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7833
- 條形碼:9787520307833 ; 978-7-5203-0783-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研究 本書特色
魯敏著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研究》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和運行機制研究”(13CZZ005)的結項成果。本研究建立了權責配置的理論模型,并嘗試將它運用到社會生活中,成為政府治理模式和角色形成的解釋工具。將權責配置運用到地方政府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中,克服其他工具模型的肓點,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和獨特性。在充分進行理論探討和實踐考察的基礎上,本研究針對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熱點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觀點和措施。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人類社會文明演進的歷史大視角中來認識,充分論證了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治理轉型的歷史必然性和基本方向,大大地豐富了相關認識。在具體問題上,本研究對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空間、可用資源進行了科學論證:提出了地方政府優化生態權責的約束條件、基本策略和當前具體任務,為政策操作者提供了基本思路。
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建立了權責配置的理論模型,將它運用到社會治理尤其是當代中國的生態治理中,嘗試從一個新的角度解釋社會治理領域的問題。本書認為生態文明建設將會開啟人類后工業文明時期“倫理化權責”走向歷史前臺的起點。當代中國還處于制度化權責的完善期。從生態治理領域來看,表現為:權 威化權責主導,制度化權責失衡,倫理化權責有待進一步挖掘。本書還對西方典型國家生態權責進行了比較分析,發現西方典型國家的生態權責表現出從“外延拓展”走向“內涵深化”的特征,政府和社會間的權責關系表現出從“對立”走向“協同”的發展趨勢。本書*后明確地方政府優化生態權責配置的戰略空間和策略選擇,提出了具體措施。
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研究 目錄
**章 導論………………………………………………………… (1)
**節 選題的緣由和意義……………………………………… (2)
一選題的緣由………………………………………………… (2)
二選題的理論價值…………………………………………… (4)
三選題的現實價值…………………………………………… (4)
第二節 文獻綜述………………………………………………… (6)
一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角色的綜述……………………… (6)
二權責配置的相關研究綜述……………………………… (15)
第三節 理論框架………………………………………………… (17)
一基本概念…………………………………………………… (17)
二技術路線…………………………………………………… (20)
三研究方法…………………………………………………… (21)
四本書的創新點……………………………………………… (24)
第二章 理論分析: 權責配置的基本邏輯和歷史形態………… (27)
**節 社會生活中的權力與責任…………………………… (27)
一權力、責任、權責配置………………………………… (27)
二公共權責的生成與失衡………………………………… (30)
三權責的歷史進程…………………………………………… (36)
第二節 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權責配置…………………… (42)
一農業社會的權責配置…………………………………… (42)
二工業社會中制度化權責主導社會生活的必然性……… (45)
三工業社會權責配置的階段性…………………………… (46)
第三節 后工業社會與倫理化權責…………………………… (49)
一倫理化權責主導后工業社會的歷史必然性…………… (49)
二倫理化權責的內涵和運行特征………………………… (56)
三生態倫理對倫理化權責的啟發意義…………………… (59)
四全球視野中倫理化權責的現實證明…………………… (60)
第三章 制度化權責及其在當代中國的實現…………………… (67)
**節 當代中國政府權責配置的轉型背景………………… (67)
一轉型期中央地方權力關系的調整……………………… (67)
二行政性放權下地方政府權力運行的特征……………… (70)
三行政性放權的影響……………………………………… (72)
第二節 當代中國地方政府制度化權責配置的現狀………… (76)
一權責不對等………………………………………………… (76)
二權責主體虛置……………………………………………… (78)
三權責回路過大……………………………………………… (79)
四權責配置的不穩定性…………………………………… (82)
第三節 政府制度化權責的基本原則………………………… (83)
一權責對等…………………………………………………… (84)
二主體明確…………………………………………………… (84)
三行文規范…………………………………………………… (85)
四回路短小…………………………………………………… (85)
五配置穩定…………………………………………………… (86)
六適度更替…………………………………………………… (87)
七監督有效…………………………………………………… (87)
八資源均衡…………………………………………………… (88)
第四節 地方政府制度化權責失衡的基本邏輯和現階段
對策……………………………………………………… (89)
一阻礙轉型期制度化權責完善的一般分析……………… (89)
二影響當代地方政府制度化權責完善的基本因素……… (92)
三基本因素沖突中地方政府的權責失衡………………… (95)
四優化地方政府權責體系的思考………………………… (99)
第四章 應然分析: 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治理轉型與政府權責
配置……………………………………………………… (104)
**節 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理論…………………………… (104)
一生態文明: 緣起、定義和特征………………………… (104)
二生態文明中的價值因素………………………………… (113)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階段……………………………… (119)
第二節 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治理轉型———基于協同論的
視角…………………………………………………… (127)
一協同論: 內涵、協同基礎和機制……………………… (127)
二生態文明建設與治理轉型的協同基礎………………… (129)
三生態文明建設與治理轉型的協同機制………………… (131)
四生態文明建設中社會治理轉型的基本特征…………… (133)
第三節 生態文明建設中政府權責配置的特殊性、階段性… (137)
一 中國生態權責的歷史演化……………………………… (137)
二 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中政府權責配置的獨特性…… (140)
三 生態文明建設中政府權責配置的階段性……………… (142)
第五章 實然分析: 地方政府建設生態文明的權責配置和運行
機制……………………………………………………… (147)
**節 當代中國建設生態文明的特殊性…………………… (147)
一當代中國所處階段的總體認識………………………… (147)
二生態文明建設在當代中國的特殊性…………………… (150)
第二節 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權責配置的總體概括…… (154)
一從權責主體上看………………………………………… (154)
二從履行權責的動力上看………………………………… (156)
三從治理方式上看………………………………………… (157)
四從履行權責的手段上看………………………………… (161)
五從合作理念上看………………………………………… (163)
第三節 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制度化權責失衡………… (165)
一生態治理制度體系的現實基礎………………………… (165)
二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制度化權責的具體表現…… (166)
三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制度化權責失衡的必然
邏輯……………………………………………………… (178)
第四節 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權責配置的層級差異…… (181)
一權責模式的差異………………………………………… (182)
二責任來源的差異………………………………………… (184)
三權責缺口的差異………………………………………… (185)
四橫向權責整合的差異…………………………………… (187)
第六章 比較分析: 西方典型國家地方政府生態權責的歷史
經驗……………………………………………………… (189)
**節 權責配置的基本階段———以美國為例……………… (189)
一萌芽發起期(19 世紀末至20 世紀40 年代) ……… (189)
二拓展深化期(20 世紀40—70 年代) ………………… (192)
三調整優化期(20 世紀80 年代以來) ………………… (195)
第二節 西方典型國家地方生態權責配置的基本特征……… (198)
一“ 小回路” 的體制下地方政府生態治理權責明確
完整……………………………………………………… (198)
二超強激勵機制下地方政府履行生態權責的巨大動力… (202)
三完善的制度和靈活多樣的執行方式助推生態權責的
實現……………………………………………………… (207)
四巧妙地彌補生態治理中的權責漏洞…………………… (211)
五生態治理中的倫理化權責比重較大…………………… (218)
第三節 西方典型國家政府生態權責變遷的啟示…………… (224)
一政府的生態權責從“外延拓展” 走向“內涵深化” … (224)
二政府和社會間的權責關系從“對立” 走向“協同” … (226)
第七章 對策分析: 優化地方政府生態權責的現實思考……… (231)
**節 優化地方政府生態權責的現實約束………………… (231)
一縱向政府間“職責同構” ……………………………… (232)
二現行制度下地方政府缺乏創新動力…………………… (233)
三一些敏感性的政治實驗基本停滯……………………… (234)
四多重現實任務壓抑了地方政府調整生態權責的
意愿……………………………………………………… (235)
第二節 當前地方政府優化權責配置的策略選擇…………… (235)
一階段性…………………………………………………… (236)
二技術性…………………………………………………… (237)
三協同性…………………………………………………… (237)
第三節 優化地方政府生態權責配置的現實思考…………… (238)
一一個基礎工程…………………………………………… (238)
二兩個核心環節…………………………………………… (240)
三三項輔助措施…………………………………………… (242)
四六項具體工作…………………………………………… (243)
附錄1 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訪談提綱…………………………… (250)
附錄2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問卷………………………………… (251)
參考文獻…………………………………………………………… (256)
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研究 節選
《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研究》: 中國地方政府源遠流長。20世紀50年代以來,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分支機構,與中央政府或者上級地方政府之間存在上下從屬的關系。從憲法、組織法以及我國單一制國家中央地方關系的角度來看,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相對應,包含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轄區市,自治州)、縣(不轄區市,自治縣)、鄉(鎮)四個層級。需要說明的是,首先,《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研究》是以包括省、市、縣、鄉在內的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規律為研究對象,對于超越一般情況的特殊性規定,《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研究》不做相應的區別和論述。其次,從理論的角度,地方政府應當單指地方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即地方行政機關。 ……
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研究 作者簡介
魯敏,男,1974年10月生,湖北麻城人。管理學博士,華北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政府與政治。先后在核心期刊發表十多篇論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參與和主持國家、省部級項目多項,單獨出版專著一部,參與編寫專著和相關教材五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