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通信系統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44073
- 條形碼:9787560644073 ; 978-7-5606-4407-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通信系統概論 內容簡介
《通信系統概論(第2版)/高等學校信息工程類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是在**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這次修訂,刪掉了“多媒體通信系統”一章,新增了“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簡介”一章;對“數字通信系統”、“通信網絡技術”、“移動通信系統”三章有較大篇幅的修訂。 《通信系統概論(第2版)/高等學校信息工程類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共8章,內容包括緒論、數字通信系統、通信網絡技術、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簡介、擴頻抗干擾通信系統、微波與衛星通信系統、移動通信系統和光通信系統。 《通信系統概論(第2版)/高等學校信息工程類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內容新穎,反映了當今新的通信系統發展和應用情況;語言簡練、通俗易懂,突出概念描述,避免繁瑣的公式推導;內容系統全面,材料充實豐富。《通信系統概論(第2版)/高等學校信息工程類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重點講述各種通信技術的性能和物理意義,并列舉大量的例子加以說明。每章前面都有教學要點,每章結尾都有小結,并附有適量的思考與練習題。 《通信系統概論(第2版)/高等學校信息工程類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可作為通信工程、計算機通信、信息技術及其他相近專業大學專科生教材,也可作為非通信專業本科生教材,還可供相關IT行業的科技人員閱讀和參考。
通信系統概論 目錄
1.1 通信的概念
1.1.1 通信的定義
1.1.2 通信的分類
1.1.3 通信的方式
1.1.4 通信系統的模型
1.2 信息論基礎
1.2.1 信息的度量
1.2.2 平均信息量
1.3 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
1.3.1 一般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
1.3.2 通信系統的有效性指標
1.3.3 通信系統的可靠性指標
1.4 通信信道的基本特性
1.4.1 信道的概念
1.4.2 傳輸信道
1.4.3 信道內的噪聲
1.4.4 常見的幾種噪聲
1.4.5 信道容量
小結
思考與練習1
第2章 數字通信系統
2.1 數字通信系統模型
2.1.1 數字頻帶傳輸通信系統
2.1.2 數字基帶傳輸通信系統
2.1.3 模擬信號數字化傳輸通信系統
2.1.4 數字通信的主要優缺點
2.2 時分多路復用(TDM)
2.2.1 TDM基本原理
2.2.2 TDM信號的帶寬及相關問題
2.2.3 時分復用的PCM通信系統
2.2.4 PCM 30/32路典型終端設備
2.3 準同步數字體系(PDH)
2.3.1 數字復接的概念和方法
2.3.2 同步復接與異步復接
2.3.3 PCM高次群
2.4 同步數字體系(SDH)
2.4.1 SDH的基本概念
2.4.2 SDH的速率和幀結構
2.4.3 同步復用結構
2.4.4 映射的方法
2.4.5 定位
2.4.6 復用
2.5 數字基帶傳輸系統
2.5.1 數字基帶信號的常用碼型
2.5.2 數字基帶傳輸系統性能
2.6 數字頻帶傳輸系統
2.6.1 二進制振幅鍵控(2ASK)
2.6.2 二進制頻移鍵控(2FSK)
2.6.3 二進制相移鍵控(2PSK)
2.6.4 二進制數字調制系統的
性能比較
小結
思考與練習2
第3章 通信網絡技術
3.1 概述
3.1.1 通信網的組成
3.1.2 通信網的分類
3.1.3 通信網的功能
3.1.4 通信網的發展方向
3.2 通信網絡體系結構
3.2.1 網絡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3.2.2 ISO/OSI網絡體系結構.
3.2.3 Internel網絡體系結構
3.2.4 IPv4
3.2.5 IPv6
小結
思考與練習3
第4章 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簡介
4.1 大數據的概念
4.1.1 大數據處理分析的六大工具
4.1.2 大數據在我國的未來之路
4.2 云計算的基本概念
4.2.1 折疊廣義的云計算和狹義的云計算
4.2.2 云計算的工具與服務
4.2.3 云計算的前景
4.3 大數據和云計算融合的必然趨勢
4.3.1 大數據發展現狀
4.3.2 大數據條件與運作模式
4.3.3 大數據安全
4.3.4 大數據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小結
思考與練習4
第5章 擴頻抗干擾通信系統
5.1 擴頻通信概述
5.1.1 擴頻通信的概念
5.1.2 擴頻通信的特點
5.1.3 擴頻通信基本理論
5.1.4 擴頻通信系統的類型
5.2 直接序列擴頻系統
5.2.1 擴頻通信的基本原理
5.2.2 直接序列擴頻信號
5.2.3 直接序列擴頻信號的相關解擴
5.3 跳頻擴頻通信系統
5.3.1 跳頻通信的基本原理
5.3.2 跳頻通信的數學模型
5.3.3 雙通道跳頻系統
5.3.4 跳頻信號的解調
5.3.5 跳頻通信系統的技術特點
5.4 跳時系統
5.5 混合擴展頻譜系統
5.5.1 跳頻/直擴混合系統
5.5.2 跳頻/跳時混合系統
5.5.3 跳時/直擴混合系統
小結
思考與練習5
第6章 微波與衛星通信系統
6.1 概述
6.1.1 微波通信
6.1.2 衛星通信
6.2 微波與衛星通信的主要技術
6.2.1 微波信號的傳播
6.2.2 微波與衛星通信的頻率配置
6.2.3 信號的傳輸與復用
6.2.4 信號的調制與解調
6.2.5 編解碼技術
6.2.6 信號處理技術
6.2.7 衛星通信中的多址技術
6.3 微波通信系統
6.3.1 數字微波通信系統
6.3.2 數字微波通信系統的性能
6.3.3 大容量微波通信系統
6.4 衛星通信系統
6.4.1 靜止衛星通信系統
6.4.2 移動衛星通信系統
6.4.3 VSAT衛星通信系統
6.4.4 衛星通信新技術
6.5 GPS定位系統
6.5.1 GPS基本概念
6.5.2 GPS系統組成及作用
6.5.3 GPS系統的定位原理
6.6 微波與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
6.6.1 激光技術的應用
6.6.2 先進通信技術衛星
6.6.3寬帶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小結
思考與練習6
第7章 移動通信系統
7.1 概述
7.1.1 移動通信的特點
7.1.2 移動通信的分類
7.1.3 移動通信系統的組成
7.2 移動通信的基本技術
7.2.1 蜂窩組網技術
7.2.2 多址技術
7.2.3 調制技術
7.2.4 交織技術
7.2.5 自適應均衡技術
7.2.6 信道配置技術
7.3 GSM移動通信系統
7.3.1 GSM系統的網絡結構
7.3.2 GSM系統的無線空中接口
7.3.3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
7.3.4 GSM系統的區域定義
7.3.5 移動用戶的接續過程
7.4 cDMA移動通信系統
7.4.1 CDMA的概念
7.4.2 CDMA蜂窩系統的無線傳輸
7.5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簡介
7.5.1 W-CDMA系統
7.5.2 CDMA2000系統
7.5.3 TD-SCDMA系統
7.5.4 IMT-2000概述
7.5.5 移動通信新技術
7.5.6 后3G移動通信關鍵技術
7.6 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簡介
7.6.1 第四代移動通信的系統要求
7.6.2 第四代移動通信標準的發展
7.6.3 第四代移動通信主要技術簡介
7.6.4 第五代(5G)移動通信的發展
小結
思考與練習7
第8章 光通信系統
8.1 光纖通信
8.1.1 光纖通信概述
8.1.2 光纖通信系統的組成
8.1.3 光纖通信的應用
8.2 波分復用(wDM)技術
8.2.1 WDM的基本原理
8.2.2 wDM通信系統
8.3 相干光通信技術
8.3.1 相干光通信的基本原理
8.3.2 相干光通信的關鍵技術
8.4 光孤子通信
8.4.1 光孤子的基本特征
8.4.2 光孤子通信系統
8.5 全光通信系統
8.5.1 全光通信的概念
8.5.2 全光通信技術
8.5.3 全光通信網
8.5.4 光時分復用
小結
思考與練習8
參考文獻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