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29091
- 條形碼:9787030529091 ; 978-7-03-052909-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第二版) 本書特色
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作為醫學專業的一門引導課程,承擔著銜接前期中學基礎教育和醫學專業課程學習的任務。《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第二版)》為全國高等醫學院校中醫藥類系列教材之一,內容分上篇和下篇。上篇包括緒論,醫學概述,醫學發展簡史,中、西醫學比較四章;下篇包括中西醫結合的概念與發展簡史、中西醫結合研究進展兩章。《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第二版)》部分內容在**版基礎上進行了修訂,更新和補充了中西醫結合研究進展的相關內容。《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第二版)》旨在幫助醫學生在學習具體的醫學課程之前,對醫學科學的整體概貌和中、西醫發展簡史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第二版) 內容簡介
可供高等醫學院校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專業等教學使用,也可作為從事中西醫結合工作的研究者、管理者以及醫學愛好者的參考書。
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第二版) 目錄
目錄
總序
第二版前言
上篇
**章 緒論 3
**節 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的性質與任務 3
第二節 《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的基本內容 3
第三節 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的學習策略與方法 4
一、注重培養哲學思想 4
二、熟悉醫學學習的四個階段 5
三、把握中、西醫學思維方式的異同 6
四、熟諳通讀中醫原著經典 7
五、扎實打牢西醫知識基礎 7
六、了解醫學信息資源的收集方法 7
七、了解探究式與研討式的學習方法 7
第二章 醫學概述 8
**節 醫學的定義 8
第二節 醫學的研究對象及其性質 9
一、醫學的研究對象 9
二、醫學的性質 9
第三節 醫學的基本范疇 10
一、生命 10
二、健康 10
三、疾病 12
四、衰老 12
五、死亡 13
第四節 醫學模式及其歷史演變 13
一、西醫學模式及其歷史演變 13
二、中醫學模式及其特點 15
第三章 醫學發展簡史 18
**節 中醫學發展簡史 18
一、原始社會時期(遠古~公元前21世紀) 18
二、夏~春秋(公元前21世紀~前475年) 19
三、戰國~三國(公元前475~265年) 21
四、西晉~五代(265~960年) 22
五、宋~元(960~1368年) 26
六、明~清代鴉片戰爭前(1368~1840年) 31
七、清末~民國(1840~1949年) 37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1949年至今) 39
第二節 西醫學發展簡史 41
一、古希臘醫學 41
二、古羅馬醫學 42
三、中世紀的醫學 43
四、文藝復興時期的醫學 45
五、 17世紀的醫學 47
六、 18世紀的醫學 48
七、 19世紀的醫學 50
八、 20世紀以來的醫學 53
第四章 中、西醫學比較 59
**節 文化背景的不同 59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 59
二、西方文化與西醫學 67
三、多元文化與中、西醫并存 78
第二節 認知方法的差異 81
一、中醫學的認知方法 81
二、西醫學的認知方法 84
三、中西醫結合的認知方法 85
第三節 中、西醫診療的區別 88
一、中、西醫學診斷方法的不同 88
二、中、西醫學治療的差異 91
三、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法 93
下篇
第五章 中西醫結合的概念與發展簡史 99
**節 中西醫結合的概念 99
一、不同層次的中西醫結合概念 99
二、中西醫結合的內涵 100
三、中西醫結合的外延 100
第二節 中西醫結合的發展簡史 102
一、西醫學的傳入與中西醫匯通 102
二、中西醫結合的形成與發展 104
三、中西醫結合的發展趨勢 105
第六章 中西醫結合研究進展 107
**節 中西醫結合基礎的研究進展 107
一、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研究進展 107
二、藏象的研究進展 109
三、氣的研究進展 116
四、經絡的研究進展 117
五、病因的研究進展 119
六、四診的研究進展 123
第二節 中西醫結合臨床的研究進展 127
一、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的研究進展 127
二、中西醫結合外科學的研究進展 139
三、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的研究進展 141
四、中西醫結合兒科學的研究進展 143
第三節 中西醫結合方藥學的研究進展 145
一、單味中藥的研究進展 146
二、中藥復方的研究進展 153
三、中西藥聯合應用的研究進展 158
四、中藥藥理學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 161
五、中藥劑型改革的研究進展 162
主要參考書目 164
總序
第二版前言
上篇
**章 緒論 3
**節 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的性質與任務 3
第二節 《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的基本內容 3
第三節 中西醫臨床醫學導論的學習策略與方法 4
一、注重培養哲學思想 4
二、熟悉醫學學習的四個階段 5
三、把握中、西醫學思維方式的異同 6
四、熟諳通讀中醫原著經典 7
五、扎實打牢西醫知識基礎 7
六、了解醫學信息資源的收集方法 7
七、了解探究式與研討式的學習方法 7
第二章 醫學概述 8
**節 醫學的定義 8
第二節 醫學的研究對象及其性質 9
一、醫學的研究對象 9
二、醫學的性質 9
第三節 醫學的基本范疇 10
一、生命 10
二、健康 10
三、疾病 12
四、衰老 12
五、死亡 13
第四節 醫學模式及其歷史演變 13
一、西醫學模式及其歷史演變 13
二、中醫學模式及其特點 15
第三章 醫學發展簡史 18
**節 中醫學發展簡史 18
一、原始社會時期(遠古~公元前21世紀) 18
二、夏~春秋(公元前21世紀~前475年) 19
三、戰國~三國(公元前475~265年) 21
四、西晉~五代(265~960年) 22
五、宋~元(960~1368年) 26
六、明~清代鴉片戰爭前(1368~1840年) 31
七、清末~民國(1840~1949年) 37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1949年至今) 39
第二節 西醫學發展簡史 41
一、古希臘醫學 41
二、古羅馬醫學 42
三、中世紀的醫學 43
四、文藝復興時期的醫學 45
五、 17世紀的醫學 47
六、 18世紀的醫學 48
七、 19世紀的醫學 50
八、 20世紀以來的醫學 53
第四章 中、西醫學比較 59
**節 文化背景的不同 59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 59
二、西方文化與西醫學 67
三、多元文化與中、西醫并存 78
第二節 認知方法的差異 81
一、中醫學的認知方法 81
二、西醫學的認知方法 84
三、中西醫結合的認知方法 85
第三節 中、西醫診療的區別 88
一、中、西醫學診斷方法的不同 88
二、中、西醫學治療的差異 91
三、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法 93
下篇
第五章 中西醫結合的概念與發展簡史 99
**節 中西醫結合的概念 99
一、不同層次的中西醫結合概念 99
二、中西醫結合的內涵 100
三、中西醫結合的外延 100
第二節 中西醫結合的發展簡史 102
一、西醫學的傳入與中西醫匯通 102
二、中西醫結合的形成與發展 104
三、中西醫結合的發展趨勢 105
第六章 中西醫結合研究進展 107
**節 中西醫結合基礎的研究進展 107
一、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研究進展 107
二、藏象的研究進展 109
三、氣的研究進展 116
四、經絡的研究進展 117
五、病因的研究進展 119
六、四診的研究進展 123
第二節 中西醫結合臨床的研究進展 127
一、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的研究進展 127
二、中西醫結合外科學的研究進展 139
三、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的研究進展 141
四、中西醫結合兒科學的研究進展 143
第三節 中西醫結合方藥學的研究進展 145
一、單味中藥的研究進展 146
二、中藥復方的研究進展 153
三、中西藥聯合應用的研究進展 158
四、中藥藥理學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 161
五、中藥劑型改革的研究進展 162
主要參考書目 164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