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茶一本通-全彩圖解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69352
- 條形碼:9787511369352 ; 978-7-5113-6935-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茶一本通-全彩圖解典藏版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全面,是一本集識茶、鑒茶、泡茶、品茶、茶藝茶道為一體的精品茶書,詳細介紹了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黑茶、烏龍茶等茶兩百多年的歷史,鑒別、沖泡和儲存方法,并將百余幅清晰大圖和精湛文字結合在一起。
中國茶一本通-全彩圖解典藏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全面,是一本集識茶、鑒茶、泡茶、品茶、茶藝茶道為一體的精品茶書,詳細介紹了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黑茶、烏龍茶等茶兩百多年的歷史,鑒別、沖泡和儲存方法,并將百余幅清晰大圖和精湛文字結合在一起。
中國茶一本通-全彩圖解典藏版 目錄
**篇 茶的源流及發展
茶的淵源與盛行
穿越千年墨香的茶歷史
飲茶方式的演變
“茶”字的演變和形成
茶的主要分布區域
茶的海外流傳路徑
現代人與茶的不解之緣
茶馬古道
茶的雅號別稱
中國的茶文化研究
茶美學的發展歷程
為什么說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
中國茶樹的栽培歷史
魏晉時期的飲茶方式
唐代盛行蒸青茶餅
宋代的龍鳳團茶
從團茶到散茶
從蒸青到炒青
清代制茶工藝的大發展
古代人*初的用茶方式
漢魏六朝時期的飲茶方式
唐代的煎茶法
宋代的點茶法
從煎茶、煮茶到泡茶
清代人怎樣品茶?
茶文化萌芽時期的特點
唐代是茶文化的形成時期
宋代是茶文化的興盛時期
元明清時期是茶文化的持續發展時期
當代是茶文化的再現輝煌時期
貢茶制度
貢茶的起源
唐代的貢茶情況
宋代的貢茶情況
元代的貢茶情況
明代的貢茶情況
清代的貢茶情況
清代的名茶有哪些?
茶具的起源
唐代茶具的特點
宋代茶具的特點
元代茶具的特點
明代茶具的特點
清代茶具的特點
中國的茶區分布
茶區劃分的意義
現代中國的茶區劃分
古時茶業縱覽
第二篇 茶的分類及區域分布
**章 茶葉的分類
傳統七大茶系分類法
按茶樹品種分類
按產地取名分類
按采收季節分類
按茶葉的形態分類
按萎凋程度分
按發酵程度分類
按烘焙溫度分類
按窨花種類分
按制造程序分
按制茶的原材料分
按茶的生長環境分類
茶葉的其他分類方法
第二章 代表性綠茶
西湖龍井
浙江碧螺春
鳩坑毛尖
雁蕩毛峰
普陀佛茶
洞庭碧螺春
南京雨花茶
金壇雀舌
六安瓜片
黃山毛峰
黃山銀毫
休寧松蘿
婺源茗眉
雙井綠
得雨活茶
第三章 代表性紅茶
九曲紅梅
越紅工夫
宜興紅茶
蘇紅工夫
寧紅工夫
祁門工夫
宜紅工夫
湖紅工夫
金駿眉
坦洋工夫
英德紅茶
荔枝紅茶
第四章 代表性黃茶
莫干黃芽
霍山黃芽
北港毛尖
溈山毛尖
君山銀針
廣東大葉青
第五章 代表性白茶
白毫銀針
白牡丹
貢眉(壽眉)
福鼎白茶
月光白
第六章 代表性黑茶
花磚茶
黑毛茶
黑磚茶
……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