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當代名家臨經典碑帖:高慶春臨楚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917963
- 條形碼:9787514917963 ; 978-7-5149-179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名家臨經典碑帖:高慶春臨楚簡 內容簡介
高慶春,一九六六年生。一級美術師。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副主任兼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篆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院研究員。故宮博物院書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古文字書法創作中心研究員。中央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在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相繼出土了許多戰國筒牘帛書。楚筒的發現和面世, 使我們有幸一睹兩千多年前戰國書法墨跡,對于古文書法有了全新的認識,為篆書創作提供了新的素材。其不同于傳統金文的特徵明顯:一是文字的數量明顯增多,字形、結體具有豐富多樣性,鮮活生動,自然流美。在楚簡中一個字就有正體、俗體、異體多種寫法,可選擇餘地較大。二是筆法豐富而變化多端。由于書寫材料(木、竹)及書寫工具(小毛筆)的限定,我們見到的楚簡墨跡起筆、運筆、收筆寫法極為豐富,有傳統的藏鋒,更多的是側鋒、尖筆及纖細的綫條。三是取勢獨特。楚簡書寫很少有四平八穩的取勢,大多以左低右高,或不穩、錯落造險而取勢,險絕奇逸而妙趣橫生。 在臨寫過程中應注意:首先對于文字的取法要多加鑒別,盡量不用、少用異體字或過于繁複的寫法,體現文字的純潔性和造型美感。其次,楚筒的筆法雖然很豐富,但由于書寫工具的局限,其尖、薄、飄、滑、鬆的弊端也十分明顯,須適當加以規避。不能盲目摹仿,特別是寫大字時,須以金文古厚、拙樸的筆法來加以轉換,方可奏效。第三,注意吸取其取勢的動感。傳統的金文、小篆講究正局,楚簡則注重動感。每個字重心在不穩和動態中組合成字組,傾斜取勢,進而活潑靈動,生氣遠出。還有一點很重要,金文為本,簡帛為流。楚簡作為金文時代的手寫體,其荒率不羈的字態若把握不好很容易陷入流俗怪異之途,必須把握好『源』與『流』的關系,多臨習金文與小篆,對于字形的把握及筆法的運用都十分有益。 本冊針對《包山楚簡》《郭店楚簡》及《上博楚簡》三種代表性楚簡節選臨習。包山筒的字形明顯呈扁狀、郭店筒則細長居多,上博簡不拘一格,各式兼備。臨習時須用心體會其結構及筆法的微妙變化。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