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記-新校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54323
- 條形碼:9787510854323 ; 978-7-5108-5432-3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記-新校本 本書特色
先生自言:余之一生, 老而無成。常念自幼在家, 經父母之培養;出門在外, 得師友之扶翼;迄今已八十八年。余之為余,
則胥父母、師友之賜。孟子曰:“ 知人論世”, 余之為人不足知, 然此八十八年來, 正值吾國家民族多難多亂之世。家庭變, 學校變, 社會一切無不相與變。學術思想,
人物風氣, 無不變。…… 讀者庶亦由此一角度, 有以窺此八十八年來國家、社會、家庭、風氣、人物、思想、學術一切之變, 而豈余之一身一家瑣屑之所萃而已乎! 善論世者,
其終將有獲于斯書。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記-新校本 內容簡介
1.本書由《八十憶雙親》和《師友雜憶》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可見錢穆先生幼年所受之教育,后一部分廣泛記錄了錢穆先生一生之師友交誼。
2.書中描述了錢穆先生遇到的很多趣事,不同凡響。
3.書中記述了《國史大綱》《古史地理論叢》等著作之成書經過,讀者可略知錢穆先生所著書背景。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記-新校本 目錄
一 前言
二 七房橋
三 五世同堂
四 先祖父鞠如公
五 先父之幼年苦學及科名
六 懷海義莊
七 先父對余之幼年教誨
八 先父之病及卒
九 先母來歸
一○ 先母寡居
一一 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
一二 先母之卒師友雜憶
序
一 果育學校
二 常州府中學堂
附 私立南京鍾英中學
三 三兼小學
四 私立鴻模學校與無錫縣立第四高等小學
五 后宅初級小學
六 廈門集美學校 附 無錫縣立**高等小學校
七 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范
八 蘇州省立中學
九 北平燕京大學
一○ 北京大學 附 清華大學及北平師范大學
一一 西南聯大
一二 成都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
一三 華西大學四川大學
一四 昆明五華書院及無錫江南大學
一五 新亞書院 (一)
一六 新亞書院 (二)
一七 新亞書院 (三)
一八 新亞書院 (四)
一九 新亞書院 (五)
二○ 在臺定居
附錄一 懷念我的母親 二 懷念我的父親三 胡公秀松墓碑記四 紀念張曉峰吾友 五 故友劉百閔兄悼辭六 回憶黃季陸先生 七 悼念蘇明璇兄 八 懷念老友林語堂先生 九 悼亡友張莼漚先生
一○ 王貫之哀辭
一一 我和新亞書院
一二 九十三歲答某雜志問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記-新校本 作者簡介
錢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賓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學、中學教員。1930年,他由顧頡剛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學執教,從此躋身學術界。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與唐君毅、張丕介等創建新亞書院,任院長。1967年10月,錢穆先生移居臺北。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
錢穆先生博通經史文學,擅長考據,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畢生著書七十余種,另有大量學術論文,共約一千八百萬字。他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的通論方面,多有創獲,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清代與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錢穆先生在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