漢堡,就讀漢堡大學期間師從藝術史大師歐文·潘諾夫斯基。后接受潘諾夫斯基的意見移民美國,于1942年獲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學位。他曾任美國藝術院校協會主席、《藝術通報》編輯,還是美國文藝復興學會的創辦人之一并曾任主席。
詹森主要致力于文藝復興藝術和19世紀雕塑的研究,主要的學術著作有《多納太羅的雕塑》和《19世紀雕塑》等,晚年主要關注東西藝術對話。1962年撰寫出版了藝術通史著作《詹森藝術史》,大受歡迎,很快成為美國藝術史教育的標準教材。
A.F.詹森(A.F.Janson),美國北卡羅來納威明頓大學藝術史教授,博物館策展人,H.W.詹森的兒子。從他父親于1982年去世到2004年,由他負責修訂《詹森藝術史》。
J.E.戴維斯(Penelope J.E.Davies),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助理教授。她主攻希臘羅馬藝術與建筑,同時也是一位考古學家。她的著作《死亡與皇帝:從奧古斯都到馬可·奧勒利烏斯時代的羅馬帝國墓葬》曾獲瓦薩里獎。
沃爾特·B·丹尼(Walter B.Denny),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藝術史教授,史密斯學院藝術博物館伊斯蘭藝術的策展顧問。他的著作包括有關奧斯曼土耳其地毯、織物和瓷器的書籍,以及有關細密畫和建筑的論文。
弗利瑪·福克斯·霍弗里希特(Frima Fox Hofrichter),美國布拉特學院藝術與設計史系教授、系主任。她的著作《朱迪思·萊斯特,荷蘭黃金時代的一位藝術家》曾獲美國藝術院校協會的米勒德·邁斯出版基金獎。
約瑟夫·雅各布斯(Joseph Jacobs),現居紐約市的獨立學者,批評家及藝術史家,主要關注現代藝術。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市約翰和馬布爾·林林藝術博物館策展人,俄克拉荷馬城藝術博物館董事,新澤西州紐瓦克博物館美國藝術策展人。
安·M·羅伯茨(Ann M.Roberts),美國森林湖學院藝術教授,新版《詹森藝術史》的主要作者。專攻文藝復興的藝術史家,她發表了眾多有關北方和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散文、論文和評論。她的研究主要關注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
大衛·L·西蒙(David L.Simon),美國科爾比學院耶特藝術教授,2005年獲學院的巴塞特教學獎。出版的著作包括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其分館修道院藝術博物館收藏的西班牙和法國南部羅馬式雕塑目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