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翻譯的辨認 本書特色
1、這部帶有“專論”性質的文集是詩人王家新教授近些年來從事翻譯研究和翻譯實踐的產物。該文集共分三輯,內容相互貫通:*輯以翻譯為切入點,探討翻譯與中國新詩“現代性”的內在關聯,并把詩歌、翻譯和詩學問題放在一種更開闊的視野里闡述;第二輯具體考察中國現當代詩人如何通過翻譯進行詩的辨認、對話和鍛造,探討這種詩學實踐的性質和意義;第三輯則特意考察了一些西方詩人譯者的翻譯,并著力揭示這種翻譯所帶來的啟示。
2、作者視寫作和翻譯為一種生命的辨認,這部專論對刷新和拓展對語言、翻譯和存在本身的認知,對一種新的“面向未來”的翻譯詩學的建設,都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和價值。
翻譯的辨認 內容簡介
這部帶有“專論”性質的文集是近些年來王家新從事詩歌研究、教學和詩歌翻譯實踐的作品集。該文集分為三輯,以翻譯為切入點,探討翻譯尤其是“詩人譯詩”與中國新詩對“現代性”的追求的內在關聯,并試圖把現當代詩歌創作、翻譯和詩學問題放在一種新的更開闊的視野里進行闡述;然后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考察中國現當代詩人譯者如何通過翻譯進行一種詩的辨認、對話和詩的鍛造,揭示這種詩學實踐對于當下創作和翻譯的意義。
翻譯的辨認 目錄
翻譯與中國新詩的語言問題
對奧登的翻譯與中國現代詩歌
“翻譯體”問題
穆旦:翻譯作為幸存
詩人譯詩:一種現代傳統
從《眾樹歌唱》看葉維廉的翻譯詩學
詩人、批評者、譯者——袁可嘉與中國新詩
“我們怎能自舞辯識舞者?”——楊牧與葉芝
“詩的見證”與“神秘學入門”——從米沃什到扎加耶夫斯基
“要打出真鐵,讓風箱發出吼聲”——希尼的詩歌及其翻譯
翻譯的辨認
風暴來臨前的辨認——陳敬容對里爾克《預感》的翻譯
“靜默的遠航”與“明亮的捕撈”——王佐良對洛厄爾《漁網》的翻譯
“披上你的光輝”:翻譯茨維塔耶娃
辨認的詩學——曼德爾施塔姆詩歌及其翻譯
翻譯的授權:對阿米亥詩歌的翻譯
“揭開”詩中隱秘的燃燒——艾米莉?狄金森詩歌翻譯
“綠啊我多么希望你綠”——洛爾迦詩歌及其翻譯
白鷺與晚年與語言的“波浪線”——沃爾科特的《白鷺》及其翻譯
語言激流對我們的沖刷——夏爾詩歌及其翻譯
另一種參照
“喉頭爆破音”——英美詩人對策蘭的翻譯
從“晚期風格”往回看——策蘭對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翻譯
耳朵的聽取——詩歌翻譯中的“聲音”問題
“似曾相識燕歸來”——帕斯對王維的翻譯
雷克斯洛斯對杜甫的翻譯
為了春天的“剪枝”
策蘭對狄金森詩歌的翻譯
后記
翻譯的辨認 節選
趙譯的成功,正在于她沒有走“信達雅”那一路,而是如魯迅所說的取其“質直”,以其透徹的理解和精確的翻譯,充分保持原作的難度和語言上的異質性。這樣的譯文,不僅再現其詩質,也給中國新詩帶來了真正能夠提升其語言品質的東西。
對于“信達雅”尤其是它的流弊,有識者早已看得很清楚。但問題是我們的很多翻譯仍深陷在這“三字經”的魔咒之中。去年,一本《保羅·策蘭詩選》出來后,人們對它的不滿也大多集中在這個問題上。以下是豆瓣讀書網上的部分議論:“可惜,翻譯得太過意譯……沒有了策蘭的那種‘后現代’語言鋒芒。”(Dasba)“翻譯的太離譜了……主要因為他太流暢了,策蘭怎么可能流暢呢?策蘭造詞,可這位翻譯竟然使用中國古文,人家那些字可是錐心刺血出來的,你這可好,快整成二人轉了。……讀孟譯之后,基本對策蘭沒什么感覺了,因為,只有陌生,只有那些生生楔入我們的東西,那些使我們疼痛的東西我們才可能警醒并記住。”(涼爐子)“但是這個譯本,說實話,缺點和硬傷太多:1.譯者似乎有頑固的中國舊式文人情調,經常用一些戲曲對白式的、酸腐書生式的、民間小調式的蹩腳語言來翻譯策蘭,給人以不倫不類之感;2.譯者總是盡量把策蘭浪漫化、抒情化。似乎這樣才像‘詩’。”
翻譯的辨認 作者簡介
王家新,著名詩人、批評家、翻譯家。出生于湖北,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詩集《塔可夫斯基的樹》、詩論隨筆集《黃昏或黎明的詩人》等多種,出版譯著《保羅·策蘭詩文選》《帶著來自塔露薩的書:王家新譯詩集》等。編選《當代歐美詩選》《中國詩歌:九十年代備忘錄》等。多次參加國際詩歌節和國際寫作項目,并在國外大學講學、做駐校詩人。曾獲多種國內外文學獎。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