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孔子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360970
- 條形碼:9787501360970 ; 978-7-5013-6097-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孔子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 本書特色
作為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和山東省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孔子博物館(孔府文物檔案館)現藏有古籍圖書數據6400余部40000余冊,古籍雕版4000余塊。其中在級古籍106種2400余冊,包括一級文物5種、二級文物52種、三級文物49種。截至目前,已有*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録》,47部入選《山東省珍貴古籍名録》。所藏古籍尤以宋元本*為珍貴,其中宋刻本《皇朝仕學規范》四十卷是館藏*古老的版本,堪稱鎮館之寶。 孔府文物檔案館所藏古籍主要為孔府舊藏,是伴隨千年孔府的傳承積累下來的文化成果,具有鮮明的私家藏書特色。歷代衍圣公不僅是至圣先師孔子的血脈傳承者,還肩負著傳播傳統儒家文化的重任。孔府收藏各類書籍的初衷,是供衍圣公嫡裔子孫及四氏學生員讀書教育之用,是為天下學子樹立榜樣。因此孔府舊藏一個鮮明的特色就是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民國時期孔府藏書出現大量新學書籍,進一步體現了孔府舊藏的實用性觀念。這與其他的私家藏書樓如皕宋樓、拜經樓等崇尚宋元刻本甚至秘而不宣的藏書宗旨截然不同。館藏古籍圖書以明、清、民國刻本以及民國和外國平裝圖書為主,是研究明、清、民國時期孔府藏書的*手資料,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和學術價值。通過館藏書目,可以進一步了解孔府在各個時期的讀書、刻書與教育情況,具有重要的文獻研究價值。 1948年曲阜解放后,為了更好地保護孔廟、孔府、孔林遺留下來的歷代珍貴文物,當地政府設立了專門的文物保護機構,聚集了一批專家專門從事文物保護與整理工作。其中古籍的整理與保護更是重中之重。“文化大革命”時期,三孔遺產遭到嚴重破壞,古籍也有不少被破壞。在有識之士的保護下,搶救了一批重要文物。起初,受保存條件所限,大批古籍只能暫時存放在孔府前堂樓內。1992年孔府文物檔案館設計建成,所有文物全部移入館中庫房妥善管理,古籍保存條件得到極大改善。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啟動以來,孔府文物檔案館隨之成立了古籍小組,開始設專人從事古籍保護工作。2009年孔府文物檔案館被評為全國第二批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同時被評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啟動古籍登記編目工作,20*年完成館藏全部古籍的編目。2012年年底,國務院啟動*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孔府文物檔案館對館藏古籍圖書進行了全面整理,完善了題名卷數、著者、版本、存卷、行款、批校題跋、尺寸、來源、完殘程度等12項著錄項,基本摸清了館藏古籍圖書的總體情況。 孔府文物檔案館收藏的古籍主要來自于孔府私家藏書,且具有延續性。歷代衍圣公更是致力于搜集書籍,藏書日益豐富。細分孔府私家藏書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歷朝歷代的御賜書籍。在封建社會,不管朝代如何更迭,衍圣公的襲封從未中斷,歷代皇帝均給予孔府極高的待遇。歷代衍圣公進京覲見,經常會帶回御賜書籍字畫。孔廟中的奎文閣是專門用來存放這些御賜書籍字畫的地方。 二是各地進獻、贈送及孔府自行購買的圖書。據文獻記載,明弘治十三年(1500),孔廟遭遇大火,唯奎文閣存。后重建新閣,建成之后,巡撫都御史徐源購書數百卷,交給衍圣公孔聞韶,四方藩郡紛紛獻書,藏書日益豐富。 三是孔府家刻本是館藏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省圖書館歷史文獻部副主任唐桂艷曾在其著作《清代山東刻書史》中做過統計,有清一代孔氏刻書共計124種,是當時山東地區刻書*多的家族,在山東乃至全國都產生很大影響。有些書現在已經比較稀見。這些家刻本作為地方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孔府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重要依據,學術價值頗高。 四是社會征集圖書。館藏部分古籍是通過社會征集而來,但所占比例極小。這些古籍大都是周遭縣鄉的村民家藏,經過政府動員捐獻給本館保存。 具體而言,本館藏書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是館藏宋元刻本十分珍貴。此類古籍即使在全國范圍內亦十分稀見,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文物價值。如宋刻本《皇朝仕學規范》四十卷、元刻本《新刊音點性理群書句解后集》二十三卷、元大德饒州路儒學刻明正德嘉靖遞修本《隋書》八十五卷等。 二是館藏稿抄本以及未刊稿本質量較高,其中不乏名家著作。尤其是稿抄本,作者多是衍圣公及其族人,這部分古籍數量少、質量高,有的甚至是孤本。如清抄本《安懷堂全集》六卷、清抄本《孔叢伯說經五稿》三十七卷等。館藏《孔廣森稿本》還被收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這些抄本、稿本保存完好,是研究孔氏家族文化活動的重要資料。 三是館藏孔氏族人自著自刻書籍數量較多,特別是刻印較少、流傳不廣的版本。如清道光刻本《闕里孔氏詩鈔》十四卷、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顨軒孔氏所著書》六十卷、清道光刻本《曲阜詩鈔》八卷等。這類書不僅著者是孔氏族人,參與審閱、修訂、校刊的也多是孔氏子弟。 本書目主要收録1911年以前的館藏古籍。其中在級古籍106種、普品古籍4162部。本書的出版,將會使業界學者對本館所藏古籍有一個全面直觀的了解,也是孔子博物館在古籍保護工作方面一項重要的成果。
孔子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 內容簡介
孔德平主編的《孔子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精)/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作為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之一種,收入山東省曲阜市孔子博物館收藏1911年以前中文古籍4162種。按照普查編號、索書號、題名卷數、作者、版本、冊數、存卷順序排列。孔府作為中國歷史*悠久的貴族世家,明清以來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文獻資料,其中就包括古籍圖書。
孔子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 目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