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軍事與特種醫學:軍隊流行病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907447
- 條形碼:9787567907447 ; 978-7-5679-074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軍事與特種醫學:軍隊流行病學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軍隊流行病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著重介紹了軍隊傳染病、軍隊非傳染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影響因素及其防控措施。此外,還介紹了軍事環境流行病學、軍事航海流行病學、航空流行病學、火箭兵部隊流行病學、航天流行病學、軍隊疾病預防與控制、軍隊衛生流行病學偵察、軍隊流行病醫學監測、軍隊衛生檢疫、軍隊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軍隊健康教育、軍隊預防接種、軍隊防疫消毒、軍隊病媒生物防制、戰時軍隊衛生防疫、非戰爭軍事行動衛生防疫保障等內容。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軍事與特種醫學:軍隊流行病學 目錄
[原理]
疾病分布
疾病頻率測量指標
發病率
罹患率
續發率
患病率
感染率
傷殘率
死亡率
病死率
生存率
潛在減壽年數
傷殘調整壽命年
致殘失能測量
疾病流行強度
疾病人群分布
疾病時間分布
疾病地區分布
病因
疾病預防策略
疾病預防措施
傳染病預防措施
流行病學偏倚
流行病學選擇偏倚
流行病學信息偏倚
流行病學混雜偏倚
傳染病流行過程
傳染病感染過程
傳染病流行環節
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
疫源地
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地
宿主
媒介
蜱媒自然疫源性疾病
蚊媒自然疫源性疾病
螨媒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傳自然疫源性疾病
[方法]
描述流行病學
現況研究
普查
抽樣調查
單純隨機抽樣
系統抽樣
分層抽樣
整群抽樣
樣本量估算
生態學研究
篩檢
篩檢試驗評價指標
聯合篩檢
分析流行病學
隊列研究
前瞻性隊列研究
歷史性隊列研究
雙向性隊列研究
內對照
外對照
總人口對照
結局
隨訪
觀察終點
累積發病率
發病密度
……
實驗流行病學
理論流行病學
[其他流行病學方法]
軍隊傳染病流行病學
軍隊非傳染病流行病學
[環境流行病學]
軍隊疾病預防與控制
戰時軍隊衛生防疫
非戰爭軍事行動衛生防疫保障
《中國人民解放軍傳染病防治條例》
索引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軍事與特種醫學:軍隊流行病學 節選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軍事與特種醫學 軍隊流行病學》: 疾病預防策略指導疾病預防控制的總體工作方針與政策。包括基本原則、指導方針和組織機構等。策略著眼全局,而具體的預防措施立足局部,只有在正確的疾病預防策略指導下,采取合理有效的疾病預防措施,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疾病預防成效。 基本內容疾病預防策略的實施主要包括3個方面。①全人群策略:以全體人群為對象,采取預防措施,以降低整個人群對疾病危險因素的暴露水平。例如,-在全體部隊官兵中開展艾滋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全人群對艾滋病的認識,減少危險行為,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②高危人群策略:針對有危險行為的人群采取預防措施。例如,在吸毒人群中開展美沙酮替代療法和針具交換,降低吸毒人群艾滋病的發生。該策略可以將有限的資源用于重點人群,更加符合成本效益原則。③雙向策略:將針對全人群的普遍預防和針對高危人群的重點預防結合起來實施。例如,對某地區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高血壓患者)同時采取措施,預防高血壓的發生、控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降低冠心病的發生風險。 應用疾病預防策略的應用,在不同的層面各有不同。 全球衛生保健策略“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是1977年世界衛生大會通過的全球衛生策略,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的主要衛生目標。1978年又明確提出了初級衛生保健是實現全球衛生策略的基本措施和途徑。1988年第41屆世界衛生大會重申,“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是2000年以前及以后的一項永久性目標。 19世紀下半葉,城市和工業迅速發展,但也帶來了人口集中、環境污染等問題。一些傳染病、營養不良性疾病、職業相關性疾病出現流行。疾病預防的重點是改善生活和勞動環境,從而減少了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染病,降低了某些職業病的發病率。至20世紀上半葉,當時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是破壞了宿主、環境和疾病三者之間的相互平衡,要求在改善環境的同時,還要求保護宿主,控制病因。通過廣泛開展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控等措施,傳染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降低。同時,通過早發現、早診斷,各種疾病的病死率降低,從而提高了個人和人群的健康水平。上述兩個階段,被稱為**次預防醫學革命,或稱**次衛生保健革命.其主要目標是防控傳染病。 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的疾病譜構成明顯改變,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意外傷亡成為主要死因,用應對傳染病的方法難以奏效。這些病的發病因素在年輕時代開始積累,潛伏期長,中、晚年才發病。如高脂高鹽飲食、吸煙、肥胖、精神緊張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吸煙和空氣污染容易引起肺癌等。這些疾病主要是飲食、行為習慣和環境污染所致,單純用生物醫學手段難以解決,必須用社會心理和行為等措施,動員社會各種力量才能有效防治。預防醫學的重點就從單純的生物醫學預防進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預防的階段,是第二次預防醫學革命的標志。 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策略的目標關鍵在于基層保健,重點在預防。而評價此目標的指標體系包括衛生政策、社會經濟、保健服務、環境保護等指標。與之相關的收入、食物、住房、識字、供水、排污、行為等大多數需要由社區來貫徹執行。這樣又把預防醫學提高到社區預防新階段。 中國疾病預防策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始終把“預防為主”作為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199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了中國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依靠科技與教育,動員全社會參與,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指導思想,它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占人口總數約70%的農村為戰略重點,動員全社會力量實現保障群眾健康的根本宗旨。 在人類同疾病的長期斗爭中,“預防為主”的思想源遠流長。中國*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千金要方》中更是明確指出“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19世紀以來,與世界上預防醫學革命一樣,中國也經歷了城市和工業迅速發展、人口集中,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疾病譜也隨之出現不斷變化,大多數傳染病得到了較好的控制,而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意外傷亡等成為主要死因。因此,為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戰略目標,中國建立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的基地,研究居民的健康狀況,開展衛生服務,包括婦幼衛生、預防接種、改善環境、提供保健食品、衛生宣教、健身設施等,與世界同步把預防策略提高到社區預防的新階段。 中國人民解放軍疾病預防策略遵循中國衛生工作方針,結合部隊實際,中國人民解放軍于1959年提出的疾病預防策略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全心全意為傷病員服務,為現代化革命軍隊的建設服務”。1996年重新頒布的軍隊衛生工作方針為“面向部隊,預防為主,中西醫結合,依靠科技進步,動員全軍參與,為鞏固和提高戰斗力服務”。軍隊的疾病預防工作為保護和促進部隊官兵的健康,提高部隊的戰斗力發揮著越來越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部隊健康水平,預防和控制疾病發生或流行,保障部隊戰斗力是軍隊流行學的主要任務和目標。 傳染病防控為主,兼顧損傷和非傳染性疾病隨著軍隊基本生活衛生條件的改善和各項防病措施的實施,軍隊中傳染病總發病率已明顯下降,但某些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瀉、結核病等發病率仍然處于較高水平或不穩定狀態。某些地方性寄生蟲病,如瘧疾、血吸蟲病對駐疫區軍隊的威脅仍然存在。戰時人員調動頻繁,部隊人員受到各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襲擊的危險將明顯上升,敵方使用生物武器可能性仍存在。因此,堅持不懈地做好軍隊傳染病的預防工作,仍是部隊疾病預防的中心任務之一。部隊平時以訓練為中心,軍訓中所致各種急慢性損傷的發生率較高,一般年發生率在20%-30%或更高。訓練傷雖然極少死亡,但可造成戰士身心痛苦,影響訓練成績。每年軍隊復員評殘中,訓練傷致殘占相當比例。因此,加強對軍訓傷的研究和防治也很重要。據外軍報道,現役軍人因病死亡中,男軍人60%以上死于心臟病,女性為40%以上。男軍人因病死亡第2位、女軍人第3位為腫瘤。隨著部隊離退休干部老齡化,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的預防也應相應重視。 以理論為指導,制定針對性的疾病預防對策人類在同疾病的長期斗爭中,已發展總結出許多疾病預防的理論、對策和方法。軍隊疾病的預防必須以現代疾病預防理論為指導,借鑒歷史上和當代疾病預防的成功經驗,充分運用現代疾病預防的技術和方法。但這必須從軍隊實際出發,根據軍隊特點制定軍隊疾病預防的對策和措施。軍隊人群是一個生活、作業高度集中的群體,飲食衛生不當極易發生食物中毒及腸道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因此必須特別重視飲食衛生,并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手段,但往往需一定時間后才能發揮作用,而部隊應對突發事件需緊急出動,如抗洪搶險到疫區,此時應如何進行預防接種及采取哪些應急措施,必須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