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鴉片戰爭史:中國歷史發展中第三次社會大變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1077038
- 條形碼:9787211077038 ; 978-7-211-0770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鴉片戰爭史:中國歷史發展中第三次社會大變革研究 本書特色
鴉片戰爭的爆發,引起了中國歷史大轉折,是中國社會發展中的第三次大變革。本書對鴉片戰爭這一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進行全方位研究。作者廣泛利用中方資料、外文資料及實地考察資料,并改變思維方式,突破以往將鴉片戰爭單純作為一個歷史事件來研究的局限,從分析西方殖民擴張和當時世界形勢入手,闡明鴉片戰爭是英國殖民者對中國實行殖民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是中英矛盾由經濟貿易發展到政治軍事沖突的必然產物。本書敘事生動,點面結合,讀者既能看到鴉片戰爭前后三百多年的歷史,也能深入到這場侵犯了半個中國海岸線的戰爭的每一個小戰事。
鴉片戰爭史:中國歷史發展中第三次社會大變革研究 內容簡介
中山大學陳錫祺教授、華中師大章開沅教授作序推薦
探索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新突破,開辟了鴉片戰爭研究的新天地
97香港回歸前夕隆重推出初版,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修訂第二版
獲 “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鴉片戰爭史:中國歷史發展中第三次社會大變革研究 目錄
一、西方殖民主義的興起(1)
二、葡萄牙竊據澳門(4)
三、西班牙與荷蘭的殖民活動(11)
四、來自陸路的殖民者——沙俄(21)
五、其他西方國家的東來(28)
第二章明清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1552—1839年)(32)
一、明代后期西學的傳入與中國國情的西傳(1552—1644年)(32)
二、清代前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發展(1644—1722年)(78)
三、清代中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衰落(1723—1839年)(111)
第三章走下坡路的清王朝(132)
一、土地集中經濟衰敗(132)
二、官吏庸劣政治腐敗(137)
三、中外交往嚴加限制(150)
四、民族壓迫滿漢矛盾(162)
五、武備廢弛軍紀敗壞(165)
六、統制思想鉗制輿論(169)
七、階級矛盾日趨激化(173)
第四章英國殖民者的魔爪伸向中國(179)
一、曲折的探索歷程(179)
二、東印度公司——英國侵略東方的殖民機構(185)
三、英國使團訪華與英人圖據澳門(188)
四、英國對華貿易的入超(197)
五、鴉片——惡毒的殖民武器(204)
第五章中國嚴禁鴉片的正義斗爭(212)
一、有清一代的禁煙政策(212)
二、鴉片輸入急劇增長(220)
三、清朝內部“弛”“嚴”之爭(229)
四、嚴厲禁煙運動的興起(238)
五、禁煙運動的新階段:林則徐赴粵(247)
六、虎門銷煙全國掀起禁煙高潮(255)
七、林則徐整頓海防準備抵抗侵略(262)
第六章英國殖民者挑起鴉片戰爭(271)
一、戰前世界大勢(271)
二、英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及其侵華叫囂(281)
三、胡夏米偵察沿海形勢(286)
四、東印度公司壟斷權的廢止與律勞卑來華(293)
五、義律的兩手策略(305)
六、英國政府決定“遠征”(312)
七、義律頑抗“具結”與“交兇”(324)
八、中英之間的前哨戰(331)
第七章鴉片戰爭爆發清廷趨向妥協(344)
一、鴉片戰爭的來臨(344)
二、英軍進擾廈門攻陷定海(350)
三、中英天津大沽談判(362)
四、天津談判前后愛國軍民的抗英斗爭(373)
五、英軍南撤與浙江“休戰協議”(379)
六、琦善赴粵求和(383)
七、沙角、大角之戰,英軍強占香港(391)
第八章清政府對英宣戰三元里奮起抗英(402)
一、道光帝下詔宣戰(402)
二、英軍進犯珠江(409)
三、奕山冒昧夜襲與《廣州停戰協定》(417)
四、三元里等鄉人民奮起抗英(427)
五、清政府再次妥協英軍準備北犯(436)
第九章英國擴大戰爭中國軍民堅持斗爭(445)
一、義律去職與璞鼎查來華(445)
二、英軍攻陷廈門(450)
三、定海再陷三總兵英勇殉國(456)
四、鎮海、寧波失守裕謙殉國(463)
五、奕經赴浙“收復三城”(467)
六、清廷抵抗方針根本動搖(481)
七、浙江、臺灣和西藏軍民的抗英斗爭(488)
第十章英軍進犯長江(498)
一、乍浦之戰(498)
二、吳淞口之戰上海失陷(506)
三、鎮江之戰英艦封鎖運河糧道(514)
四、江寧“城下之盟”(524)
五、沿江人民的抗英斗爭(536)
第十一章中國戰敗的原因(540)
一、中英雙方作戰能力分析(540)
二、中英雙方戰略方針比較(558)
三、社會制度腐敗等的影響(564)
四、陳舊海防觀念影響(572)
第十二章中國近代**批不平等條約(576)
一、戰后中西關系和清政府對外方針(576)
二、中英《江寧條約》《虎門條約》(582)
三、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592)
四、比利時等分沾侵華權益葡萄牙侵奪澳門主權(602)
五、中國人民堅持反侵略反投降斗爭(607)
第十三章戰后的中國社會(621)
一、東南五口的巨大變化(621)
二、外國經濟侵略加強(647)
三、自然經濟開始解體(655)
四、封建剝削加重(662)
五、農民反封建斗爭高漲(669)
第十四章鴉片戰爭前后的思想和文化(677)
一、地主階級改革派革新內政的思想(677)
二、地主階級改革派反侵略和學習西方長技的思想(694)
三、反侵略的文學(703)
四、史地學的興起(718)
五、人民群眾反侵略的思想(734)
六、嘉道咸時期的西學東漸(1807—1860年)(742)結束語(755)
附錄一大事年表(759)
附錄二參考書目(801)
鴉片戰爭史:中國歷史發展中第三次社會大變革研究 作者簡介
蕭致治,1929年11月生,湖南武岡人。長期執教于武漢大學歷史系,畢生從事中國近代史的教學與研究,重點研究鴉片戰爭前后歷史和辛亥革命史。編著或主編有《鴉片戰爭前中西關系紀事》(與楊衛東合編)、《鴉片戰爭與近代中國》、《鴉片戰爭與林則徐研究備覽》、《辛亥革命史》(上冊主編之一)、《黃興研究著作述要》等24部著作,發表學術文章250多篇。代表作為《鴉片戰爭史》(上、下)和《黃興評傳》,分別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等十多項獎勵。
許增纮,1941年4月生,四川富順人。西南大學教授,重慶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西南師范大學(現西南大學)于右任研究中心主任、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院長,重慶市歷史學會副會長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李少軍,1958年6月生,湖北武漢人。武漢大學教授,歷史學博士。近年來主要從事近代中日關系史研究。著有《甲午戰爭前中日西學比較研究》《近代中日論集》,編譯《武昌起義前后在華日本人見聞集》《晚清駐華日本領事報告資料》等史料。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楊衛東,1954年11月生,湖北武漢人。江漢大學武漢研究院院長,教授。曾任武漢市政府副秘書長、武漢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書記、江漢大學校長等職。曾與蕭致治合編《鴉片戰爭前中西關系紀事》,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主編“國企新策”叢書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