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建筑廢物處置和資源化污染控制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79491
- 條形碼:9787122279491 ; 978-7-122-27949-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廢物處置和資源化污染控制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介紹了覆蓋化工、冶金、輕工、加工等行業所涉及的一般建筑廢物以及重金屬、難降解有機物、火災和爆炸以及地震災區建筑廢物等處置和資源化污染控制技術。本書共分11章,分別是:概論、建筑廢物取樣技術及設備、建筑廢物樣品預處理與分析方法、建筑廢物的污染特征、受污染建筑廢物產生機制、建筑廢物中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受污染建筑廢物再生利用浸出毒性及污染控制、建筑廢物無害化處理技術、含重金屬建筑廢物重金屬富集回收、建筑廢物污染防治管理建議、建筑廢物資源化再利用技術。本書適合于從事建筑廢棄物管理、建筑廢物處置、建筑廢物再生利用領域的工程人員、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建筑廢物處置和資源化污染控制技術 內容簡介
1、我國建筑廢物回收利用率極低,大量堆置導致污染環境和占用土地;而建筑廢物再生利用企業同時又得不到充足的可再生利用的建筑廢物原料,因此急需對建筑廢物進行研究管理。本書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2、本書配有光盤,方便讀者查閱。
建筑廢物處置和資源化污染控制技術 目錄
1.1建筑廢物定義、來源與分類1
1.2建筑廢物組成與性質2
1.3建筑廢物產量估算2
1.4國內建筑廢物管理現狀5
1.5國外建筑廢物管理政策及法規現狀6
1.5.1美國7
1.5.2歐盟8
1.5.3日本9
第2章建筑廢物取樣技術及設備10
2.1建筑廢物代表取樣技術10
2.1.1建筑廢物污染物的鑒別10
2.1.2拆毀前建筑廢物取樣技術16
2.1.3拆毀后建筑廢物取樣技術18
2.1.4地震災區建筑廢物取樣技術19
2.2建筑廢物取樣工具及設備20
2.2.1典型工業企業車間建筑廢物取樣工具20
2.2.2建筑廢物遠程取樣裝置21
2.2.3建筑廢物表層剝離分離設備24
第3章建筑廢物樣品預處理與分析方法27
3.1建筑廢物樣品中重金屬測試分析27
3.1.1樣品預處理27
3.1.2樣品中重金屬定性及總含量分析27
3.1.3汞含量分析29
3.1.4BCR形態分析29
3.1.5重金屬浸出毒性分析30
3.1.6X射線粉末衍射分析32
3.1.7X射線光電子能譜法32
3.2建筑廢物樣品中有機污染物和氰化物檢測分析32
3.2.1樣品制備與保存34
3.2.2有機物提取34
3.2.3提取液凈化34
3.2.4GC-MC定性定量分析35
3.2.5方法回收率35
3.2.6有機物浸出毒性分析39
3.2.7氰化物分析43
第4章建筑廢物的污染特征45
4.1建筑廢物中汞的污染特征45
4.1.1不同來源建筑廢物中汞的分布特征46
4.1.2汞污染單因子評價48
4.2建筑廢物中砷的污染特征49
4.2.1不同來源建筑廢物砷的分布特征49
4.2.2建筑廢物中砷與鐵、錳、硫和磷相關性分析51
4.2.3建筑廢物砷污染單因子評價52
4.2.4建筑廢物中砷、鐵、錳的化學形態和風險評估53
4.3建筑廢物中銅/鋅/鉛/鉻/鎘/鎳的污染特征55
4.3.1總含量分析57
4.3.2元素組成(XRF)分析60
4.3.3建筑廢物礦物晶體X射線衍射(XRD)分析61
4.3.4風險評估61
4.4不同來源建筑廢物重金屬浸出毒性65
4.5重金屬污染建筑廢物性質表征70
4.5.1X射線衍射(XRD)分析70
4.5.2熱重分析71
4.5.3形貌分析71
4.6建筑廢物中重金屬的形態分布73
4.6.1重金屬建筑廢物中重金屬BCR形態分析73
4.6.2化工冶金建筑廢物中重金屬化學形態分析77
4.7建筑廢物中有機物、重金屬/有機物復合污染特征89
4.7.1建筑廢物中多環芳烴的污染特征90
4.7.2農藥廠揮發性有機物存在特征92
4.7.3農藥廠建筑廢物污染特征93
4.8有機磷農藥污染建筑廢物場地風險評估100
4.8.1污染風險評估概述100
4.8.2污染建筑廢物分析結果與評價100
4.8.3暴露評估101
4.8.4毒性評估105
4.8.5風險表征105
4.9氰化物污染建筑廢物107
第5章受污染建筑廢物產生機制110
5.1重金屬靜態浸泡110
5.1.1pH變化110
5.1.2單一重金屬浸泡液中重金屬的吸附量變化112
5.1.3混合重金屬浸泡液中重金屬吸附量變化114
5.2表面接觸性重金屬的污染深度116
5.2.1pH變化117
5.2.2溶液中重金屬濃度變化117
5.2.3混凝土中重金屬分布118
5.2.4小結120
5.3不同建筑材料對氣態汞的吸附模擬研究121
5.3.1建筑材料表征121
5.3.2不同建筑材料對氣態汞吸附分析123
5.3.3水泥混凝土立方體標準試塊汞模擬吸附126
5.4外源有機物污染物與建筑廢物的交互作用128
5.4.1有機污染物在建筑廢物表面的嵌合機制128
5.4.2建筑廢物對重金屬-有機復合污染物的吸附129
5.4.3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133
第6章建筑廢物中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137
6.1酸中和容量(ANC)與重金屬浸出研究137
6.1.1酸中和容量137
6.1.2重金屬浸出行為138
6.2重金屬污染建筑廢物在不同酸雨條件下的污染遷移139
6.2.1滲濾液產量141
6.2.2pH變化141
6.2.3電導率與溶解性總固體含量142
6.2.4重金屬與鈣的遷移143
6.3不同氣候條件下有機污染物的遷移和轉化規律149
6.3.1光照、通風、溫度和濕度的影響149
6.3.2遷移柱的搭建和取樣150
6.3.3農藥的遷移規律150
第7章受污染建筑廢物再生利用浸出毒性及污染控制153
7.1重金屬污染建筑廢物再生混凝土試塊-浸出毒性特征153
7.2六種不同建筑材料制備再生混凝土塊-浸出毒性特征156
7.2.1受重金屬污染建筑材料的制備156
7.2.2再生混凝土試塊的制備及浸出毒性特征157
第8章建筑廢物無害化處理技術160
8.1重金屬污染建筑廢物處理技術160
8.1.1檸檬酸洗脫160
8.1.2草甘膦洗脫163
8.1.3固定穩定化164
8.1.4草甘膦和納米鐵粉重金屬處理的對比165
8.1.5檸檬酸洗-水洗-固化穩定工藝172
8.1.6草甘膦洗脫工藝174
8.2有機物污染建筑廢物熱處理修復技術176
8.3超高壓液壓壓制大密度污染建筑廢物178
8.4粉塵控制措施180
第9章含重金屬建筑廢物重金屬富集回收181
9.1風選富集含鉛鋅建筑廢物181
9.2富集含鋅鉛建筑粉塵中分離去除雜質氯183
9.3含鉛鋅建筑粉塵強堿浸出工藝186
9.3.1浸出影響因素分析186
9.3.2微波輔助浸取187
9.3.3超聲輔助浸取189
9.3.4壓力強化浸取192
9.3.5各種工藝的浸出渣及*佳條件下的金屬離子浸出率193
9.4“低電壓直流電解-活性鋅粉置換”兩步法回收鉛195
9.4.1低電壓電解回收195
9.4.2活性鋅粉置換回收鉛197
9.4.3置換過程的影響因素199
9.5氧化鈣添加法回收建筑廢物中的鋁201
9.6鋅電解回收工藝201
9.6.1電解鋅粉的工藝條件202
9.6.2堿法電解鋅粉工藝中的金屬雜質209
9.6.3鉛、鋁對成核過程的影響213
第10章建筑廢物污染防治管理建議218
10.1工業廠房構筑物重金屬污染防護218
10.1.1污染防護設計與施工218
10.1.2污染防護措施的運營與維護221
10.2建筑廢物污染鑒別與分離222
10.2.1污染建筑廢物的鑒別222
10.2.2受污染建筑廢物的分離224
10.3建筑廢物監管建議225
10.3.1建筑廢物污染防治管理建議225
10.3.2工業企業火災、爆炸建筑廢物污染防治問題及對策建議227
10.3.3填埋場污染控制管理建議228
10.3.4建筑廢物再生利用的監管建議230
第11章建筑廢物資源化再利用技術233
11.1建筑廢物再生集料制備利用233
11.1.1再生集料生產工藝233
11.1.2再生集料后續利用237
11.2建筑廢物再生利用工程實例242
11.2.1南通市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項目242
11.2.2上饒市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248
11.2.3蘇州市建筑材料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工程253
11.2.4都江堰市災毀建筑垃圾處理及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工程257
附錄一建筑廢物重金屬含量檢測方法標準(草案)259
附錄二工業源建筑廢物重金屬污染程度鑒別技術規范(草案)262
附錄三建筑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草案)265
附錄四《異源或同源不同功能區建筑廢物再生產品環境保護質量標準》(草案)270
附錄五《受污染建筑廢物作為再生集料、再生砂石、再生砌塊的污染控制技術規范(3類產品)》(草案)275
參考文獻279
建筑廢物處置和資源化污染控制技術 作者簡介
趙由才,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二級教授,從事生活垃圾、泥質廢物、建筑廢物、危險廢物、工業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研究與應用,研發成果獲得廣泛應用。主持的科研項目分別獲201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8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1年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0年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發明SCI英文論文128篇,發明專利42項,出版學術著作71部。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