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旭日·中國文化叢書: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 晚周哲學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08636
- 條形碼:9787553108636 ; 978-7-5531-086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旭日·中國文化叢書: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 晚周哲學論集 內容簡介
晚周亂世,天下無道,諸子蜂起,紛紛尋求恢復天下秩序的良方。晚周諸子著書立說,表達對天下秩序共同的關懷,卻有著很不一樣的思想旨趣,概括起來就可以分為取法天道和基于德性兩種秩序路徑。
旭日·中國文化叢書: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 晚周哲學論集 目錄
孔子論“正名”
一、“正名”的前前后后
二、功能化的誤操作
三、一種高貴的意蘊
由矜莊到爭訟
一、“君子矜而不爭”
二、“不矜而莊”
三、“其爭也君子”
荀子論“爭”
一、“人生不能無群”
二、“群而無分則爭”
三、“制禮義以分之”
天下之利與人主之利
一、墨子眼中的“民之三患”
二、韓非手中的“帝王之具”
三、人主之利:墨子主利思想的漏洞
四、結語
從家到國與從國到家
一、從直躬之舉論起
二、“里仁為美”與“里相坐”為務
三、從“國”到“家”的秩序路徑
四、結語:重提“三綱”
“君子惡居下流”
一、水之上流與下流
二、在順流與逆流之間
三、爭還是不爭
四、固守與擔負
“子在川上‘’之后
一、”川流“的哲學意象
二、”如斯“的道德意蘊
三、”逝者“的時間感悟
“惻隱之心”的哲學之途
一、一種具體而普遍的闡發
二、生生之義:“不安”或“不忍”
三、側隱之心與愛
四、由惻隱之心看哲學
孟子論“勇”
一、養勇
二、不動心之道
三、作為道德品質的勇氣
教化與人性
一、惡:圣人教化的缺失
二、人性與政治
三、荀子的反調
“學”之三情
一、“學”與“悅”
二、“學”與“恐”
三、“學”與“憂”
四、結語
質樸之道
一、見素抱樸
二、反者道之動
三、從質樸到無為
老子論“有”
一、以“名”稱“有”
二、“有”“無”互解
三、以“有”言“道”
老子論“自然”
一、“道法自然”
二、“希言自然”
三、“百姓皆謂我自然”
神人與技術
一、機事與機心
二、技或術
三、技與事
四、神人心志
附:“哲學”與“中國”
旭日·中國文化叢書: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 晚周哲學論集 節選
《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晚周哲學論集》: 在古代社會里,正是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分別,決定了物上分配的差異性。古人關心的是如何成就一種合理的等級秩序,而物的分配不過是附著其上,配合這一秩序的生成。只要等級秩序合理了,物的分配自然就順理成章。可見,在古人那里,物上分配的正義性,是由正義的秩序給出的,對于正義的思考,古人并不直接由物的分配出發。應當說,始終縈懷于一種物的分配,自物的分配上來為正義立論,這不過是近代以來的一種發明。這種發明開啟于馬基雅維里的《君主論》,眾所周知,馬氏的這一著作對君主以武力、幸運乃至邪惡之道獲得權力,做了十分露骨的描述。這并不是說他的洞察力格外引人注目,而是說他竟然可以把君主的這種權術當作政治本身。古代中國歷史上無數次的改朝換代,以奸詐而殘酷的手法建立王朝的皇帝比比皆是,但卻從來沒有人把它當作是政治本身,否則就無法為自身的政權提供辯護,這就是所謂的政治合法性問題。而馬基雅維里卻認為,君主在被人愛戴與被人畏懼之間,后者比前者要安全得多。①如果使人畏懼還顯得更為安全,看來就不必為政權的合法性費心辯護了。當然,馬基雅維里的政治哲學,更多地還是一種“科學性的經驗學問,拿他對事務的親身經驗做基礎”②,而其后的霍布斯,洛克等諸賢,則做出了進一步的理論提升,并在新的基礎上考察了正義性問題。這一新的基礎在此后不同的哲學家那里,盡管偏重或各有不同,但有一個主題始終貫徹如一,即個人財產的神圣性。將國家的正義性從“奉天承運”中剝離出來,而奠基于赤裸裸的利益爭奪上,就是始于馬基雅維里對君主所寫下的一句至今讓人耿耿于懷的話:“他務必不要碰他人的財產,因為人們忘記父親之死比忘記遺產的喪失還來得快些。”①當然,并不是說自此以后,國家的正義性就只能由利益爭奪來獲得說明,這樣未免過于低估哲人的頭腦。對于私有財產權的辯護,黑格爾的說法是,“所有權所以合乎理性不在于滿足需要,而在于揚棄人格的純粹主觀性。人唯有在所有權中才是作為理性而存在的。”②這就是說,對財產的占有,遠不止是一點欲望的滿足這么粗俗,而是有著更為“高貴”的意義,黑格爾以其特有的方式,將財產占有權安放在他那螺旋式的理性鏈條上。但無論如何,政治不再需要獲得道德上的庇護,這一點是確鑿無疑的,而由此便離不了要圍繞著物的分配喋喋不休。現代西方學人羅爾斯所寫下的皇皇巨著《正義論》,盡管把它解讀為僅僅處理物的分配正義性問題,也許會讓有的學者覺得過于粗疏,但將其置于與另一學人諾齊克相對峙的地位上來考量,難道不正表明現代學人縈懷于物的分配而傷透腦筋么?所謂“群而無分則爭”,指的便是缺乏一種適當的分配原則而引起人與人之間的爭斗。 ……
旭日·中國文化叢書: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 晚周哲學論集 作者簡介
曾海軍,男,1976年出生,湖南平江人。哲學博士。2007年6月畢業于中山大學哲學系,2007年7月至今任職于四川大學哲學系,現為四川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