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行走月球-我們的宇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512559
- 條形碼:9787550512559 ; 978-7-5505-1255-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走月球-我們的宇宙 本書特色
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宇宙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就是對人類自己的認知。你對宇宙的認知,決定了你的視野和未來。本系列是科普暢銷書作者寫給青少年的宇宙認知書,知識豐富、圖文并茂、講解科學、信息量大,帶領你探索宇宙奧秘,發現生命真諦,洞悉人類未來。
行走月球-我們的宇宙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月球原來是這樣的”“人類登月活動”“航天領域的‘大功臣’——火箭”和“人類航天活動”四部分,分別從月球的起源和演變、月球的地質地貌、月球的神奇奧秘、人類的探月活動等方面,用科學的觀點、生動的語言、準確的數據詳細講解了我們的近鄰——月球,引導青少年熱愛自然、崇尚科學,在科學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使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
行走月球-我們的宇宙 目錄
月球原來是這樣的
月球的起源/ 2
月球的年齡/ 5
伽利略撩起了月球的面紗/ 6
月球的運動/ 7
月球的內部構造/ 10
月球是一個沒有生命活動的世界/ 12
尋找月球上的水/ 12
沒有大氣層的月球/ 13
月面溫度變化劇烈/ 14
月球“借”光發亮/ 14
月球的色彩/ 15
月面上神秘的紅光/ 16
月面上的小玻璃珠/ 18
名不副實的月海/ 19
月面上唯一的“洋”/ 22
獨一無二的雨海/ 23
月面*顯著的特征/ 24
環形山的分類和命名/ 27
保持多項紀錄的第谷環形山/ 29
月球的山脈名副其實/ 30
幽靜的月谷/ 31
月球遍地都是寶/ 33
月球巖石的奇妙之處/ 34
月球巖石的主要類型/ 35
月球巖石的成分/ 36
月球是否存在磁場/ 37
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39
打開月球背面神秘的大門/ 39
月球背面的世界也精彩/ 40
月有陰晴圓缺/ 41
月球上的質集現象/ 44
月面上的輻射紋很壯觀/ 45
搖擺中的平衡/ 46
月球是否有過自己的衛星/ 48
“熄滅了”的星球/ 49
奇妙的“月球鐘聲”/ 50
月球引力對地震的影響/ 53
什么是月震/ 55
月食是這么一回事/ 56
都是月亮惹的禍/ 59
人類登月活動
吸引力和誘惑力所在/ 64
人類登上月球能做些什么/ 64
蘇聯人捷足先登/ 65
美國人后來居上/ 70
美國決心登月/ 73
20 世紀人類*宏偉的工程之一/ 75
光榮的“阿波羅11 號”飛船/ 81
日本的探月計劃/ 83
歐洲人的“靈巧”/ 86
中國人的“嫦娥”/ 87
航天員眼中的月球/ 93
建立夢想家園/ 96
打造“末日方舟”/ 98
“月環”太陽能發電帶/ 99
在月球上建天文觀測臺/ 102
在月球上栽種植物/ 104
人類怎樣移居月球/ 104
走向宇宙的“大功臣”——火箭
火箭的起源和發展 / 108
俄羅斯航天之父 / 109
現代火箭技術之父 / 110
現代航天學奠基人之一 / 112
美國運載火箭陣容龐大 / 113
俄羅斯運載火箭王牌多 / 115
歐洲人的“阿里安”系列 / 116
中國的“長征”系列 / 117
人類航天活動
話說航天器/ 120
航天器家族的“勞動模范” / 123
宇宙飛船的用途和組成/ 124
航天飛機的性質和結構/ 125
發展載人航天的意義 / 127
載人航天活動的發展過程/ 129
載人航天的技術難題 / 129
空間站的作用和特點/ 131
發射空間站的國家/ 132
國際空間站/ 133
國際知名的載人宇宙飛船 / 133
載人飛船史上的幾起重大事故/ 139
航天飛機史上的重大事故/ 144
航天員生活探秘/ 145
首位在太空中行走的中國人/ 153
行走月球-我們的宇宙 節選
◆月球的起源 月球,俗稱月亮,古稱太陰。它與地球形影相隨,是離地球*近的天體,也是人類至今唯一親身訪問過的天體。自古以來,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僅次于太陽。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不對月球抱有濃厚的感情。在古代希臘、羅馬和埃及的神話故事里,月亮女神都是美麗、善良、勇敢的化身。如古希臘神話故事里的月亮女神阿耳忒彌斯,不但容貌漂亮,而且武藝非凡,經常背負靈巧有力的弓弩,在深山密林中巡游狩獵,所以又是主管狩獵的女神。在中國民間,“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故事廣為流傳,家喻戶曉。在中國歷代詩歌中,以月亮為題抒情感懷的作品不勝枚舉,月亮又有著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玉羊等動人的雅稱。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苦苦地探索著月球的起源,并在這個問題上提出許許多多的假說。天文學界認為,如果拋開那些不著邊際的神話和傳說,將18 世紀以來的月球起源假說歸納起來的話,主要有“同源說”“分裂說”“俘獲說”“撞擊說”四種類型。 “同源說” “同源說”*早是由18 世紀的法國博物學家布豐提出的。他推測地球和月球很可能是在同一個時期,在相同的地質和自然條件下產生的。后來他的支持者又進一步提出新觀點,認為地球和月球是由同一塊塵埃云凝聚而成的,它們的化學成分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原始星云中的金屬粒子在行星形成以前就已經先行凝聚成團,地球形成時便以大團的鐵作為核心部分,并且在外圍吸積了許多密度比較小的石物質。而月球的形成要稍微晚于地球,它主要是由殘留在地球周圍的非金屬物質聚集而成。按照這個假說,地球和月球應該是一對同卵孿生兄妹。 近年來,天文學家們通過對“阿波羅12 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巖石樣品進行化驗分析發現,月球比地球要古老得多。如果真的是這個樣子的話,“同源說”可就要站不住腳了。 “分裂說” “分裂說”是由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提出的。1898 年,他發表了一篇題目為《太陽系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的文章,提出了這么一個觀點: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后來因為地球轉速太快了,在離心力的影響下,竟然把地球赤道區的一部分物質甩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它們原來在地球上的位置形成一個大坑,這個大坑一直沒有被其他物質填補,就成了現在的太平洋。按照“分裂說”,地球和月球的關系應該是母子關系。 有不少人對“分裂說”表示贊同。而持懷疑態度的人認為,雖然月球的體積和太平洋水的體積確實相差無幾,但是如果月球真的是從地球赤道區甩出去的,那么它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就應該和地球的赤道平面幾乎重合,可實際上這兩個平面相交的角度超過了5 度。其次,如果月球真的是從地球分裂出去的,那么它們二者的組成物質成分就應該是一致的。但是通過對“阿波羅12 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巖石樣品進行化驗分析,發現二者相差甚遠。再者,近年來對太平洋底部的研究證明,它與其他海洋底部的結構相同,由洋底沉積的厚度以及沉積的速度來看,太平洋的年齡不過1 億年左右,和月球的年齡相差懸殊。
行走月球-我們的宇宙 作者簡介
李敏,著名青少年科普作家。先后主編青少年科普系列《科學家也許是錯的》《兵器與科學系列讀物》等多部,其作品內容豐富,講解生動,深受讀者喜愛。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