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新聞攝影:西格瑪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96077
- 條形碼:9787550296077 ; 978-7-5502-9607-7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四十年新聞攝影:西格瑪時代 本書特色
本書講述的是創建于1973年的法國著名圖片社西格瑪(Sygma)的故事。作者米歇爾·賽邦匯集了80幅著名新聞攝影作品,并請它們的拍攝者、西格瑪的中流砥柱們(休伯特·亨羅特、伊蓮·拉豐、莫妮克·古茨耐特佐夫、米歇爾·麥克納利)以及新聞攝影“黃金時代”的見證者(著名記者、CAPA的負責人艾赫維·沙巴利耶,棱鏡出版社的創建人阿克塞爾·甘茲、無國界醫生組織的聯合創建人伯納德·庫什內)講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在本書另外一位作者、獨立記者瑪麗·庫贊的指導下,記者培訓中心(CFJ)的26位年輕學員參與了本書的編寫,以此向西格瑪的先鋒精神致以深深的敬意。
四十年新聞攝影:西格瑪時代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的是創建于1973年的法國著名圖片社西格瑪的故事。作者匯集了80幅著名新聞攝影作品, 并請它們的拍攝者、西格瑪的中流砥柱們以及新聞攝影“黃金時代”的見證者講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四十年新聞攝影:西格瑪時代 目錄
簡目
6 前言米歇爾·賽邦(Michel
Setboun)
8 新聞攝影行業鼻祖米歇爾·波什(Michel
Puech)
10 西格瑪——真正的歷史讓-路易·伽茲尼耶爾(Jean-Louis Gazignaire)
18 1971/1979冒險,也是奇遇
66 1980/1989世界新秩序
136 1990/2011 數字化革命
214 圖片社的衰落 米歇爾·波什(Michel
Puech)
227 攝影師名錄
228 照片版權與鳴謝
目錄
6 前言米歇爾·賽邦(Michel Setboun)
8 新聞攝影行業鼻祖 米歇爾·波什(Michel Puech)
10 西格瑪——真正的歷史 讓-路易·伽茲尼耶爾(Jean-Louis Gazignaire)
18 1971/1979冒險,也是奇遇
20 1973阿蘭·諾格斯(Alain Noguès)
22 1974菲利普·勒德律(Philippe Ledru)
24 1976克勞德·薩爾哈尼(Claude Salhani)
26 1976托尼·克洛迪(Tony Korody)
28 1976邁克爾·奇爾德斯(Michael Childers)
30 1976湯姆·齊博洛夫(Tom Zimberoff)
32 1976凱特琳·米麗奈爾(CaterineMilinaire)
34 1977
萊昂納德·德雷米(Léonard de Raemy)
36 1978
阿蘭·德賈恩(Alain Dejean)
38 1979詹姆斯·安丹森(James Andanson)
40 專訪伽馬和西格瑪圖片社創始人——休伯特·亨羅特(Hubert Henrotte)
44 1979讓·吉拉爾(Jean Guichard)
46 1979瑞吉斯·柏旭(RégisBossu)
48 1979克里斯汀·施賓格勒(Christine Spengler)
50 1979熱拉爾·蘭斯南(GérardRancinan)
52 1979約翰·布萊森(John Bryson)
54 1979讓-皮埃爾·拉豐(Jean-Pierre Laffont)
56 莫妮克·古茨耐特佐夫的話(Monique Kouznetzoff)
66 1980/1989世界新秩序
68 1980阿蘭·克勒(Alain Keler)
70 1980帕特里克·肖威爾(Patrick Chauvel)
72 1980多米尼克·伊瑟曼(Dominique Issermann)
74 1981迭戈·高德伯格(Diego Goldberg)
76 1981威廉·坎貝爾(William Campbell)
78 1982威廉·卡雷爾(William Karel)
80 專訪伽馬和西格瑪圖片社紐約分社社長伊蓮·拉豐(ÉlianeLaffont)
86 1983
道格拉斯·柯克蘭(Douglas
Kirkland)
88 1983
索菲·巴蘇爾(Sophie Bassouls)
90 1984
雅克·帕夫洛夫斯基(Jacques
Pavlovsky)
92 1984
艾迪·亞當斯(Eddie Adams)
94 1985斯圖爾特·富蘭克林(Stuart Franklin)
96 1985希阿尼·奇安桑蒂(Gianni Giansanti)
98 1985伯納德·比森(Bernard Bisson)
100 專訪“無國界醫生”“世界醫生”組織創始人、前任部長伯納德·庫什內(Bernard
Kouchner)
104 1986弗雷德里克·梅蘭(FrédéricMeylan)
106 1986馬厄·阿特(Maher Attar)
108 1986埃里克·佩奧(ÉricPréau)
110 1986蒂姆·格雷厄姆(Tim Graham)
112 1987伯納德·安奈比克(Bernard Annebicque)
114 1987胡里奧·多諾索(Julio Donoso)
116 1987山姆·愛默生(Sam Emerson)
118 1988阿倫·坦嫩鮑姆(Allan Tannenbaum)
120 1988貝蒂娜·雷姆斯(Bettina Rheims)
122 1989
法比安·塞瓦洛斯(Fabian
Cevallos)
124 1989多米尼克·奧伯特(Dominique Aubert)
126 1989皮埃爾·佩蘭(Pierre Perrin)
128 1990菲利普·卡隆(Philippe Caron)
130 專訪棱鏡出版社創始人阿克塞爾·甘茲(Axel Ganz)
136 1990/2011 數字化革命
138 1990格里格·馬里諾維奇(Greg Marinovich)
140 1990亞瑟·格雷斯(Arthur Grace)
142 1991帕特里克·杜蘭德(Patrick Durand)
144 1991德里克·哈德森(Derek Hudson)
146 1991蒂里·奧爾班(Thierry Orban)
148 1991萊斯·斯通(Les Stone)
150 1991南希·埃里森(Nancy Ellison)
152 專訪卡帕(CAPA)圖片社創始人艾赫維·沙巴利耶(Hervé Chabalier)
156 1992帕斯卡·帕諾特(Pascal Parrot)
158 1992艾倫·馮恩沃斯(Ellen von Unwerth)
160 1993喬治·德齊爾(Georges de Keerle)
162 1994帕斯卡·勒賽格爾坦(Pascal Le Segretain)
164 1994弗雷德里克·維塞(FrédériqueVeysset)
166 1994齊夫·科倫(ZivKoren)
168 1994瑞克·梅曼(Rick Maiman)
170 1994布魯克斯·卡拉夫特(Brooks Kraft)
172 1995喬恩·瓊斯(Jon Jones)
174 1995斯蒂芬·康伯恩(StéphaneCompoint)
176 1995瑪利亞娜·羅先斯戴(Marianne Rosenstiehl)
178 1996帕特里克·羅伯特(Patrick Robert)
180 1997斯蒂芬·呂埃(StéphaneRuet)
182 專訪科爾比斯圖片社董事長兼總經理(PDG)加里·申克(Gary Shenk)
186 1997貝德威·卡普爾(Baldev Kapoor)
188 1997達納·費恩曼(Dana Fineman)
190 1997斯蒂芬·卡迪納萊(StéphaneCardinale)
192 1997安德烈·勞(André Rau)
194 1998米什琳·佩爾蒂埃(Micheline Pelletier)
196 2000弗蘭克·塞甘(Franck Seguin)
198 2000伊夫·弗雷斯迪爾(Yves Forestier)
200 2000安托萬·吉奧利(Antoine Gyori)
202 專訪《紐約時報》攝影總監米歇爾·麥克納利(Michèle McNally)
206 2001約翰·范·哈瑟爾特(John Van Hasselt)
208 2003安德魯·利希滕斯坦(Andrew Lichtenstein)
210 2006伊麗莎白·吉爾伯特(Elizabeth Gilbert)
212 專訪西格瑪圖片社前商業主管阿蘭·杜普伊斯(Alain Dupuis)
214 圖片社的衰落米歇爾·波什(Michel Puech)
227 攝影師名錄
228 照片版權與鳴謝
展開全部
四十年新聞攝影:西格瑪時代 作者簡介
米歇爾·賽邦(Michel Setboun),法國著名戰地攝影師。1978年開始攝影生涯。他因拍攝 1979年伊朗革命而一炮走紅,之后又對阿富汗戰爭、兩伊戰爭等進行了報道。曾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的米歇爾·賽邦,至今體內還留著一顆子彈。20世紀90年代起,米歇爾·賽邦就開始著手一項更宏大的計劃——拍攝城市。到1991年,他脫離圖片社成為獨立攝影師之后,城市題材就成為他的*目標。米歇爾·賽邦是一個極其勤奮的攝影師,似乎無時無刻不在拍照,因此也相當高產。2000年以后,他出版的各類城市主題的攝影集不下六部,包括《蒙古,無垠的夢境》《紐約眩暈》《開羅的復興》,以及三部巴黎作品(《巴黎—夜光盒》《從鐘樓上看巴黎》《漫步巴黎》)等。
瑪麗·庫贊(Marie Cousin),法國獨立記者。她與多家法國新聞雜志保持合作關系,是法國社會新聞和國際新聞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