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古文觀止-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81958
- 條形碼:9787540781958 ; 978-7-5407-8195-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文觀止-典藏版 本書特色
《古文觀止》是自清代以來zui為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之一,有近八百篇古文。所選文章語言凝練,短小精悍,乃千古傳誦之作,從中不難看出編者細致和周到的眼光。
古文觀止-典藏版 內容簡介
《古文觀止》聚中國古典散文和傳統文化之精髓,納中華傳統史學與古典哲學的梗概,容人情世故,傳承人文精神。書里有縱橫交美的謀略,釋難解紛的辭令,巍峨雄偉的宮室,落英繽紛的桃源……
古文觀止-典藏版 目錄
鄭伯克段于鄢
周鄭交質
季梁諫追楚師
曹劌論戰
宮之奇諫假道
子魚論戰
鄭莊公戒飭守臣
燭之武退秦師
楚歸晉知罃
呂相絕秦
齊國佐不辱命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季札觀周樂
子產論政寬猛
祭公諫征犬戎
召公諫厲王止謗
諸稽郢行成于吳
吳子使札來聘
虞師晉師滅夏陽
卷二 秦文
鄒忌諷齊王納諫
蘇秦以連橫說秦
范雎說秦王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說信陵君
卜居
宋玉對楚王問
卷三 漢文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五帝本紀贊
項羽本紀贊
管晏列傳
屈原列傳
孔子世家贊
酷吏列傳序
游俠列傳序
太史公自序
報任安書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
上書諫獵
過秦論(上)
治安策
高帝求賢詔
論貴粟疏
李陵答蘇武書
前出師表
后出師表
卷四 六朝文
桃花源記
五柳先生傳
北山移文
為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陳情表
蘭亭集序
歸去來辭
卷五 唐文
諫太宗十思疏
陋室銘
阿房宮賦
滕王閣序
與韓荊州書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吊古戰場文
原道
原毀
雜說
雜說四
師說
進學解
諱辯
祭十二郎文
送董邵南序
送孟東野序
送李愿歸盤谷序
祭鱷魚文
柳子厚墓志銘
種樹郭橐駝傳
捕蛇者說
小石城山記
卷六 宋文
岳陽樓記
嚴先生祠堂記
五代史宦者傳論
醉翁亭記
張益州畫像記
管仲論
范增論
留侯論
賈誼論
晁錯論
超然臺記
石鐘山記
前赤壁賦
后赤壁賦
六國論
上樞密韓太尉書
讀孟嘗君傳
贈黎安二生序
卷七 明文
司馬季主論卜
賣柑者言
深慮論
送天臺陳庭學序
閱江樓記
豫讓論
滄浪亭記
徐文長傳
信陵君救趙論
古文觀止-典藏版 節選
《古文觀止》: 蘇秦以連橫說秦 :《戰國策·秦策一》 原文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①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②之利,北有胡貉、代馬③之用,南有巫山、黔中④之限,東有殽、函⑤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⑥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⑦,臣請奏其效⑧。” 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⑨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⑩不遠千里而庭教之,愿以異日 。” 注釋 ①蘇秦:戰國時東周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公元前287年。組織發動五國合縱攻秦,趙國封他為武安君。后至齊,受重用,暗中卻為燕效力。游說齊泯王發兵攻宋,而燕將樂毅乘機襲齊,齊大敗。齊以反間罪處蘇秦車裂之刑。一說被齊國刺客所殺。《國策》、《史記》諸書有關蘇秦的記載不盡一致。連橫:凡聯合關東各國抗秦稱為合縱,將謀求關東諸侯助秦稱霸者稱為連橫。說(shui):勸說。秦惠王:姓贏,名駟,公元前336~前311年在位。 ②巴:古國名,在今以重慶為中心的川東、鄂西一帶。蜀:古國名,在今以成都為中心的四川西部一帶。漢中:古郡名,今陜西西南部。 ③胡:指北方少數民族地區。貉(he):狀如貍,毛皮可制裘。一說貉(mo),指貉地,即貉人所居地區。貉為古代少數民族之一,戰國時居住于今山西、河北北部及遼寧西部一帶。代:古國名,在今河北蔚縣東,此處指河北、山西北部。特產駿馬。馬:良馬。一說地名,指馬邑,在今山西朔縣。 ④巫山:在今巫山縣東。黔中:古郡名,秦時治所在臨沅(今湖南常德)。 ⑤毅(yao):山名,又作“崤”,在今河南靈寶東北。函:指函谷關,位于靈寶縣西南,因關處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是秦通六國的重要關隘。 ⑥奮擊:能夠奮勇殺敵的士卒。 ⑦少留意:稍加注意。 ⑧奏:奏明,陳述。效:征驗,根據。 ⑨文章:指法令條文。成:完備。 ⑩儼然:莊重認真的樣子。 愿以異曰:希望將來再領受教誨。 譯文 蘇秦當初用連橫的策略游說秦惠王,說:“大王的國家,西有巴、蜀、漢中的物產收益;北有胡貉、代馬的物產供應;南有巫山、黔中的天然屏障;東有崤山、函谷關的堅固要塞。田地肥美,百姓富足,戰車萬輛,雄兵百萬,沃野千里,儲備充足,地理形勢便于攻守,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天府,天下的強國啊。憑借大王的賢明、人民的眾多、車馬軍需的充足、戰陣兵法的訓練,毫無疑問能夠兼并諸侯、統一天下,稱帝號而使天下大治。希望大王稍費精神,允許我說明實現目標的根據。” 秦王說:“寡人聽說,‘羽毛還未豐滿時,不能高高飛翔;法令還未完備時,不能使用刑法;恩德還不深厚時,不能役使百姓;政教還未暢順時,不能煩勞大臣’。如今先生不辭辛苦,跋涉千里,鄭重地來到朝廷賜教,我想改日再領 蘇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農伐補遂,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堯伐騅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齊桓任戰而霸天下。由此觀之,惡有不戰者乎?古者使車轂擊馳,言語相結,天下為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文士并飭,諸侯亂惑,萬端俱起,不可勝理。科條既備,民多偽態。書策稠濁,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無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辯言偉服,戰攻不息。繁稱文辭,天下不治。舌敝耳聾,不見成功。行義約信,天下不親。于是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兵,效勝于戰場。夫徒處而致利,安坐而廣地,雖古五帝、三王、五霸,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勢不能,故以戰續之…… ……
古文觀止-典藏版 作者簡介
(清)吳楚材(清)吳調侯 選編 吳楚材(1655~?),名乘權,字子輿,號楚材,浙江清山陰州山(今紹興)人。幼受家教,勤奮好學。16歲時,患足疾,一病數年,仍手不釋卷。疾愈,學問大進,在家設館授徒。曾多次應考,但屢試不中。 康熙十七年(1695),與侄吳調侯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共12卷,收錄上自先秦、下至明末文章222篇,以散文為主,間收駢文。繁簡適中,體例周密,選材得當,每篇末加簡要評注,為舊時文學啟蒙讀本,流傳甚廣。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