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近代中國(第二十六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19711
- 條形碼:9787552019711 ; 978-7-5520-197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中國(第二十六輯) 本書特色
為年度中國近代史研究文集。主要包括孫中山革命活動,近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重要政治人物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史料輯存。本輯重要文章有《孫中山的鐵路計劃于日本》《孫中山與張靜江的關系》《民初以來海關與中國江海治理機構的創設研究》等。
近代中國(第二十六輯) 內容簡介
本書由“孫中山研究”、“政治外交”、“經濟社會”、“社會生活”、“考證與述評”、“學者園地”、“書訊”、“史料輯錄”六個專題組成。主要內容包括: 孫中山的鐵路計劃與日本 —— 從鐵路技術人員的視點出發、廉泉與孫中山的交往等。
近代中國(第二十六輯) 目錄
孫中山的鐵路計劃與日本
——從鐵路技術人員的視點出發
廉泉與孫中山的交往
孫中山的“猶太觀”以及與在華猶太人的交往
孫中山與張靜江的關系
1913年孫中山兩次訪問神戶
——圖像敘述的史話
1920年代日本報刊對孫中山的評論
——以《東京(朝日新聞)》為中心的分析
孫中山與哈同
——革命偉人人際交往的另一種圖景
孫中山1924年整頓軍紀初探
政治外交
民初以來海關與中國江海治理機構的創設研究
美國對華政策調整與《中美關稅條約》的簽訂
辛亥袁世凱出山問題再探討
經濟社會
胡祖同與交通銀行
企業聯營對抗產能過剩:近代火柴工業的危機與突破
社會生活
近代中國城市民間慈善團體之社會救濟
——以公善施材總社為例
1934—1937年上海口岸對失業歸僑和僑民的救濟活動
——以上海僑務局為考察中心
《社會學雜志》描述的1920—1930年代社會民生
社會責任與生意經:以劉鴻生與定海中學為例
考證與述評
李鴻章致王必達信函時務考
“孫中山的理想與中國夢”國際學術研討會述評
學者園地
中國近代史的“會通型”學者
——憶沈渭濱教授
劉學照先生學術傳略
書 訊
日本學者著作《孫中山與“科學的時代”》出版
史料輯錄
葉貞甫先生家訓(**、二卷)
近代中國(第二十六輯) 作者簡介
主編廖大偉,1989年至2005年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現任東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副院長、教授委員會副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兼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臺灣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