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倡導工匠精神做學者型編輯(中國編輯學會第17屆年會獲獎論文2016)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77656
- 條形碼:9787010177656 ; 978-7-01-017765-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倡導工匠精神做學者型編輯(中國編輯學會第17屆年會獲獎論文2016) 內容簡介
本書系中國編輯學會第17屆年會獲獎論文集, 共計30篇, 這些論文各具特色: 或既導向正確, 又具有時代性 ; 或既立論正確, 觀點鮮明, 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 又論據充分, 有說服力 ; 或既層次清楚, 詳略得當, 又結構嚴謹, 邏輯性、規范性強 ; 或既文字平實, 明白曉暢, 又用詞規范。這些獲獎論文是屬于編輯自己的, 是各位作者用心做學者型編輯的一次實踐和展示。
倡導工匠精神做學者型編輯(中國編輯學會第17屆年會獲獎論文2016) 目錄
走工匠精神與學者型編輯相結合的道路
編輯要用心打磨“等心”的精品力作
時代呼喚工匠精神
五載鑄華章匠心凝芳華
學者型編輯更要發揚工匠精神
從文人傳統到編輯的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去做書稿中的資料核查
傳承中華匠心助力學術出版
地學書刊稿件中幾類常見差錯的編輯加工
小事大做,甘當筆墨匠人
守匠人之心,承傳統之技
學者型高校教材編輯的意義及培養初探
工匠精神與精品圖書
“互聯網+”時代民族出版社編輯能力提升途徑
編輯“工匠精神”的境界與進階
學者型編輯的成長與作用
初探小學電子教材的發展趨勢
提升出版效益須秉持工匠精神
展現文明智慧打造出版精品
出版社如何從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上保障圖書整體質量
傳承工匠精神做好圖書選題策劃
試述晚清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的編輯制度
“互聯網+”時代下,教輔編輯該如何辯證地繼承和發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從“走出去”到“走進去”
工匠精神與少兒科普圖書出版
軍隊媒體編輯也應發揚“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引領教輔出版供給側改革
“互聯網+”時代科技圖書編輯的意識強化和能力培養
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中國近現代編輯大家的“工匠精神”
數字時代呼喚知識加工和傳承的工匠精神
后改制時代基于企業倫理的編輯管理失范問題探究
倡導工匠精神做學者型編輯(中國編輯學會第17屆年會獲獎論文2016) 節選
《倡導工匠精神 做學者型編輯:中國編輯學會第17屆年會獲獎論文(2016)》: 一、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編輯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來,全國出版界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出版工作取得了輝煌的成就。2015年,我國年出版圖書達47.58萬種、總印數86.62億冊(張),年出版期刊10014種、總印數28.78億冊,年出版報紙1906種、總印數430.09億份;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達到4403.8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30%。我國年出版圖書世界**,日報發行量世界**;數字出版雖然因為統計口徑不同無法比較,但其規模和增速相當可觀。出版“走出去”同樣成績斐然,進出口比例大幅改觀。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出版大國,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還不是出版強國。我們的出版物和出版企業的國際影響力還不夠大,出版創新能力和人才隊伍還不夠強,版權貿易和出版物實物進出口仍是逆差,出版融合發展的步伐也不夠快。因此,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編輯工作尤為重要! ∫皇墙ㄔO新聞出版強國的希望在編輯。建設出版強國,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是我們出版界的責任和擔當。其中,編輯是主要環節,肩負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由新聞出版大國向新聞出版強國邁進的過程中,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強大的編輯隊伍,造就數以萬計的政治素質過硬、職業品質優秀、文化情懷深厚、市場眼光敏銳的優秀編輯。因為編輯工作是出版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創造、傳播、積累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心環節。編輯工作的強弱好壞,直接決定了文化產品特別是出版物質量的高低優劣。因此,編輯工作者應該發揚工匠精神,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做一名學者型編輯。只有這樣,才能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要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二是出版精品力作的關鍵在編輯。我國2015年出版圖書數量雖達到47.58萬種,但精品力作還不夠多,出版物質量還存在不少問題。正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存在著因“浮躁”而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現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必須在培育精品力作上花更大力氣,下更大功夫,出版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其中,編輯是關鍵。在整個出版傳播過程中,出什么、怎么出、何時出、出多少等環節,編輯起著設計、組織、優化、協調的關鍵作用! ∪侨诤习l展的動力在編輯。我國出版業面臨著新技術、新媒體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發展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乃至“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大勢所趨。這就要求我們對所對應的受眾群體有更加準確、更加清晰、更加立體的把握;對新技術、新媒體條件下的出版工作,從創意到內容、從內容到產品、從產品到服務、從服務到傳播、從傳播到盈利的出版流程,有著更加準確、更加清晰、更加立體的把握。否則,不僅難以實現出版融合發展所要求的一次策劃和創意,多次開發、多次增值的新型生產經營方式,而且很可能被新技術、新媒體所淘汰。在融合發展過程中,編輯的科技素養和主觀能動性決定著能否很快適應媒介的生產方式、社會的信息傳播方式、人類的思維方式以及隨時發生的重大改變,決定著能否順勢而為、主動作為。只有發揮編輯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融合發展的目標才能達到,我國出版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局面才能開創出來!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