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簡史-彩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08626
- 條形碼:9787569908626 ; 978-7-5699-0862-6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簡史-彩圖版 本書特色
《北京簡史》可讀之處在簡而精,簡而明,簡而清,簡而通。按專題“縱切”分十一章闡述。從薊、燕始,止于1928年“黨軍北伐,改京師(北京)為北平特別市”。全書以一貫之,內容詳實,觀點明確,條理清晰。同時本書插入大量攝影彩圖加以點綴,可供愛北京、欲知北京的“好知者”閱讀,茲可供欲探討北京的“樂知者”參考。
北京簡史-彩圖版 內容簡介
☆作者對北京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領悟,使本書雖簡要卻依然厚重。
☆本書言之有據,記述全面,線索清晰,同時又化繁為簡,深入淺出。
☆一部用照片講解北京歷史的通俗、簡練的歷史著作。所配歷史地圖、歷史圖片及當代景觀,與文本相得益彰。
本書是一部通俗、簡練的歷史著作,講述從春秋至民國期間的北京歷史,包括歷代行政建制和機構、行政體制特征、環境變遷與經濟發展、軍事形勢和主要戰爭、政治形勢和重大事件、水路交通歷史與體系、人口變化、民族融合情況、教育發展情況等方面。作為一部通史著作,言之有據,記述全面,線索清晰,同時又化繁為簡,深入淺出,是一部快速讀懂、了解北京歷史的較好作品。
北京簡史-彩圖版 目錄
**章 北京地區歷朝行政建置和地方行政機構
**節 北京地區的地理位置 / 003
第二節 先秦時期 / 004
第三節 秦漢時期 / 008
第四節 魏晉時期 / 013
第五節 十六國時期 / 015
第六節 北朝時期 / 017
第七節 隋唐時期 / 021
第八節 五代時期 / 027
第九節 遼金時期 / 028
第十節 元朝 / 034
第十一節 明朝 / 038
第十二節 清朝 / 042
第十三節 民國前期(1912~1928年) / 048
第二章 北京地區行政體制的歷史特征
**節 先秦時期薊城行政體制的特征 / 053
第二節 軍事重鎮時期(秦至五代)薊城行政體制的特征 / 054
第三節 遼燕京行政體制的特征 / 056
第四節 金中都行政體制的特征 / 058
第五節 元大都行政體制的特征 / 059
第六節 明京師行政體制的特征 / 060
第七節 清北京城區行政體制的特征 / 062
第八節 清末新政對北京行政體制的影響 / 067
第九節 北洋軍閥時期北京行政體制的特征 / 069
第三章 北京地區歷史上生態環境的變遷和經濟發展的特征
**節 北京地區歷史上氣候的變化和植被的變遷 / 075
第二節 北京地區歷史上經濟發展的三個階段 / 079
第三節 京師經濟與京師政治文化 / 088
第四章 北京地區歷朝軍事形勢和主要戰爭
**節 北京地區歷史上軍事對峙的原因和戰爭的性質 / 093
第二節 先秦時期北京地區發生的重要戰爭 / 094
第三節 秦統一后北京地區的軍事形勢 / 097
第四節 兩漢時期薊城的戰略位置 / 099
第五節 魏晉時期幽州地區的軍事形勢 / 102
第六節 十六國時期幽州地區的紛爭 / 104
第七節 北朝時期幽州地區的軍事形勢 / 106
第八節 隋朝時期幽州地區的軍事形勢和主要戰爭 / 108
第九節 唐朝時期幽州地區的軍事形勢與藩鎮割據 / 110
第十節 五代初期幽州地區的軍事形勢和薊城攻守戰 / 114
第十一節 遼朝燕京地區的軍事形勢和主要戰爭 / 116
第十二節 金朝時期燕京兩次易守 / 122
第十三節 元大都地區的軍爭 / 124
第十四節 明朝北京地區的軍事形勢及京師保衛戰 / 127
第十五節 清朝北京地區的軍事形勢和反侵略戰爭 / 134
第十六節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北京地區發生的戰爭 / 139
第五章 北京地區歷朝政治形勢和重大事件
**節 先秦時期 / 147
第二節 軍事重鎮時期(秦至后唐) / 149
第三節 北方的政治中心(遼金時期) / 164
第四節 元代大都地區的政治形勢及重大事件 / 171
第五節 明朝北京地區的政治形勢和重大事件 / 178
第六節 清朝前期北京的政治形勢和重大事件 / 190
第七節 清朝后期北京的政治形勢和重大事件 / 203
第八節 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 219
第六章 北京地區歷朝水陸交通體系
**節 交通在北京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 235
第二節 華北大平原上的通道 /
236
第三節 秦漢時期北京地區的交通建設 / 237
第四節 隋開御道與大運河 / 240
第五節 唐朝幽州地區的河海聯運體系 / 241
第六節 后唐時期幽州地區的水陸交通 / 242
第七節 遼南京地區的水陸交通 / 243
第八節 金中都地區的水陸交通 / 246
第九節 交通運輸是元大都的生命線 / 248
第十節 天子守邊——明朝北京地區的水陸交通體系 / 252
第十一節 聚斂貢城闕——清朝前期北京地區的水陸交通體系 / 254
第十二節 近代北京地區的交通運輸體系 / 256
第十三節 北京地區交通體系的特征 / 259
第七章 北京地區歷朝人口變化綜述
**節 人口數量質量變化的原因 / 263
第二節 秦漢時期的人口大遷徙 / 265
第三節 兩漢魏晉時期幽州地區的戶籍 / 267
第四節 十六國北朝時期的人口大遷徙 / 270
第五節 隋唐時期幽州地區的戶籍 / 273
第六節 遼南京地區人口的特征 / 275
第七節 金中都地區人口的遷徙與檢括 / 278
第八節 元大都是世界上民族成分*復雜的城市 / 280
第九節 明北京匯聚八方人口 / 283
第十節 清北京是寄生之城過客之城 / 286
第十一節 覺醒了的城市 / 292
第八章 北方諸民族融合的搖籃
**節 炎黃子孫聚興于燕薊 / 297
第二節 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 / 298
第三節 長城的悲劇 / 300
第四節 兩漢魏晉時期幽州地區的民族洽合 / 301
第五節 兩漢魏晉時期對沿邊游牧民族的政策 / 305
第六節 十六國北朝時期幽州地區的民族大動蕩與大融合 / 307
第七節 隋唐統一后的軍事重鎮與民族融合的搖籃 / 310
第八節 中原的皇冠 / 312
第九節 遼——以漢制治理燕云十六州 / 314
第十節 金——沿邊游牧民族打進了中原 / 316
第十一節 元——沿邊游牧民族統一了全國 / 319
第十二節 明——禁胡俗與北京地區回族的形成 / 321
第十三節 清——野蠻的民族壓迫和全面的階級聯合 / 324
第十四節 漢人民族意識的覺醒 / 329
第十五節 北京地區滿族的重新組合 / 331
第十六節 北京地區歷史上民族融合的幾種形式 / 334
第十七節 民族融合的深遠意義 / 338
第九章 北京歷史三部曲——筑長城、開運河、建都
**節 筑長城 / 345
第二節 開運河 354
第三節 建 都 356
第十章 北京地區歷朝教育發展狀況
**節 遼以前北京地區歷朝教育發展的狀況 / 363
第二節 遼 朝 / 366
第三節 金 朝 / 368
第四節 元 朝 / 371
第五節 明 朝 / 375
第六節 清 朝 / 381
第七節 辛亥革命后北京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狀況 / 393
第八節 北京地區著名的大中學校 / 395
后 記 / 413
展開全部
北京簡史-彩圖版 作者簡介
北京市西城區文物保護研究所
方彪,年正古。1945-),祖籍安徽,落戶北京巳逾百年。九門紅塵之中,形、象、景、境,皆緣所聚所成。天地悠悠所賜于身者,唯有書緣。書城探真,京緣甚篤。故讀書、編書、教書、著書總圍繞著北京。所著《背景士大夫》《北京西城史話》《京城鏢行》《京城百怪》《九門紅塵》《四合夢》《末代鏢師》《北京的茶館、會館、書院、學堂》……皆生《北京簡史》一書緣起。不敢言一發不可收,亦可言“樂知者”對北京意有所懷,情有獨鐘。腹中之言,非吐不快,不快不吐。淘硯再書,還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