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艾蕪全集:第十八卷:1967-1982:日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39055
- 條形碼:9787541139055 ; 978-7-5411-3905-5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艾蕪全集:第十八卷:1967-1982:日記 本書特色
《艾蕪全集(第18卷):日記(1967-1982)》收錄了新中國成立初期艾蕪的日記。作者的這些日記,是其作為一個作家體驗生活、發現素材的過程,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創作生涯中的勤勉和執著。本次這些日記收入文集中,對于了解作者的創作生涯、作品背景等,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和資料價值。寫日記是艾蕪數十年如一日的必修課,基本上每天動筆,內容包含每日見聞、所思所想、文事文稿、旅行游歷、起居飲食、書信來往、親友走動、書賬等,還有采訪筆錄、讀書札記等等,單篇*長的達數千字。
艾蕪全集:第十八卷:1967-1982:日記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是我國老一輩文學家艾蕪先生從1967年至1982年記錄的日記。由艾蕪先生的兒媳王沙老師收集整理, 首次公開發表。這些日記真實的記錄了艾蕪先生在“文化大革命”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以及“文革”后撥亂反正、國家重新步入正軌時所經歷的一些人和事以及他的所見所感。其中有他對馬列著作的研習心得 ; 有他去涼山州、云南等地采風時對當地民風、人與事的記錄 ; 有他去鄰國訪問時的所見所聞 ; 有他對日常生活的如是敘述……一點一滴, 聚沙成塔, 讓后來者能夠從艾老的視角出發, 去重新審視和解讀過去。
艾蕪全集:第十八卷:1967-1982:日記 目錄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艾蕪全集:第十八卷:1967-1982:日記 節選
《艾蕪全集(第18卷):日記(1967-1982)》: 9月13日 在三十年代的文藝工作者,是擁護蘇聯,擁護共產黨,反帝反封建的,也是反對資產階級的。這是當時革命的或進步的文藝工作者的主要思想。我讀《新民主主義論》想起了這一點! ∥逅倪\動,我是擁護蘇俄的,反對帝國主義的,反對封建的(如反對舊式婚姻),反對文言文的,熱烈地用白話文寫作的,傾向于共產主義的,贊成勞工神圣的。 在第四個時期中(即從一九三七年起)“必須同一切反抗戰,反團結,反進步的思想進行堅決的斗爭,不擊破這些反動思想,抗戰的勝利是無望的”。(《新民主主義論》81頁) 我用這個原則來檢驗自己抗戰時期的文藝作品。 。ㄕ洝睹珴蓶|選集》,略) 12月27日 *高指示:“檢查自己背上的包袱,把它放下來,使自己的精神獲得解放! 一九六六年四月《解放軍報》發表《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積極參加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談到三十年代左翼某些領導人,在王明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的影響下,背離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觀點,提出了“國防文學”的口號,說這個口號就是資產階級的口號。我受到了很大的震動,因為一九三六年我曾經寫過一篇短文《關于國防文學》,表示擁護這個口號。不久,在省文聯召開的文化界座談會上(有成都的文化界人士及川大中文系的師生參加),我發言說自己在三十年代是擁護“國防文學”的,承認當時我有嚴重的資產階級思想! ‖F在《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已在報上發表了。這正如林彪同志所指出的:“是一個很好的文件,用毛澤東思想回答了社會主義時期文化革命的許多重大問題。不僅有極大的現實意義,而且還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薄都o要》對于“國防文學”的批判是很正確的。去年《解放軍報》發表的社論《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積極參加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就是根據《紀要》的指示寫出的! ∫痪湃,左聯已經解散了,我已不再是一個盟員,文藝界許多事情不大清楚,只是聽說黨委托某幾個人提出“國防文學”這個口號,接著就有進步的刊物編輯要我寫文章表示擁護。我自己參加過左聯,對黨的號召當然要盡力響應,全沒思考一下,國防到底是要防衛誰的國家,當時沒有想到這是一個資產階級口號,有利于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者,而不利于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因為這個口號缺乏階級觀點,放棄了無產階級對文藝的領導。當時胡風發表“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另一口號,接著魯迅先生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一封公開信中,說這個另一個口號是他本人委托胡風提的。魯迅先生是領導過左聯的,我做盟員以前和以后,都是一直敬佩他的。再則,他在信里也說:“我說‘國防文學’這口號,頗通俗,已經有很多人聽慣,它能擴大我們政治的和文學的影響,加之它可以解釋為作家在國防旗幟下聯合,為廣義的愛國主義的文學的緣故。因此,它即使曾被不正確的解釋,它本身含義上有缺陷,它仍然應當存在,因為存在對于抗日運動有利益!薄氨M管喊口號,爭正統,固然也可以作為‘文章’取點稿費,并以此為生,但盡管如此,也到底不是久計。 ”我當時覺得魯迅先生說得對,就沒有再寫文章參加那一次關于兩個口號的論爭。我以后采取了兩邊刊物都投稿的辦法,不介入他們的論爭。 一九五七年北京文藝界進行反丁玲、陳企霞、馮雪峰的斗爭,××和××等人竭力反對魯迅先生提出的另一個口號“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他們并不直接攻擊魯迅先生,而是把矛頭指向馮雪峰。當時我并沒有看出,還以為只是批判馮雪峰一個人,但從去年《人民日報》發表阮銘、阮若瑛的《周揚顛倒歷史的一支暗箭》,穆欣的《“國防文學”是王明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口號》才如夢方醒,恍然大悟! ∥迤吣臧嗽率娜罩袊鲄f第十七次會議上,××大罵馮雪峰不該“授意胡風提出了‘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這個口號,引起了所謂兩個口號的論爭”,“實際上是分裂了黨領導的整個文藝事業”!痢劣终f:“直到今年八月為止,我們一直以為《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這篇文章,是魯迅先生的手筆,現在雪峰承認了這篇文章是他起草的!边@次擴大會議,有數百人參加,馮雪峰、丁玲等人也是坐在那里的。會上的人聽了,很為激動。參加過左聯的樓適夷當場放聲大哭。許廣平接著××發言之后,哭著大罵馮雪峰。由于許廣平是廣東人,講普通話不容易聽懂,她講得很激動,更不容易聽清楚。再加我自己也被這一場斗爭震驚,冷靜不下來,只注意到許廣平指著馮雪峰哭著罵:“馮雪峰你這個騙子,你欺騙魯迅先生!”而在會后,全沒有一個人談到許廣平發言的內容,只是個個人對馮表示憤怒。而且以后,再也沒有看到那次許廣平發言記錄。我當時隨聲附和××和××等人,責備馮雪峰不該提這個口號來加深宗派的分裂,這樣一來,就是間接攻擊了魯迅先生。因為根據阮銘、阮若瑛的《周揚顛倒歷史的一支暗箭》所查核出來的事實,《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確實是魯迅先生寫的! ‖F在我要問自己的是為什么會中別人的圈套? ……
艾蕪全集:第十八卷:1967-1982:日記 作者簡介
艾蕪(1904-1992),原名湯道耕,四川新繁人。年輕時曾漂泊于中國西南邊境和緬甸、新加坡,做過伙計、校對和編輯。三十年代初到上海,參加左翼作家聯盟。這一時期著有短篇小說集《南國之夜》、《南行記》等?箲鹌陂g生活在桂林、重慶,有長篇小說《故鄉》等?箲饎倮蟀l表長篇小說《豐饒的田野》、《山野》和中篇小說《鄉愁》。新中國成立后在重慶市文聯、作協工作,著有長篇小說《百煉成鋼》,短篇小說集《夜歸》、《南行記續篇》等。曾任四川省作協名譽主席。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