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可伸縮架構-面向增長應用的高可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16845
- 條形碼:9787121316845 ; 978-7-121-31684-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可伸縮架構-面向增長應用的高可用 本書特色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成熟,流量和數據量飛速增長,許多公司的關鍵應用程序都面臨著伸縮性的問題,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和脆弱,從而導致風險上升、可用性降低。本書是一本實踐指南,讓IT、DevOps和系統穩定性管理員能夠了解到,如何避免應用程序在發展過程中變得緩慢、數據不一致或者徹底不可用等問題。規模增長并不只意味著處理更多的用戶,還包括管理更多的風險和保證系統的可用性。作者Lee Atchison 在可用性、風險管理、服務和微服務、擴展應用程序和云服務方面提出了一些技巧,使得我們在構建各類應用程序時,既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又能夠處理海量的流量、數據以及需求。如果你管理著軟件開發人員、系統可靠性工程師、DevOps工程師,或者你經營著一個擁有大規模應用程序和系統的機構,本書中所提供的建議和指導都能夠幫助你,讓你的系統運行得更加平穩和可靠。
可伸縮架構-面向增長應用的高可用 內容簡介
每一天,許多公司都面臨著如何去提升關鍵應用程序規模的問題。隨著流量和數據需求的增加,這些應用程序變得越來越復雜和脆弱,從而導致風險上升、可用性降低。《可伸縮架構:面向增長應用的高可用》是一本實踐指南,讓IT、DevOps和系統穩定性管理員都能了解到,如何避免應用程序在發展過程中變得緩慢、數據不一致或者徹底不可用。 規模增長并不只意味著處理更多的用戶,還包括管理更多的風險和保證系統的可用性。作者Lee Atchison在《可伸縮架構:面向增長應用的高可用》中提出了一些基本技巧,使得我們在構建各類應用程序的過程中,既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又能夠處理海量的流量、數據以及需求。 《可伸縮架構:面向增長應用的高可用》通過5個部分,分別介紹了以下內容。 √ 可用性:你將學習到如何創建高可用的應用程序,以及不斷跟蹤和提高可用性的技巧。 √ 風險管理:你將學習到如何確認、降低和管理應用程序中的風險,測試你的恢復、災備方案,以及如何構建風險更低的系統。 √ 服務和微服務:你將理解服務對大規模運行復雜應用系統所帶來的價值。 √ 擴展應用程序:你將學習到如何將服務分配給不同的團隊,標識每個服務的關鍵程度,以及設計故障場景和恢復計劃。 √ 云服務:理解基于云服務的架構、資源分配以及服務分布。
可伸縮架構-面向增長應用的高可用 目錄
序. .......................... xv
前言. ......................xvii
第 1章 什么是可用性... 2
可用性與可靠性 ............................................... 3
什么導致了低可用性 ....................................... 4
第 2章 提高應用程序可用性的五個要點......................................... 6
要點 1:時刻考慮應對故障 ............................. 7
要點 2:時刻考慮如何伸縮 ............................. 8
要點 3:緩和風險 ............................................ 9
要點 4:監控可用性 ...................................... 10
要點 5:以預測和確定的方式來應對可用性問題 ...................................................... 11
做好準備 ........................................................ 12
第 3章 測量可用性... 13
N個 9 14
什么樣的可用性是合理的 ...................... 14
不要上當 ........................................................ 14
通過數字來體現可用性.................................. 15
測試并跟蹤當前的可用性 .............................. 17
將手動流程自動化 ......................................... 17
自動化部署............................................. 18
配置管理 ................................................ 18
更改實驗和高頻次更改 .......................... 19
自動化的變更完備性測試 ...................... 20
改進你的系統 ................................................ 20
不斷變化和發展中的應用程序 ...................... 20
時刻關注可用性 ............................................. 21
第 5章 什么是風險管理. .......................................................... 24
管理風險 ........................................................ 25
識別風險 ........................................................ 25
消除*嚴重的風險 ......................................... 26
風險緩和 ........................................................ 26
定期檢查 ........................................................ 27
對風險管理的總結 ......................................... 27
第 6章 可能性與嚴重性. .......................................................... 28
10佳列表:低可能性,低嚴重性 .................. 29
訂單數據庫:低可能性,高嚴重性 ............... 29
自定義字體:高可能性,低嚴重性 ............... 30
T恤圖片:高可能性,高嚴重性 ................... 31
第 7章 風險模型...... 32
風險模型的作用域 ......................................... 34
創建風險模型 ................................................ 34
通過頭腦風暴建立風險列表 .................. 35
填寫可能性和嚴重性字段 ...................... 36
風險項詳情............................................. 37
觸發計劃 ................................................ 37
使用風險模型來制訂計劃 .............................. 37
維護風險模型 ................................................ 38
第 8章 風險緩和...... 40
恢復計劃 ........................................................ 41
容災計劃 ........................................................ 42
改進我們的風險狀況 ..................................... 43
第 9章 比賽日......... 44
預發布環境和生產環境.................................. 44
在生產環境中舉行比賽日的擔心 ................... 46
比賽日測試 .................................................... 47
第 10章 構建低風險系統......................................................... 48
冗余 .. 48
冪等接口示例 ................................................ 49
增加了復雜性的冗余改進 .............................. 49
獨立性 ............................................................ 50
安全 .. 51
簡單性 ............................................................ 51
自修復 ............................................................ 52
運維流程 ........................................................ 53
第 11章 為什么使用服務. ......................................................... 56
單體應用程序 ................................................ 56
基于服務的應用程序 ..................................... 57
所有權收益 .................................................... 58
規模收益 ........................................................ 60
如何定義服務 ................................................ 63
深入了解服務 ......................................... 63
指導原則 1:特定的業務需求 ................ 63
指導原則 2:清晰和獨立的團隊所有權 . 64
指導原則 3:天然隔離的數據 ................ 65
指導原則 4:共享的能力 /數據 ............. 67
多種原因 ................................................ 67
過猶不及 ........................................................ 68
適當的平衡 .................................................... 69
第 13章 處理服務故障............................................................ 70
級聯式的服務故障 ......................................... 70
如何響應服務故障 ......................................... 71
可預測的響應 ......................................... 72
可理解的響應 ......................................... 73
合理的響應............................................. 73
如何確定故障 ................................................ 74
適當的行為 .................................................... 76
優雅降級 ................................................ 76
優雅補償 ................................................ 77
盡早失敗 ................................................ 77
用戶導致的問題 ..................................... 78
第Ⅳ部分 如何讓應用程序具有伸縮性
第 14章 兩次失誤的高度......................................................... 82
什么是“兩次失誤的高度” ............................ 83
實踐中的“兩次失誤的高度” ........................ 83
丟失一個節點 ......................................... 83
升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 85
數據中心恢復 ......................................... 86
隱蔽的共享故障類型 .............................. 88
管理你的應用程序 ......................................... 90
航天飛機 ........................................................ 90
第 15章 服務所有權.. 92
由獨立團隊負責的服務架構 .......................... 92
STOSA應用程序和組織的好處 ..................... 94
成為一個服務所有者意味著什么 ................... 94
第 16章 服務分級. .... 97
應用復雜性 .................................................... 97
什么是服務分級 ............................................. 98
為服務分配服務級別標簽 .............................. 99
1級服務 ................................................. 99
2級服務 ................................................. 99
3級服務 ............................................... 100
4級服務 ............................................... 100
示例:在線商店 ........................................... 100
接下來呢 ...................................................... 103
第 17章 使用服務分級.......................................................... 104
期望 104
響應性 .......................................................... 104
依賴 106
關鍵依賴 .............................................. 106
非關鍵依賴........................................... 107
小結 107
第 18章 服務等級協議.......................................................... 108
什么是服務等級協議 ................................... 108
外部 SLA與內部 SLA的對比 ..................... 110
為什么內部 SLA很重要 .............................. 110
SLA可以作為一種信任的手段 .....................111
SLA可以用于問題診斷 ................................111
限定 SLA .............................................. 113
排名 SLA .............................................. 113
延遲分組 .............................................. 115
究竟應當定義多少內部 SLA,以及定義哪些內部 SLA ...................................
可伸縮架構-面向增長應用的高可用 相關資料
不要拿你的生意做賭注。規模化的發展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本書會告訴你如何切實可行地做到這一點。 ——Colin Bodell 時代公司CTO;Amazon網站應用平臺副總裁(2006—2013) 本書會告訴你,如何在應用程序(以及公司)不斷擴張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需求的同時,保證一切正常運轉。 ——Lew Cirne New Relic公司CEO 時刻考慮可能出現的故障情況,是構建大規模應用程序的一個關鍵因素。本書將幫助你學習如何做到這一點,以及如何在用戶增長和公司發展過程中,依然保持應用程序正常運行的一些技巧。 ——Patrick Franklin Google工程副總裁
可伸縮架構-面向增長應用的高可用 作者簡介
Lee Atchison 是New Relic 公司的首席云架構師和布道師。他已經在New Relic 工作了4年,負責設計并領導建立了New Relic 的基礎設施產品,幫助New Relic 搭建了健壯的服務化系統架構,支撐起公司從一個很小的SaaS 創業公司成長為一個高流量的公眾企業。他非常擅長構建高可用的系統。
Lee 擁有28 年的行業工作背景,之前在Amazon.com
擔任了7 年高級經理,了解到如何搭建基于云的、可伸縮的系統架構。在Amazon,他領導并建立了公司第一個軟件下載商店,搭建了AWS Elastic Beanstalk 服務,并帶領團隊將Amazon 的零售平臺從一個單體架構成功遷移到了基于服務的架構。
本書譯者的中英文水平都極高,且工作在系統管理的一線,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相信會為讀者帶來一本質量上乘的圖書。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