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冷暖室別集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在學術研究之余,將歷年所撰寫的碑銘、詩詞和部分對聯集結而成的一本作品集。碑銘部分有五十多篇,以上世紀80年代初的《梁銶琚堂記》為開端,多用淺近的文言文寫成,相當一部分是與中山大學的建筑有關。在中大新建的樓堂壁上或在樓外立石鏤刻一篇贊美新建筑、感謝捐助者的“碑記”,撰者基本為本書作者手筆。本書全數收錄。除中大校內的碑記外,作者還應邀承擔了省里市里的一些碑傳的撰寫。由于傳寫的對象與作者的心境有別,因而風格各異。如《禺北民眾抗日紀念亭記》,因為作者有淪于日寇統治之下生活的痛苦經歷,表而出之,有名家便評曰有西漢文章的蒼勁。又如《澳門普濟禪院詩碑序》等,因為要致敬前賢,寫來便不復措意淺近,而呈氣象高華,氣勢雄健。碑銘之外,詩詞創作更是作者的本色當行,歌行體尤有氣勢。另外,為了更適應當代的閱讀習慣,同時更便捷地反映現實,作者后來將擅長的歌行化為組詩組詞。像長江水災,汶川地震,澳門回歸,甚至春運等,都各有長篇組詩予以生動而深刻的表現。而一些抒情小詩,也寫得輕倩而饒有風致,讀來令人心有感觸。如《隨季思師游武漢東湖》寫師徒之相得:“瀲滟湖光暑盡消,芰荷香影引輕橈;忽聞花外啼聲脆,老鳳將雛過小橋。”楹聯部分,多具有實用的功能,但在作者筆下不僅對仗工致,內容更是別具匠心。有壽聯有挽聯有祝福聯等,如“賀黃煥秋先生八十壽辰聯”、“挽程文超教授英年早逝聯”、“賀楊箕村回遷聯”都用詞允當、氣勢宏偉。作者甄選了七十多聯自認為有代表性的對聯補入此書。以求可供喜歡傳統文學的讀者和研究者參考。詩詞部分,曾散見于《光明日報》、《羊城晚報》、《當代詩詞》、《詩詞報》等刊物,本書基本作了較完整的收集整理和校訂。本書這次系統的集結,不啻為文學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研究學習的樣本。也有助于讀者從另一個方面了解中大的歷史文化了解廣州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冷暖室別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在學術研究之余,將歷年所撰寫的碑銘、詩詞和部分對聯集結而成的一本作品集。本書不同于一般的詩詞駢文作品集,在內容方面,作品多數與中大和廣州以至廣東有關系,尤其是作者的經歷和身份以及其學術和文化的影響力,使得本書所收作品與眾不同。為文學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研究學習的范本,也有助于讀者從另一個方面了解中大的歷史文化了解廣州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本書分為平裝和精裝,內文均用80克的純質紙印刷,封面采用灑金藍色底,襯以作者自己的書法題簽,簡潔、典雅。此版為精裝本。
冷暖室別集 目錄
冷暖室別集 作者簡介
黃天驥,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出版著作有:《冷暖集》、《深淺集》、《俯仰集》、《方圓集》、《西廂記創作論》、《冷暖室論曲》、《詩詞創作發凡》、《黃天驥詩詞曲十講》、《周易辨原》、《納蘭性德和他的詞》、《嶺南感舊》、《岒南新語》、《中大往事》、《黃天驥自選集》等。主編有《中國古代戲曲形態研究》等。另校注出版《元明清散曲精選》等古代戲曲詩詞十多種。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現任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戲曲學會會長,國務院中央文史館詩詞研究院顧問,廣東省文史館名譽館員。黃天驥,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出版著作有:《冷暖集》、《深淺集》、《俯仰集》、《方圓集》、《西廂記創作論》、《冷暖室論曲》、《詩詞創作發凡》、《黃天驥詩詞曲十講》、《周易辨原》、《納蘭性德和他的詞》、《嶺南感舊》、《岒南新語》、《中大往事》、《黃天驥自選集》等。主編有《中國代戲曲形態研究》等。另校注出版《元明清散曲精選》等古代戲曲詩詞十多種。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現任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全國髙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戲曲學會會長,國務院中央文史館詩詞研究院顧問,廣東省文史館名譽館員。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