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歷史文化研究資料匯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973220
- 條形碼:9787543973220 ; 978-7-5439-732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虹口歷史文化研究資料匯編 本書特色
虹口區位于上海市區北部偏東。東臨大連路、大連西路、密云路、邯鄲路、逸仙路,與楊浦區接壤;西靠河南北路、羅浮路、淞滬鐵路、西寶興路、北寶興路、俞涇浦、江楊南路,與閘北區毗連;南瀕黃浦江、吳淞江,與浦東新區和黃浦區隔江相望;北至三門路稍北的農機路,與寶山區相接。在近代上海歷史上,虹口區有著重要的地位,是上海近代文化的縮影。
虹口歷史文化研究資料匯編 內容簡介
虹口區位于上海市區北部偏東。東臨大連路、大連西路、密云路、邯鄲路、逸仙路,與楊浦區接壤;西靠河南北路、羅浮路、淞滬鐵路、西寶興路、北寶興路、俞涇浦、江楊南路,與閘北區毗連;南瀕黃浦江、吳淞江,與浦東新區和黃浦區隔江相望;北至三門路稍北的農機路,與寶山區相接。在近代上海歷史上,虹口區有著重要的地位,是上海近代文化的縮影。
虹口歷史文化研究資料匯編 目錄
序言
**部分
中共四大紀念館與城市肌理/周林
歷史的豐碑:記中共“四大”的召開/何瑛
毛澤東1919年3月送兩批赴法勤工儉學留學生
啟程碼頭的考證/劉世炎
宋慶齡誕生上海虹口概述/李嘉龍
宋氏家族在虹口/王堅忍
虹口朱家木橋的宋氏老宅/薛理勇
喜相敘:從宋慶齡創辦的第三兒童福利站到
虹口區圖書館/丁景唐
把一切獻給革命事業:虹口區**中心小學原校長
張瓊的光輝篇章/張林鳳
遠東反戰大會:中國共產黨領導召開的**次
國際會議/劉世炎陳福如
魯迅在景云里和大陸新村/王堅忍
魯迅在中日關系上的立場/樂融
第二部分
尋找“李白烈士故居”/吳德勝
葉人龍:“永不消失的電波”/張林鳳
革命詩人蔣光慈貧病交迫死于虹口
應修人在虹口的戰斗歲月/周國偉
項松茂:一·二八淞滬抗戰以身殉國的實業家
/張林鳳
北四川路上,他與魯迅擦肩而過/韋泱
阿英在虹口的那些日子/錢厚祥
“紅色小開”謝旦如的革命隋懷/張林鳳
沈鈞儒與虹口的一段情緣/周志正
憶施家伯伯在虹口那段往事/孔海珠
鄭德仁:音符串起的精彩人生/張林鳳
中國油畫的拓荒者陳抱一對中華藝大的貢獻
趙家璧與內山書店/趙修慧
西泠印社創始人丁輔之虹口尋蹤/張林鳳
回憶我的父親孑L另境/孔海珠
父親及其師友/周允中
一生詩意付“心笛”:泰戈爾的中國傳韻人
孫家晉二三事/張林鳳
揭開高劍父在虹口的塵封記憶/陶喻之
阮玲玉與武昌路、北四川路/周林
上海抗戰與曹聚仁/張林鳳
幽雅高潔惟紫蘭—一憶恩師、著名油畫家關紫蘭
第三部分
虹口歷史上的幾家出版機構/薛理勇
關于內山書店早期店址一文的辨正/周國偉
太陽社與春野書店
虹口區的兩座印度教堂/劉世炎
虹口的猶太難民文化/薛理勇
甜愛路的“前世今生”/張林鳳
上海大橋監獄/徐家俊
海倫西路的旋律/周林
“虹口”與“虹口老街”
塘沽路:近代蘇州河北部發展的原點/張林鳳
工會活動遺址遺跡/劉世炎
千年滄桑話江灣/王錢國忠
第四部分
這里有侵華日軍的罪證:虹口嘉興地區淞滬抗戰
遺址舊事探尋/張林鳳
八字橋的硝煙/王堅忍
匯山碼頭爭奪戰/劉世炎
匯山碼頭鉤沉
解放上海中的四川路橋激戰/張林鳳
上海峨嵋路400號:二戰期間的日軍軍直營慰安所
從《上海洋場竹枝詞》看日本人在虹口/王堅忍
淞滬抗戰中的虹口碼頭/劉世炎
他見證了東京大審判:高文彬教授訪談錄/俞寬宏
昆山花園路7號:失蹤的女作家和詩人之死/王一梁
在“愛國·民主·進步”的旗幟下:寫在上海
麥倫中學建校115周年之際/張林鳳
彪炳史冊的立達學園/王堅忍
我所知道的上海中正學校/曹群
一所以木棉花為標志的學校:原上海粵東中學百年回眸/張林鳳
后記
展開全部
虹口歷史文化研究資料匯編 作者簡介
虹口區圖書館新館位于虹口區水電路,于2009年6月開始建設,2010年11月竣工,2010年12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總建筑面積為10700平方米,設計總藏書量為30余萬冊,閱覽座位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