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道路形成與發展的國外影響因素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7321
- 條形碼:9787520307321 ; 978-7-5203-0732-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道路形成與發展的國外影響因素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國外影響因素為研究視角,探討其對中國道路形成與發展的影響,對于了解中國道路所走過的曲折歷程,認識中國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總結黨在認識與處理國外因素上的經驗教訓,推進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對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借鑒中國經驗,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促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復興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道路形成與發展的國外影響因素研究 目錄
導 言(1)
一 選題來源和意義(1)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8)
三 研究思路(25)
**章 國外因素與毛澤東對中國道路的探索(26)
一 毛澤東探索中國道路的時代背景:戰爭與革命時代主題(27)
(一)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關于戰爭與革命時代主題的
論述(27)
(二)毛澤東對戰爭與革命時代主題的認識與影響(34)
二 毛澤東探索中國道路的誘因:蘇共二十大(46)
(一)蘇共二十大召開與中蘇兩黨的矛盾與分歧(47)
(二)蘇共二十大引發中共對中蘇兩黨關系和社會主義
建設問題的思考(50)
三 毛澤東探索中國道路的動因: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經驗
教訓(54)
(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起步及其弊病初露(55)
(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敗得失與中共的反思(58)
(三)毛澤東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63)
四 毛澤東探索中國道路方向的逆轉:中蘇關系由分歧
走向對抗(66)
(一)中蘇關系由分歧走向對抗及其影響(67)
(二)毛澤東探索中國道路轉向(72)
五 毛澤東探索中國道路的評價:毛澤東認識與處理國外
因素的經驗教訓(78)
中國道路形成與發展的國外影響因素研究 節選
《中國道路形成與發展的國外影響因素研究》: 二是認為中國道路是受資本主義影響或者在資本主義影響下經由中國人自身努力的結果。持這種觀點的海外學者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類,側重強調外國資本主義因素對中國道路所產生的積極影響。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在比較晚清、民國以及改革開放之后的經濟發展時指出,中國30年來的經濟發展成就有兩個主要因素:已成熟的工業技術和有利于自由貿易的世界秩序。這種發展條件或機遇來自于外部世界,具體講,來自西方,而非源于中國。有學者認為,中國的成功是建立在西方國家過去上百年發展成就的基礎之上,是借助美國等西方國家主導下的全球經濟政治新秩序、西方國家的資本、市場、技術等條件而發展起來的。新加坡學者杜平在談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時,強調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對中國模式的影響。他認為,中國特色的成功要素之一在于有龐大的海外市場,尤其是美歐發達國家的市場,海外市場一旦靠不住,中國模式就少了一個重要的支撐點。第二類,承認中國道路是國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有的學者突出國外因素的影響,如英國作家威爾·赫頓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新的經濟模型,“它融合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原理,但又受到國家的指導”。“它沒有把資本主義當成目標,而是把它作為實現目標的手段。” ……
中國道路形成與發展的國外影響因素研究 作者簡介
蔣躍波,湖南永州人,博士,浙江麗水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近現代外交史等。在《安徽史學》、《史學月刊》、《甘肅社會科學》等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參與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浙江省(湖南省)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等研究。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