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中國歷代經(jīng)典名帖集成:唐人摹蘭亭序三種
唐馮承素奉唐太宗命摹寫《蘭亭》,忠實原作,復原王羲之以神來之筆寫下的這篇文章書法雙不朽的杰作。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guān)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shù)8000年
中國歷代經(jīng)典名帖集成:唐人摹蘭亭序三種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8016658
- 條形碼:9787508016658 ; 978-7-5080-1665-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代經(jīng)典名帖集成:唐人摹蘭亭序三種 內(nèi)容簡介
《蘭亭序》,晉王羲之撰并書。王羲之書法冠絕古今,文章也「高爽有風氣,不類常流。」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于春三月三日邀集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余人會于會稽蘭亭(今浙江紹興市),作曲水流觴之飲。每人賦詩一首,王羲之應作序一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感時興懷,妙手偶得,王羲之以神來之筆寫下了這篇文章書法雙不朽的杰作。
此序真跡已不在世間。據(jù)傳蘭亭真跡由羲之七世孫智永傳入沙門,唐太宗李世民寤寐思得此本,遂派蕭翼前往辨才和尚處賺而得之。太宗酷愛不舍,死時以《蘭亭》殉葬。但《蘭亭》摹本甚多,較有代表性者即是《神龍?zhí)m亭》和虞世南、褚遂良摹本。
《神龍?zhí)m亭》,墨跡,白麻紙本,唐人馮承素摹。行書,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因引首處有「神龍」二字左半印,故稱《神龍?zhí)m亭》帖后有趙孟煩等多人題跋。歷來評者認為此帖*為接近《蘭亭》真跡。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云:「《蘭亭》出唐名賢手摹,各參雜自家習氣,歐之肥,褚之瘦,于右軍本來面目不無增損,政如仁智自生妄見耳。此定本(馮承素摹本)從真跡摹取,心眼相印,可以稱量諸家《契帖》,乃神物也!
《蘭亭序》文情深厚、悲樂交集,能將自然之美韻、高士之雅情、人生之感慨、魏晉之風度全用筆墨神采表達出來的書法作品口八有《蘭亭》。此帖天真自然,揮灑淋漓,看似率意,卻筆筆含情。心中無法,而筆筆皆法。書法藝術(shù)能傳美景、含人情、動人心于此為證,其藝術(shù)已臻登峰造極的境界。故唐太宗得《蘭亭》后朝夕觀覽,「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千百年來,人們稱之為「天下**行書」,臨摹《蘭亭》,幾成學行書者的不二法門?梢姶颂膬r值和魅力。
馮承素是供奉弘文館的翰墨之臣,奉唐太宗命摹寫《蘭亭》,忠實原作。其摹本是供內(nèi)府收藏和太宗分賜王公大臣的,與其他書家臨習本不同。
《臨蘭亭序》,虞世南臨本,墨跡,白麻紙本。此本*早發(fā)現(xiàn)于清高宗內(nèi)府,所藏《蘭亭八柱帖》原跡八件之一即虞世南臨本,為「八柱**」。此本卷末有「張金界奴上進」七字,故又稱《張金界奴本》。比本臨者書法界尚有爭議,一般認為是虞世南。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陶潛和櫻子
劉爭爭
¥16.3¥38女孩們
(美)艾瑪·克萊因(EmmaCline
¥16.9¥49.8連科六短篇-短篇經(jīng)典文庫
閻連科
¥10.5¥30拉封丹寓言選-多雷插圖本
[法]拉封丹 著,[法]多雷 插圖,何如 譯
¥34.5¥78邊城-插圖本
沈從文
¥6.8¥18百年夢憶:梁實秋人生自述
梁實秋
¥10.4¥28

京ICP備09013606號-3京信市監(jiān)發(fā)[2002]122號海淀公安分局備案編號:110108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