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叔本華思想隨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081185
- 條形碼:9787208081185 ; 978-7-208-0811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叔本華思想隨筆 內容簡介
《叔本華思想隨筆》為叔本華系列叢書之一種!妒灞救A思想隨筆》作者叔本華以一個哲人的眼光對人類的世俗生活進行了觀察和分析,特別對天才、教育、命運、心理、性愛、藝術欣賞等闡述了個人的觀點。
叔本華思想隨筆 目錄
論教育
論天才
論美
心理散論
論命運
論性愛
《論性愛》附錄
論意欲在自我意識中的主導地位
論哲學和智力
倫理道德散論
論生存的痛苦與虛無
叔本華思想隨筆 節選
論天才 “天才”(genie)-詞的真正所指就是對我在前兩章里討論過的那一類認識[1]具備明顯突出的能力;所有真正的藝術、詩歌,甚至哲學作品都出自這一類認識。由于這種認識的對象是事物的柏拉圖式的理念,而且我們只能在直觀中而非在抽象中認識這些理念,所以,天才的真正本質就在于直觀認識的完美和力度。據此,我們聽到人們把那些發自和訴諸直觀認識的作品,因而也就是造型藝術和圖畫藝術的作品明確地稱為天才的作品;其次就是詩歌作品——它通過想象把直觀認識傳達給人們。在此,天才與只是人才、能人或者干才的區別就變得涇渭分明了。后者的優勢在于其更靈活、更準確的推論知識,而不是直覺和直觀知識;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思考比常人更加快捷和準確。相比之下,天才所直觀看到的是一個迥然有別于其他人所看到的世界,雖然這只是因為天才對同樣擺在所有人面前的這一世界看得更深而已。而這又是因為這一世界在天才的頭腦里得到更為客觀,因而更為純凈和清晰的反映。 智力只是用以發現動因的工具,這本來就是智力的天然使命。所以,它在事物中所看到的本來就不是別的,而只是這些事物與意欲之間直接的、間接的,或者只是有可能的關系。就動物而言,因為動物的智力幾乎就只停留在事物與動物自身意欲的直接關系上面,所以,智力的這種用途就尤為明顯。與動物自身意欲無關的東西對于動物來說是不存在的。因此原因,我們不時會很驚訝地發現,甚至聰明伶俐的動物也不會注意到一些本身是相當異乎尋常的事情,例如,在我們身上或者周圍環境所發生的明顯變化不會引起它們的驚訝。對于常人來說,他們智力認識的范圍雖然擴大至事物與他們的意欲間接的,甚至是可能的關系——這些認識的總和也就構成了他們的總體有用知識——但甚至這些認識也還只是局限于關系方面。因此,在常人的頭腦里,并沒有事物的完全純凈和客觀的圖像,因為常人的直觀認識能力一旦沒有受到意欲的推動而活躍起來,它就會變得疲倦、懈怠。這是因為他們的智力并沒有足夠能量可以自發地、在缺少目的的情況下純粹客觀地認識這一世界。但一旦智力具備這樣的能量,也就是說,大腦形成表象的能力充裕有余,以致在沒有實際目的的情況下,外部世界也在頭腦里面純粹、清晰、客觀地反映出來——這些對意欲的目標、打算其實并沒有用處,當這種情形變得尤其厲害時,它們甚至還會對意欲活動起到干擾以至破壞的作用——那就起碼已經有了那種我們稱之為“天才”的反常情形的氣質。天才標示著某種對意欲,亦即本我而言是陌生的東西,就好像某一從外而至的精靈[2]在這里發揮作用。不打比喻地說吧,天才意味著我們的認知功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一一這一發展遠遠超出了為意欲服務的需要,而認知功能本來就是只為意欲服務的。所以,嚴格來說,生理學幾乎可以把這種多余的腦力活動以及這大腦本身歸入“因過度發育而變畸形”的一類,而這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又可以與“因欠缺發育而變畸形”和“因錯位而變畸形”并列在一起。因此,天才就是超常的、過度的智力,也只有把它應用在把握生存的普遍方面,它才真正地被派上了用場。它以此方式致力于為整個人類服務,正如正常程度的智力只為個人服務一樣。為能更加清楚地表達這一情形,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如果正常人具有三分之二的意欲和三分之一的智力,那么,具有天才的人則擁有三分之二的智力和三分之一的意欲。這種情形同樣可以采用一個化學的比喻來解釋。一種中性鹽呈堿性抑或酸性是根據這一點而劃分:兩者中的原子團跟氧原子的比例恰好相反!
叔本華思想隨筆 作者簡介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家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家產萬貫,但不得志,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表了認識論的名篇《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30歲完成了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里。53歲出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1860年9月21日在法蘭克福病逝。 《叔本華思想隨筆》選自叔本華的后期著作《附錄和補遺》與《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本書雖然討論的話題眾多,但里面貫穿著的基本思想主線清晰可辨。叔本華的過人之處就在于把真理裹以*樸素的語言外衣,從而讓真理直接發揮其必然具備的震撼力。因為深刻,所以樸素;因為樸素,更見深刻。尼采形容閱讀叔本華的著作猶如抵達了“一處森林高地——在這里,我們深深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整個人感覺耳目一新,重又充滿了生機”(《不合時宜的思想》)。弗蘭茨·卡夫卡說:“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家,僅僅因為他的語言,我們就應該無條件地讀他的著作!薄 №f啟昌,1962年生于廣州,現于澳大利亞行醫! ∮袃蓸訓|西可說是我這一生中的摯愛,能有緣對其深入了解并從中得益,我真算是幸運的了。這兩樣東西就是叔本華的著作和古老的中醫! τ谑灞救A,我可說是一見鐘情,繼而與其私訂終身,F在及未來,那肯定將是長相廝守、白頭到老。叔本華思想所引起我的贊嘆、愛慕,給予我的精神愉悅,也只有中醫的理論及實踐可堪相比。兩者都是那樣的深邃、樸實、直接,其根本觀點在主要的方面竟然是驚人的一致。以后有機會,筆者或許會把這方面的體會公諸同好呢! ∥沂窃20世紀80年代“邂逅”叔本華的,并為之“驚艷”,雖然那是在街邊買到的叔本華《人生的智慧》的臺灣節譯本,譯文也不算好。自那以后,我以能閱讀叔本華、茨威格的原文為享受目標。托瑪斯·曼津津樂道的“斜躺在沙發上整天閱讀叔本華”的美妙感覺,肯定是得到個中三昧而發! ∈灞救A的著作給予了我許多,翻譯它們是某種微不足道的答酣。正如中醫給予我如此之多,我就以中醫給病人解除痛苦以作回報一樣。看到讀者通過我的譯本而欣賞到叔本華,就猶如看到病人經我之手解除了病痛。*實在的報酬對我來說不過如此! ‘敵醴g叔本華的著作,并沒想到能夠出版,F在這些曲高和寡的書竟有幸一版再版,已經相當難得。至此,筆者夫復何求? 譯著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華思想隨筆》、《叔本華美學隨筆》、《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阿德勒著《兒童的人格構成及其培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