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賞圖記 本書特色
文學,是綿延和生命沖動的表現,能夠聽到自然之聲,穿透植物、動物和人的生命,用語言文字把生命躍然紙上,讓人們在閱讀中領悟自我生命之流,這是作家的自豪和驕傲。常萬生將其對生命的領悟,對世界的把握,對歷史的認識全部融入到了其作品中。 常萬生著的《賞圖記》情節生動有趣,讀起來非常具有趣味。
賞圖記 內容簡介
《賞圖記》是一本古色古香的長篇小說,寫的是一個愛讀書的農村男子,在一次觀賞名畫的時候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本文語言活潑生動,情節緊湊有趣。《賞圖記》的作者文化積淀深厚,具有多年撰寫文學作品的經驗,《賞圖記》寫于他老年之齡,然而內容豐富多彩,文筆通俗流暢,仍然具有一定可讀性,也適合年輕讀者閱讀。
賞圖記 目錄
2.不戴皇冠戴草帽,是勤儉天子,還是假冒偽劣?
3.他大聲說出三個字:用陰謀!
4.一襲白裙輕輕飄來……
5.我想知道我是怎么沒的。
6.他能干什么,挨揍唄!
7.學堂里傳出誦讀聲:“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8.別瞎詐唬了,快叫趙三來!
9.咱是兩股道上跑的車,各走各的路。
10.燭影斧聲中就有你的聲音。
11.聘請你為翰林院客座教授,薪水從優!
12.這才像咱尚莊爺們!
13.出家人也愛財。
14.有關人士證明,豬肉上沒有鼻涕痕跡。
15.急了我揍你,你信不信?
16.他媽太沒人性,就狠心把這一家毀了?
17.什么他媽海參,這不是面疙瘩嗎?
18.酒朝廷必然帶來個醉天下。
19.那女人又沖著他哧哧地笑。
20.轎子里有一個露出了半張臉的女人。
21.啥事都別做絕了,留點后手。
22.整天醉醺醺的,哪有力量打仗啊?
23.借套房娶媳婦,娶到家再說。
24.你是我老爺爺、太爺爺、祖爺爺、滴里嘟嚕爺爺。
25.鬼剃頭就不長頭發了,這可不行。
26.政久有弊,弊而不救,禍亂必至。
27.你想到了嗎,一個光棍漢獨守空房是啥滋味?
28.藏獒再兇,把它鎖在籠子里,看它還有啥能耐!
29.我摸過人家,能撒手不管嗎?
30.雞爪子是雞身上長的,雞爪子叫鳳爪,那雞當然就是鳳了。
31.我給你提供個地方,你們敢用嗎?
32.現在他才真正感到老板到底是個啥。
33.就是個尸首你也得抱回去。
34.以后就到咱公司干,省得挨欺負。
35.驢是愚蠢的代名詞,蠢驢嘛!
36.墨碗雖臭,卻連著我家飯碗。
37.不是為了用,是為了看。
38.一輩子為兒孫們忙活,等忙不動了,兒孫們也都靠邊了。
39.開轎車遛牛,這才叫牛車。
40.你別心存成見,拿豆包不當干糧。
41.湯鍋下撤一把火,再潑一瓢水,那還能燒開呀。
42.成也老趙,敗也老趙。
43.臉像猴屁股似的,逗著玩呢他還當真了。
44.得到一次并不意味著就能得到永遠。
45.花錢買胡話,聽著舒服就行。
46.熙,就是熙熙攘攘、亂亂哄哄瞎折騰。
47.農民工就是農民加工人,牛不牛?
48.她就是能拉屎了,生不出孩子。
49.文字無心,讀者有意。
50.真他媽笨蛋,拉閘呀!
51.“鄉巴佬”不是貶義詞,就是在鄉下養老。
52.202是個賭氣的數字。
53.什么好萊塢?那不是屋,是船!
54.你這是干啥呀,咋還不松手了?
55.誰用你端屎端尿?我到那個份上了嗎?
56.香水味是愛情的味道,也是生活上了檔次的標志。
57.老嘬的習慣動作是滋滋地嘬牙花子。
58.他是一腳致貴,地地道道的一腳貴。
59.挺好的畫缺個題款,我給你補上這個缺!
60.鬼的世界沒皇帝。
61.讓你出點苦力,遭點罪,算是便宜了你。
62.不管什么局都是作孽局。
63.搞建筑和蒸饅頭都是手藝活兒。
64.他用一條黃羅纏著手。
65.野店是個藏污納垢的地方。
66.他覺得已經愛到了骨子里,融化到血液中了。
67.出了道觀進妓院,這才叫道貌岸然呢!
68.這樣的軍隊,哪來的戰斗力?
69.廢物!你可恥地選擇了推卸和逃脫。
70.身后傳來馬蹄聲。
71.一根藤上兩個歪瓜。
72.他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
73.要不我說你能當干部呢,你重民心啊!
74.爹大沒有老總大。
75.抱著孩子當伴娘,有生氣。
76.這一路你就是從畫上走過來的。
77.他瞇著小眼睛笑著喊:相親了!有喜了!
78.你他媽真壞,看我怎么收拾你!
賞圖記 節選
《賞圖記》: 尚樹蛋和很多尚莊爺兒們一樣是個鐵桿光棍兒。 他這光棍兒屬于中等水平,即是不大不小的中等年齡:三十二三歲。他的名字樹蛋也沒什么特別,因為尚莊叫蛋的人很多,什么臭蛋、狗蛋、傻蛋、胡蛋、白蛋、黑蛋、喇嘛蛋、家雀蛋,等等,千奇百怪的蛋不下十幾個。只不過,尚樹蛋原來并不叫蛋,樹蛋是后來人們給他起的。他原來叫書袋,是他爹給起的。 為什么一個土頭土腦的鄉下人還叫這么一個很文雅的名字書袋呢?說來話長。原來,尚書袋家據說祖上是個大戶人家,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是道光年間進士,北京國子監的進士碑上都刻著他的名字。當初,這個先祖曾授官山西某縣縣令,在山西有些政績,諸如加固城墻,勤于職守等,當然,因年代已久,沒人能記得清,史學家也不屑于研究一個小縣官,二十四史上更是無據可查。但一個事實在尚莊人的傳播中確實是真真切切的:這個進士在尚莊有一座三進大宅院,曾是僮仆成群,氣派非凡,還傳說尚樹蛋這位先祖對下人很仁義,從不拖欠工錢當“老賴”,逢年過節還給人們點賞錢,因而在尚莊名聲不錯,以至于幾代相傳,到尚樹蛋這一代仍家風猶存。村里人都說樹蛋有人緣,是進士老祖宗留下來的。但尚家終未逃過“貴不過三代”的魔咒,在樹蛋的這個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死了以后,他家就無人當官了,豈止是無人當官,連甲長、村長之類的小官也沒有過,家境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家僮仆人早已如鳥獸散,當年那座氣派非凡的大宅院也經過一代代拆分,早已繁華不在,現在連塊整磚也找不到了。唯一的遺留器物是一塊刻著“進士第”三字的匾額。這塊匾是大松木板子做的,挺厚實,黑漆金字,還刻有大清道光28年的年號和第21位的排序,雖已老舊,匾面斑駁,但這種古舊氣卻透著高貴淵博之氣。這幾年,尚樹蛋家的屋子里雖然好幾次更換添置了或值錢或不值錢的家居擺設,但這塊匾額卻一直沒動,他珍愛如初地視為他家的寶物,掛在北屋正墻上一個很顯眼的地方。 尚家人都認為,尚家珍藏多年的這塊匾就是家里*重要的資本,刻在匾上的“進士第”三個字千金不換!進士,這是多大的人物啊?進士及第就等于登上了天梯,皇帝老子都要接見,親自授官,起碼是個縣太爺,將來弄個朝廷大員也未可知,偌大個國家一年就能考中幾十個進士,尚家的這位祖宗就是這幾十個之一,這不是人尖子嗎?尚家后人不是人尖子的后人嗎?基于這種高貴感,尚樹蛋特別珍重這塊匾,看得比命都重要,平時都不讓人看,在那個破四舊的年代藏在西屋里用草蓋著。但仍有人知道了點蛛絲馬跡,那年村里打機井,有人提出讓四舊派上用場發揮點作用,拿這塊匾當跳板,樹蛋先是打探出是誰透露的風聲,幾乎要和那小子拼命,接著就躺在那塊匾上,對前來借匾的人說:這是俺家的寶貝,老子不借,要借就連我一塊借去吧,管吃管住管送終,借去給你家打種兒,讓你娘給我留個后!反正我就這么一個人,你們看著辦吧!因為尚樹蛋在村里是個兩面人,既高傲又混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沒人敢跟他較真兒,只是平時和他耍笑著玩而已,所以“借匾”這事就這樣算了,這塊匾也因此保留了下來。 尚樹蛋曾經想象過進士是個啥派頭,甚至癡癡地想,可惜自己生不逢時,要是在科舉時代,他也說不定能考中進士哩,那該多帶勁! ……
賞圖記 作者簡介
常萬生,1945年生,祖籍河北饒陽,1964年畢業于吉林敦化一中,1969年畢業于東北師大歷史系,后參軍,在16集團軍任宣傳干事,1978年調入大連陸軍學院任教,教授,獲評全軍教員、國務院特殊津貼。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