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裝備需求論證理論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298837
- 條形碼:9787121298837 ; 978-7-121-29883-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裝備需求論證理論與方法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團隊裝備需求論證部分研究成果的系統總結,共11章,分為理論、方法和應用3篇。其中理論篇包括裝備需求論證基礎理論和裝備需求論證工程化理論;方法篇由裝備需求論證方法體系、業務流程環節共用的裝備需求映射方法,以及面向業務流程的任務需求分析、能力需求分析、體系和型號需求分析與評估、技術需求分析與優化等方法構成;應用篇介紹裝備需求論證工具與配套資源,以及裝備體系和型號需求論證示例。本書可用作軍事裝備學學科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裝備論證有關人員參考。
裝備需求論證理論與方法 內容簡介
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部隊科研成果轉化,權威著作
裝備需求論證理論與方法 目錄
第1章 裝備需求論證基礎理論 1
1.1 裝備需求論證的概念 2
1.1.1 裝備 2
1.1.2 裝備需求 2
1.1.3 裝備需求論證 2
1.2 裝備需求論證的分類 3
1.2.1 宏觀綜合需求論證 3
1.2.2 型號需求論證 3
1.2.3 專題需求論證 4
1.2.4 不同需求論證間的關系 4
1.3 裝備需求論證的特點 4
1.3.1 前瞻性 4
1.3.2 層次性 5
1.3.3 遞進性 5
1.3.4 互動性 5
1.3.5 系統性 5
1.3.6 協調性 5
1.3.7 復雜性 5
1.4 裝備需求論證的作用 6
1.4.1 從無到有的孕育作用 6
1.4.2 從虛到實的謀劃作用 7
1.4.3 由散到聚的集成作用 7
1.4.4 由粗到精的催化作用 7
1.4.5 從后向前的導向作用 8
1.5 裝備需求論證的原則 8
1.5.1 科學性原則 8
1.5.2 多方聯合原則 9
1.5.3 反復迭代原則 9
1.5.4 全系統全壽命原則 9
1.5.5 整體效能原則 10
1.5.6 定性定量相結合原則 10
1.6 裝備需求論證的依據 10
1.6.1 軍事戰略方針 11
1.6.2 軍隊建設理論和作戰理論 11
1.6.3 部隊建設要求 12
1.6.4 科學技術的發展 12
1.6.5 經濟基礎 13
1.7 裝備需求論證的內容 13
1.7.1 任務需求分析 14
1.7.2 能力需求分析 14
1.7.3 裝備體系需求分析與評估 14
1.7.4 裝備型號需求分析與評估 15
1.7.5 裝備技術需求分析與優化 15
1.8 裝備需求論證的發展 15
1.8.1 宏觀發展情況 15
1.8.2 論證思想的發展 21
1.8.3 論證方法的發展 27
1.8.4 論證的發展趨勢 32
參考文獻 33
第2章 裝備需求論證工程化理論 35
2.1 裝備需求論證工程化的提出 36
2.1.1 我國裝備需求論證的需求與現狀 36
2.1.2 裝備需求論證工程化的基本設想 37
2.2 裝備需求論證工程化的基本概念 37
2.2.1 基本內涵 38
2.2.2 主要特征 39
2.2.3 與裝備需求工程的異同點 39
2.3 裝備需求論證工程化的主要內容 40
2.3.1 規范化 40
2.3.2 模型化 43
2.3.3 工具化 44
2.3.4 資源化 45
2.3.5 相互關系 46
2.4 裝備需求論證工程化的作用意義 46
參考文獻 48
第3章 裝備需求論證方法體系 49
3.1 概述 50
3.1.1 方法體系基礎 50
3.1.2 裝備需求論證方法體系需求 51
3.1.3 裝備需求論證方法體系現狀 52
3.2 基于關聯矩陣的裝備需求論證方法體系 54
3.2.1 方法域 54
3.2.2 應用域 54
3.2.3 價值域 55
3.2.4 體系構成 57
參考文獻 59
第4章 裝備需求映射方法 60
4.1 基于GQFD的需求映射方法 61
4.1.1 基礎知識 61
4.1.2 基本思路 62
4.1.3 基本步驟 63
4.1.4 與經典QFD的比較 63
4.1.5 應用示例 64
4.2 基于RQFD的需求映射方法 66
4.2.1 基礎知識 66
4.2.2 基本思路 66
4.2.3 基本步驟 67
4.2.4 與經典QFD的比較 68
4.2.5 應用示例 69
4.3 基于CQFD的需求映射方法 71
4.3.1 基礎知識 72
4.3.2 基本思路 73
4.3.3 基本步驟 74
4.3.4 與經典QFD的比較 74
4.3.5 應用示例 75
4.4 三種映射方法的使用前提 77
參考文獻 77
第5章 任務需求分析方法 78
5.1 概述 79
5.1.1 基本概念 79
5.1.2 任務需求分析內容 80
5.1.3 任務需求分析流程 81
5.1.4 任務需求分析特點 82
5.2 作戰使命分析 83
5.2.1 基于SWOT的作戰使命分析方法 83
5.2.2 作戰使命分解方法 85
5.3 作戰概念分析 86
5.3.1 主要內涵 86
5.3.2 基本原則 87
5.3.3 主要方法 88
5.4 作戰活動分析 92
5.4.1 作戰活動元模型 92
5.4.2 作戰活動分解 93
5.4.3 作戰活動時序關系分析 95
5.4.4 作戰活動建模 97
5.4.5 作戰活動指標分析 103
5.5 作戰活動集成 106
5.5.1 基于描述性統計的集成方法 107
5.5.2 基于模糊聚類的集成方法 107
5.6 任務需求描述 112
5.6.1 表單化描述方法 112
5.6.2 任務需求表單設計 112
參考文獻 114
第6章 能力需求分析方法 116
6.1 概述 117
6.1.1 能力需求分類 117
6.1.2 能力需求分析內容 117
6.1.3 能力需求分析流程 118
6.2 作戰能力需求分析 118
6.2.1 作戰能力結構 118
6.2.2 作戰能力指標體系 120
6.2.3 作戰活動與作戰能力映射 121
6.2.4 作戰能力指標分析 123
6.3 作戰能力差距分析 126
6.3.1 作戰能力差距的提出 126
6.3.2 作戰能力差距的確定方法 127
6.4 裝備能力需求分析 130
6.4.1 作戰能力差距解決途徑 130
6.4.2 裝備能力需求確定 133
6.5 能力需求描述 134
6.5.1 要素表單設計 134
6.5.2 能力需求表單設計 134
參考文獻 136
第7章 裝備體系需求分析與評估方法 137
7.1 概述 138
7.1.1 裝備體系需求分析與評估的內容 138
7.1.2 裝備體系需求分析與評估的流程 139
7.2 裝備體系功能需求分析 140
7.2.1 概念模型 140
7.2.2 裝備體系能力與裝備體系功能映射 140
7.3 裝備體系結構需求分析 143
7.3.1 基本流程 143
7.3.2 基于ABM的裝備體系結構需求分析 143
7.3.3 應用示例 146
7.4 裝備體系數量規模需求分析 151
7.4.1 概念模型 151
7.4.2 面向任務的裝備體系規模數量確定方法 152
7.4.3 基于能力的裝備體系數量優化方法 154
7.5 裝備體系需求評估方法 156
7.5.1 面向作戰任務的能力評估方法 157
7.5.2 基于型號性能指標的能力需求滿足度評估方法 159
7.5.3 基于兵棋推演的評估方法 163
7.5.4 基于對抗仿真的評估方法 163
參考文獻 164
第8章 裝備型號需求分析與評估方法 165
8.1 概述 166
8.1.1 裝備型號需求分析與評估的內容 166
8.1.2 裝備型號需求分析與評估的流程 166
8.2 裝備型號功能結構需求分析 168
8.2.1 結構要素及其關系分析 168
8.2.2 開發流程 168
8.3 功能結構映射分析 171
8.3.1 關聯要素及其關系分析 171
8.3.2 開發流程 172
8.4 作戰性能指標生成 174
8.4.1 裝備型號系統模型 174
8.4.2 裝備型號系統性能指標模型 175
8.5 裝備型號需求滿足度評估方法 177
8.5.1 基于能力指標的任務滿足度評估方法 177
8.5.2 基于性能指標的需求滿足度評估方法 178
參考文獻 183
第9章 裝備技術需求分析與優化方法 184
9.1 裝備技術需求分析的內容 185
9.2 裝備技術成熟度評估方法 185
9.2.1 成熟度評估與馬爾可夫鏈 186
9.2.2 基于馬爾可夫鏈的成熟度評估 187
9.2.3 應用示例 190
9.3 裝備技術趨勢預測方法 195
9.3.1 基于Pearl-Reed模型的S曲線方法 196
9.3.2 技術路線圖法與技術預見法 197
9.3.3 費用與周期預測 199
9.4 裝備技術需求方案優化方法 201
9.4.1 資源分配模型 201
9.4.2 系統成熟度優化模型 201
9.4.3 系統費用優化模型 202
9.4.4 優化模型的求解 203
9.4.5 向技術體系需求成熟度優化的推廣 205
參考文獻 205
第10章 裝備需求論證工具及配套資源 207
10.1 概述 208
10.1.1 裝備需求論證工具及配套資源的需求 208
10.1.2 裝備需求論證工具及配套資源的要求 209
10.2 裝備需求論證主要軟件工具 209
10.2.1 美軍聯合能力集成與開發系統 209
10.2.2 體系結構設計工具 213
10.2.3 需求驗證工具 217
10.2.4 需求管理軟件 217
10.2.5 論證知識管理軟件 220
10.2.6 綜合集成研討廳 220
10.2.7 差距分析 224
10.3 裝備需求論證典型配套資源 225
10.3.1 美國國防部資源數據管理的主要做法 225
10.3.2 DoDAF2.0的參考資源框架 226
10.3.3 美軍通用聯合任務清單 228
10.3.4 國內裝備論證資源建設現狀 232
10.3.5 存在的問題 233
10.4 裝備需求論證集成環境構建 233
10.4.1 工具軟件集成設計 233
10.4.2 配套數據資源建設 235
10.4.3 關鍵技術分析 239
參考文獻 244
第11章 裝備需求論證應用 246
11.1 裝備需求論證集成環境應用模式 247
11.1.1 全流程應用模式 247
11.1.2 按需組合應用模式 247
11.1.3 專題式應用模式 249
11.1.4 配套數據資源體系應用模式 249
11.2 面向按需組合模式的特混艦隊綜合電子信息系統需求論證 251
11.2.1 特混艦隊作戰任務需求分析 251
11.2.2 特混艦隊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功能需求分析 257
11.2.3 特混艦隊綜合電子信息系統需求方案分析 260
11.3 面向全流程模式的某型輪式裝甲車需求論證 261
11.3.1 作戰任務需求分析 262
11.3.2 作戰能力需求分析 269
11.3.3 功能需求分析 271
11.3.4 需求方案分析 276
11.4 面向專題模式的作戰任務需求分析 280
11.4.1 功能定位及階段劃分 280
11.4.2 作戰概念視圖分析 281
11.4.3 作戰視圖建模 285
11.4.4 作戰活動集成 286
參考文獻 286
裝備需求論證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郭齊勝,男,工學博士,專業技術少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裝甲兵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軍隊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對象,總裝備部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