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講述一個故事有五百萬種方式-創意寫作的七堂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195004
- 條形碼:9787307195004 ; 978-7-307-19500-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講述一個故事有五百萬種方式-創意寫作的七堂課 本書特色
本書是柴春芽開設創意寫作課的真實藍本,他一邊在大學教授這一課程,一邊在此前的閱讀和寫作經驗基礎上潛心研究創意寫作。在歷經三年的閱讀與研究之后,他從語言學、哲學、文學等多個視角,講述了一系列大師級作家,如馬爾克斯、榮格、納博科夫、奧爾罕·帕慕克、翁貝托·艾柯、卡爾維諾、庫切的真實寫作經歷與寫作建議。 此外,他還從中國的教育、社會狀況來分析在中國成為一名作家要面對的問題,要害之處針針見血,便于讀者對自身的寫作之路進行深刻反思。 這并不是一場大學里訓練寫作技巧的課程,也不是枯燥的文學理論課,它更多的是為我們解答,中國當下的我們為何寫不出經典,并告訴我們應該從哪里開始改變我們的閱讀方式和思維方式。
講述一個故事有五百萬種方式-創意寫作的七堂課 內容簡介
★ 目前國內北大、復旦和人大都開了創意寫作課,但是,關于創意寫作的研究,一直是個空白。西方作家和學者雖有大量相關著作,但都立足西方文學,作者試圖把東方文學也加入世界文學創意寫作的格局和體系。因此,這本書是中國式的,而不是西方中心主義的。 ★ 本書并不是一部寫作寶典,功利主義的閱讀和學習是作者首先讓讀者們摒棄的弊病,他以帕慕克的話告誡大家:“寫作不是一種技巧,而是一種精神和哲學的行為。”要走上文學這條道路,如果不探討“人活著是為什么”,也就不會理解文學是什么,不會理解寫作的意義。 ★ 柴春芽不僅在西藏文化中汲取寫作的養分,將西藏文明融入世界體系中去,對中國當下不利于寫作的現狀予以批駁,警醒每一位準備走上此條道路的讀者,此外,他還對當代自我放逐的幾位詩人,如昌耀、高曉濤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世界黑夜的貧困時代詩人何為:謹守心中的道德律。
講述一個故事有五百萬種方式-創意寫作的七堂課 目錄
**課 聽從召喚,讓寫作成為使命
第二課 清除你頭腦里的虛偽套話
第三課 講述一個故事有五百萬種方式
第四課 創意寫作的關鍵詞和片段式思考
第五課 經典之作召喚閱讀與重讀
第六課 寫作的可能:“抵抗平庸之惡”
第七課 *后所剩唯有回憶,卻指向終極
后記 直面自己的無知,甚至靈魂深處的幽光和陰暗
講述一個故事有五百萬種方式-創意寫作的七堂課 相關資料
他相信花和路,月亮與人民。這真是令人嫉妒的心性。 ——阿乙 我知道在中國大陸,會說故事的人比天上的星星還多,但他*不一樣的,是風箏有線,所有的言詞都來自終極關懷,他念茲在茲的,是人道與悲憫,在生與死之間反覆辯證、叩求真理。 ——鄭順聰(作家,曾任聯合文學執行主編) 時時復奏著凱魯亞克式的反叛與抒情。借由荒涼旅途上的流浪,追尋精神王國的自由。不同于美國“垮掉的一代”的消極與頹廢,柴春芽的小說更多地體現人道主義者的悲憫、禁欲主義者的清潔和宗教徒般的救贖。 ——臺灣《時報》 柴春芽的小說時時復奏著凱魯亞克式的反叛與抒情。藉由荒涼旅途上的流浪,追尋精神王國的自由。不同于美國“垮掉的一代”的消極與頹廢,柴春芽的小說更多地體現人道主義者的悲憫、禁欲主義者的清潔和宗教徒般的救贖。 ——臺灣聯合文學 你看見這一代*杰出的詩人和攝影師陷入瘋狂。他們辭掉工作貧窮潦倒雙眼深陷昏昏然在路上叼著煙卷挎著相機漂浮過城與鎮冥思著存在與虛無。在北和西北之間,他們迷失了道路。也許只有在迷失的道路上,他們才會變成自由天使,拋棄這墮落國度里的惡之花,脊背上長出翅膀,貼著地表飛翔。因為這道路的秘密不便言傳,所以亟需一場青春的撲入。 ——臺灣《文化周報》
講述一個故事有五百萬種方式-創意寫作的七堂課 作者簡介
柴春芽,作家、導演、攝影師。曾任《南方都市報》、《南方周末》和《中國新聞周刊》攝影記者及鳳凰網主筆,編劇并執導獨立電影《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第32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龍虎獎評審團特別提名獎)。2010年受邀成為大陸首批赴臺常駐作家之一,在臺灣出版小說《西藏紅羊皮書》、《西藏流浪記》和《祖母阿依瑪第七伏藏書》。大陸已出版《寂靜瑪尼歌》和《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現旅居日本奈良。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