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483802
- 條形碼:9787040483802 ; 978-7-04-048380-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第二版) 內容簡介
《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第二版)》是從大學生素質教育角度出發,站在社會發展和大學生成長的結合點上,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所做的理論探討和實際指導。 《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第二版)》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心理學、醫學心理學、教育學及相關學科近期研究成果,緊扣健康、適應、發展的主題,結合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系統地闡述心理健康教育各個方面的內容及培養方法、途徑等,旨在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和心理調適能力。全書共分11章,不僅有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還安排了30個心理訓練項目,以滿足大學生實際操作的需求,此外,每一章還通過二維碼鏈接加入了案例分析和相應的心理測試量表。《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第二版)》既適合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用作廣大教育、心理、醫務工作者培訓和學習的參考資料。
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第二版) 目錄
**節 心理素質與心理素質教育
第二節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與模式
-第三節 大學生心理發展
第四節 大學生心理訓練
第二章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節 現代健康觀念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第二節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第三節 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
第四節 成功心理訓練(一)
第三章 大學生心理挫折與調適
**節 挫折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挫折反應與心理防御機制
第三節 大學生挫折的自我調節
第四節 成功心理訓練(二)
第四章 大學生的認知心理
**節 認知與心理健康
第二節 大學生常見的不合理認知
第三節 大學生的認知調適
第四節 成功心理訓練(三)
第五章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完善
**節 自我意識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及缺陷
第三節 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識
第四節 成功心理訓練(四)
第六章 大學生的情緒培養
**節 情緒概述
第二節 情緒與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第三節 大學生健康情緒的培養
第四節 成功心理訓練(五)
第七章 大學生人格的塑造
**節 人格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人格發展及影響因素
第三節 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第四節 成功心理訓練(六)
第八章 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心理
**節 人際交往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常見的人際交往問題
第三節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調適
第四節 成功心理訓練(七)
第九章 大學生的學習心理
**節 大學生學習與心理健康
第二節 大學生常見的學習心理問題及調適
第三節 大學生考試心理及調適
第四節 成功心理訓練(八)
第十章 大學生的性心理
**節 性心理發展及表現
第二節 大學生性心理問題及調適
第三節 建立健康的性心理
第四節 成功心理訓練(九)
第十一章 大學生的戀愛心理
**節 大學生的戀愛心理
第二節 大學生的戀愛心理問題
第三節 大學生戀愛心理的調適
第四節 成功心理訓練(十)
主要參考文獻
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第二版) 節選
《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第二版)》: (一)自我意識的分化 從少年末期進入青年期,自我意識發展中會出現一個新現象,即自我意識的分化。本來完整的自我意識,這時仿佛分解成處于不同地位的兩種關于“我”的意識:一個是理想中的“我”(我希望成為怎樣的人),一個是現實中的“我”(我現在是怎樣一個人);或者說,一個主格的“我”(I),一個賓格的“我”(me)。 這種分化之所以發生,一方面是由于個體的發育與成熟,生理的變化使青年有了新的體驗;另一方面,青年的社會地位、社會責任與少年期不同了,他面臨著人生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如升學、就業、戀愛等。因此為了成為一個社會的獨立成員,青年必須把眼睛轉向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活動與個性品質,必須不斷地調整和改善自我意識,不斷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使之符合客觀的要求(社會行為準則、價值觀等),因而青年既是自我觀察者同時又是被觀察的對象。處在觀察者地位的(I)是理想自我,被自己所觀察到的(me)是現實的自我。 自我意識的分化,是自我意識開始走向成熟的標志。正是這種分化過程,促進了青年學生思維或行為的主體性的形成,從而為客觀地評價自己或他人、合理調節自身的言行奠定了基礎。當然,I與me的分化,也帶來了自我意識的矛盾。 (二)自我意識的矛盾 自我意識的明顯分化,使青年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行為、對自己的角色和責任有了新的認識,開始意識到自己從未注意過的有關“我”的許多方面的細節,從而促使了青年自我意識的發展。然而,另一方面,分化也帶來了理想我與現實我的矛盾,比如,常有青年這樣評價自己:我希望自己是無所畏懼的,而事實上我連與異性講話都臉紅;我希望自己有毅力,可常常干事虎頭蛇尾等。這些都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矛盾的反映。作為青年中的特殊群體,大學生的情緒波動與自我意識的矛盾有相當大的關系。歸納起來,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沖突 這是大學生自我意識矛盾*突出、*集中的表現。大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具有遠大理想,抱負水平高,成就欲望強,對自己充滿了信心。然而,他們較少接觸社會,尚不能很好地把理想與現實有機地結合起來,二者的沖突就在所難免,集中表現在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差距所帶來的沖突。這種差距、沖突雖然會給大學生帶來苦惱和不滿,但正是這些差距激發了大學生奮發進取的積極性。當然,若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遲遲不能趨近、統一,則會引起自我分裂,導致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 2.獨立意向與依附心理的沖突 進入大學后,大學生的獨立意向迅速發展,他們希望能在經濟、生活、學習、思想等各方面獨立,希望擺脫家庭、學校、父母、老師的管教和約束,自主地處理遇到的一切問題。但他們在心理上又依賴成人,無法真正做到人格上的獨立。這種獨立和依賴的矛盾也一直是大學生苦惱的問題。 3.交往需要和自我閉鎖的沖突 大學生迫切需要友誼、渴望理解、尋求歸屬和愛。他們有強烈的交往需要,希望和朋友探討人生,分享苦與樂。然而,大學生同時又存在著自我閉鎖的趨向,他們把自己的心靈深藏起來,與人交往常存有戒備心理,總是有意無意地保持一定距離。正是這種矛盾沖突,使不少大學生常處于孤獨感的煎熬中。 此外,還有一些自我意識的矛盾沖突,如個人的我與社會的我、自我上進與自我消沉等矛盾沖突都是大學生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是大學生自我意識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真正成熟的集中表現。自我意識的矛盾使大學生在心理和行為上出現某些不適應或適應困難,感到苦惱焦慮、痛苦不安,也可能影響其心理發展和心理健康。然而,這也促使他們設法解決矛盾,以求達到自我意識的統一。因此,自我意識出現矛盾并非壞事,因為有矛盾才會有發展,有發展才會有成熟,只要處理好,就能成為促進自我意識發展的動力。 ……
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第二版) 作者簡介
何少穎,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福州大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福建省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福建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國家首批注冊心理師(注冊號:X-08-019),國家注冊督導師(注冊號:D-12-002)。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團體心理輔導與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1989年創建了福建省高校*早的心理咨詢機構之一——福州大學心理咨詢中心,1994年在全國率先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正式納入教學計劃,作為新生必修課程。2004年又創建了福州大學應用心理學系。2005年赴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師從鄭日昌教授做了一年的高級訪問學者,2007年赴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病理實驗室師從梁耀堅教授做了一個月的訪問學者。此后在心理治療與咨詢領域中系統地參加了一系列的高水平的連續培訓項目:“第二屆中挪高級精神分析治療師”(2007-2010年),“第三屆中德高級家庭治療師”(2009-2010年),“第二屆中德催眠治療”(2009-2010年),“中美認知行為治療”(2009-2012年),“第一屆中德完形治療”(2011-2017年),“中美精神動力學夫妻與家庭治療”(2015-2017年),等等。2009年5月受Kate Volpe教授邀請,赴美國舊金山參加2009年美國心理科學年會(APS)。2011年3月應德國埃森-杜伊斯堡大學心身醫學終身教授,埃森-杜伊斯堡大學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系主任,前世界心理治療聯盟主席沃爾福岡·森福(Wolf-gang Senf)教授的邀請,赴德國埃森參加了2011年德國心身醫學與心理治療大會。2014年、2015年又連續二年赴奧地利格齊斯參加了由德國完形治療學院(IGW)舉辦的“中德完形治療暑期歐洲集訓”班的學習。 近年來先后在《心理學報》《國際心理學雜志》《中國心理衛生雜志》《心理科學進展》《中國健康心理學》等國內quan威刊物和核心刊物上發表了學術論文38篇,出版個人專著和教材6部。主要代表著作《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和《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主持和參加國家、省級和校級項目23項。 2005年獲福州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12年獲福州大學教學優秀一等獎。2009年獲福州大學第五屆教學名師獎。主編的《大學生心理學》一書,獲福建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獲福建省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品德教學研究會(1996-2000年)年度優秀專著一等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教材獲福州大學2004年優秀教材二等獎。此外,2008年榮獲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第六屆優秀工作者,2010年、2015年兩次榮獲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