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獵人筆記 本書特色
《獵人筆記》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作品以一個獵人的行獵為線索,刻畫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婦、城鎮醫生、貴族知識分子、農奴、農家孩子等眾多的人物形象,真實地展現了農奴制背景下外省城鄉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風貌。并在這些敘寫中,給讀者展示了俄羅斯美麗的鄉村風景。 《獵人筆記》采用見聞錄的形式,真實、具體、生動、形象,體裁風格多樣,語言簡練優美,如一幅幅逼真的油畫,不僅給讀者展現了十九世紀中葉俄羅斯的大自然風光、俄羅斯人民的風俗習慣,同時也揭露了農奴主的殘暴和農奴的悲慘生活。
獵人筆記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一個獵人的角度出發, 描繪了19世紀40年代俄國的鄉村生活。它以反映農村生活的新角度和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給文學界帶來了新鮮的空氣, 并以其細膩逼真的筆觸再現了19世紀農奴制下的俄國農村風貌和世態人情。
獵人筆記 目錄
耶爾莫萊和磨坊主婦
草莓泉
縣城里的醫生
我的鄰居拉吉洛芙
獨院地主奧夫謝科夫
里戈甫村
淡褐色的草場
美麗的梅恰河畔的卡奇揚
莊園
賬房
孤狼
兩個地主
列別江集市
塔吉雅娜·鮑里索芙娜和她的侄兒
死亡
酒店
彼得·彼得洛維奇·卡拉塔耶夫
約會
希格羅縣的哈姆萊特
潘捷列伊·切爾托普哈諾夫
切爾托普哈諾夫的末路
骷髏
車輪聲響
森林和草原
獵人筆記 節選
《獵人筆記》: 霍爾和卡里內奇 任何人,只要到過泊爾霍夫縣和茲拉德縣,都一定會驚異于奧加爾省和卡魯伽省兩地居民在外貌和精神兩方面的顯著差異。奧加爾省的農民一個個身材瘦小,有點彎腰駝背,總是愁眉不展,眼神憂郁。穿著破衣爛衫和樹皮鞋,住的是勉強可以遮風避雨的山楊木破棚屋。還要服勞役,從來不做買賣,*多只能吃飽肚子。而卡魯伽省的代役租農夫身材較高大,潔凈的面孔白里透紅,目光勇敢而快活,都做奶油和松焦油的買賣,平時穿著整潔,每逢節日總是穿上長筒靴,住在寬敞明亮的松木房舍里。 奧加爾省的村莊(現在說的是奧加爾省東部)周圍全是耕地,附近溝壑縱橫,且久而久之都變成了臭水溝和爛泥塘,除了幾株可以隨意砍伐的爆柳和兩三株細得難以成材的白樺樹,方圓一俄里之內再看不到一株小樹。房屋挨挨擠擠,屋頂上蓋著腐爛泛黑的麥秸……在卡魯伽省則是另一種景象,村子四周綠樹環繞,枝葉茂盛蒼翠,房屋排列整齊、錯落有致,屋頂覆蓋木板,大門都加閂上鎖,柵欄籬笆整齊有序,找不出一處歪斜和傾伏,過往的豬狗甭想隨意進去游蕩,對于放豬的人而言,在卡魯伽省也能更放心。在奧加爾省,想必不消五六年,那一點兒僅存的可冷巴巴的樹林和灌木叢,也將消失無蹤,就連沼澤地也可能無處尋覓;在卡魯伽省恰好相反,郁郁蔥蔥的防護林,綿延數百俄里,沼澤地也延伸出數十俄里,就連快要絕滅的黑琴鳥、性情溫和的沙錐鳥也在這里繁衍生息,連走路時都常會驚動忙碌的山鶉,撲啦啦地飛起來,令獵人和獵犬驚喜萬分。 一天我到茲拉德縣去打獵,在荒地里遇到了一位卡魯伽省的小地主波魯迪金。此人打獵成癖,在打獵方面可算世界翹楚,為人也很和善。可美中不足的是:他曾經向省里所有的富家小姐求過婚,不僅遭到拒絕,而且還被禁止再次登門。他懷著沉痛的心情,向他所有的親友和熟人訴說自己的不如意,但仍把自己果園里的酸桃和其他未熟的果子,送給姑娘們的雙親作為見面禮。他總愛不厭其煩地重述同一個自認為很有趣的笑話,卻從來未曾逗笑過別人。他對阿基姆·納希莫夫的作品和小說《賓娜》推崇至極。他的一條狗名喚“天文學家”。他有些口吃,說話有時還帶點兒鄉音,經常把“但是”說成“蛋時”。在家里用法國式的烹飪方法,據他家的廚子理解,法式烹飪方法的奧秘,就在于將每種食品的天然味兒徹底改變。這位高明的廚師做的肉有魚腥味兒,做的魚帶有蘑菇味兒,*奇妙的是通心粉——一股子火藥味兒。然而,除了這些寥寥的無傷大雅的不足之外,波魯迪金先生確實是本地的翹楚。 我和波魯迪金剛認識才一天,他就熱情邀請我到他家去住宿。 “有五六俄里才到家,”他說道,“徒步走太遠了,我們還是先到霍爾曼家去歇會兒吧。” “霍爾曼是誰呀?” “我的雇農……他家離這兒很近。” 我們就向霍爾曼家走去。霍爾曼家坐落在一片林中空地上,這是一片收拾得平平整整的耕作地,并且只有霍爾曼獨家的住宅。宅院里有好幾幢松木房舍,四周圈著柵欄。正房前邊還有一個細柱子搭起來的敞棚。我們兩人徑直走進院子,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出來迎接我們,他模樣漂亮,個子很高。 “啊,菲加!霍爾曼在家嗎?”波魯迪金先生問他。 “不在家,進城去了。”小伙子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齒,笑瞇瞇地回答道,接著又問道:“要準備馬車嗎?” “是的,小伙子,要一輛馬車,再給我弄些格瓦斯。” 我們走進屋里。墻由原木壘成干干凈凈,甚至沒有掛此地常見的蘇茲達爾木版畫。在屋角處一尊帶有銀質衣飾的巨大圣像前,點著一盞神燈。屋里擺著一張菩提木桌子,明亮如幾,好像才擦洗過。無論是原木中間還是窗框上,都沒有看到普魯士甲蟲飛快地爬來爬去,也沒有藏著狡猾的蟑螂。那個小伙子很快就回來了,端來了一杯妙不可言的格瓦斯,用小木盆裝著一大塊白面包和十幾條腌黃瓜。他把這些食品在桌子上擺好,自己就靠著門框站著,時不時微笑著望望我們。我們還未來得及吃完這些,一輛馬車就已經來到臺階前。我們走出屋一看,車夫是個鬈發男孩子,看模樣只有十四五歲,正在費勁地勒著一匹強健的花斑馬。五六個高大強壯的小伙子站在馬車周圍,都和菲加長得一模一樣。“都是霍爾曼的兒子!”波魯迪金說道,“都是小霍爾曼。”陪同我們走到臺階上的菲加接過話來,“還沒來全呢,波塔普到樹林里去了,西多爾跟老霍爾曼進城去了……小心點兒,瓦夏,”他轉過身來囑咐那個趕車孩子,“趕得要又快又穩當,車上坐的可是老爺。遇到溝坎,孩子,走得慢一點兒,否則,搞壞了車子不算,別顛疼了老爺的肚子!”聽到菲加的俏皮話,其他幾個小霍爾曼都嘻嘻哈哈地笑了起來。波魯迪金先生神氣地喊道:“把‘天文學家’也放到車上!”菲加興沖沖地抱起搖頭擺尾的狗放進馬車。 這時,瓦夏把韁繩放松,我們的馬車便向前駛去。走了一段路,波魯迪金先生突然指著一所矮小的房子,對我說:“那是我的辦公室。怎么樣,去看看吧?”“悉聽尊便。”他一面下車,一面說:“現在我已經不在這兒辦公了,不過看一看還是值得的。”這幢小房有兩個房間,如今空空蕩蕩。看房子的是個獨眼的老頭,正從后院跑過來。“你好,米尼奇,”波魯迪金對他說,“弄點水來吧!”獨眼老頭轉身進屋,轉眼的工夫就拿來了一瓶水和兩個杯子。“請嘗嘗吧,”波魯迪金對我說,“這是我們這兒的泉水,特別清涼爽口。”我們兩人各喝了一杯,這時,獨眼老頭向我們深深鞠了一躬。“好,我們現在可以走了吧?”我的新相識說,“我在這兒做了一筆相當劃算的交易,賣給阿里盧耶夫四俄畝的樹林,價錢很不錯。”我們重又上了馬車,半小時后,就來到了波魯迪金的宅院。 ……
獵人筆記 作者簡介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1883),十九世紀俄國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家。出生于奧勒爾省的貴族世家,早年喪父。十五歲入莫斯科大學學習,第二年轉入彼得堡大學,畢業于一八三六年。其間思想傾向于民主,并開始詩歌創作。二十歲時赴柏林大學留學,四十年代成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流派“自然派”的代表人物,一八五二年因發表悼念果戈里的文章而被捕入獄并遭流放。一八八三年于巴黎病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