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葦草集-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2015-2016學年研究生讀書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012627
- 條形碼:9787555012627 ; 978-7-5550-1262-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葦草集-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2015-2016學年研究生讀書會論文集 本書特色
本書共分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美學幾部分,其主要內容包括:評林語堂《蘇東坡傳》、由酒藥、隱仕、生死看嵇康與陶淵明之異同;從《文心雕龍》的評價看二曹的詩風特征等。
葦草集-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2015-2016學年研究生讀書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美學幾部分,其主要內容包括:評林語堂《蘇東坡傳》、由酒藥、隱仕、生死看嵇康與陶淵明之異同;從《文心雕龍》的評價看二曹的詩風特征等。
葦草集-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2015-2016學年研究生讀書會論文集 目錄
中國古代文學
評林語堂《蘇東坡傳》
由酒藥、隱仕、生死看嵇康與陶淵明之異同
從《文心雕龍》的評價看二曹的詩風特征
溫庭筠詞興寄淺論
人性的迷失與回歸——評柏楊《帝王之死》
初唐前期史臣的文學批評特色
試論聞一多《唐詩雜論》
淺談《紅樓幻夢》作為非經典作品的閱讀價值
淺談《人間詞話》
《救風塵》悲劇意蘊探微
淺談李澤厚美的巡禮——評《美的歷程》
文似其人——論曹操其人與其《讓縣自明本志令》之關系
從尺牘看魏晉文人的焦慮及其積極意義
淺析陶淵明詩歌的思想及現代思考
《東周列國志》中伍子胥英雄形象探析
王夫之“性情論”視野下的《古詩評選》
淺談公安三袁的科舉觀
《史記》的寫人藝術
讀宇文所安《初唐詩》
高彥頤著《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評介
評《拾遺記》
讀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今古奇觀》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試探《毛詩正義》中的因聲求義
“臨川四夢”三音詞與辭書研究
論葉燮的《原詩》
《全唐詩》“陶典”例釋
文俊氣溢——從劉楨五言詩之特點看“曹劉”之稱
內容和理論上的共識與分岐——王力與濮之珍同名力作《中國語言學史》比較研究
借游說理,敘為議瞻——解讀《游褒禪山記》
中國現當代文學
“審美原則”的確立及其限度——關于“重寫文學史”的一點思考
論昌耀詩的力量之美
臺灣電影的本土經驗建構
“愛的哲學”——張曉風散文的情感體悟
“重寫文學史”再認識——“重寫文學史”中看新時期知識分子的話語選擇
“湘中作家”筆下的農民革命運動——黎錦明小說《塵影》分析
淺論王安憶日常生活敘事——以《流逝》為例
偏執與中斷——論“重寫文學史”主體性的歷史局限
淺論夏志清的小說史觀——以《中國現代小說史》為例
淺論《穆斯林的葬禮》的愛情悲劇
試論新寫實小說的敘事藝術
精神分析學視野下的人物解析——《二月》中蕭澗秋情感歸屬問題再探討
淺析沈從文小說中的夢
“重寫文學史”的踐行及其限度
賴聲川創意戲劇淺析——以《暗戀桃花源》為例
臺灣知識者文學敘事中的“浪漫”軌跡——讀《文學臺灣:臺灣知識者的文學敘事與理論想象》
“過去”與“現在”的拉扯——《家變》小論
試論《殺夫》
沖突視閾下小人物的異化——論黃春明小說《兒子的大玩偶》
論《創業史》文學話語的政治化——基于廣義修辭學視角的闡釋
西方舞臺上的中國奇跡——《茶館》
天使,望故鄉——讀黃子平《害怕寫作》
“不夠×”的模糊性分析及其原因探究
論白話文運動對中國語言文化的負面影響
淺談巴金小說中的人道主義
外國文學美學
喬治·愛略特的“人本”宗教觀——以《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為中心
蕭伯納《人與超人》中的兩性觀辨析
《山音》:死亡奏鳴曲
淺析今敏動畫《盜夢偵探》中對夢的運作
弗朗西斯卡:倫理撕裂下的理性回歸
異國形象的塑造與描述——試論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學史序說》
梅輝立論中國歷史演義類小說——以《中日釋疑》為例
夏目漱石小說中的“三角”關系——以《后來的事》和《心》為例
契訶夫《櫻桃園》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試論《古事記》中的污穢與禁忌
舞在看與被看之間——試論王爾德筆下的莎樂美
試析《源氏物語》的三種敘事策略
野蠻犯罪與二元消解——解讀《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試論托爾斯泰與奧爾特加藝術觀的差異
《會飲》的戲劇結構分析
活在當下的癲狂——淺談薩拉·沃斯特《荊棘之城》的瘋癲現象描寫
《追風箏的人》的精神分析解讀
是危險的比喻還是錯誤的美學
日常生活·現代性·意義
情與理的博弈——對“藝術去人性化”的探究與反思
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的信息增值接受分析
現實主義戲劇觀的先驅者——淺談《狄德羅經典文存》中的戲劇部分
試比較杜十娘和茶花女的風塵女子形象
紅土地的守望——馬斯洛需求理論視角下的郝思嘉的土地情結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