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2-6歲兒童科學素養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23203
- 條形碼:9787200123203 ; 978-7-200-12320-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6歲兒童科學素養課 本書特色
教師的課程、家長的教育都不是固化的,不變的,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開拓了兒童和每個教師的創造性和獨特性。 在zui初的嘗試中,孩子們的積極參與性比答案的正確性更為重要。 讓孩子知道的zui重要的并不是“是什么”,而是“為什么”“怎么辦”。“為什么”和“怎么辦”背后隱藏著孩子對事物的科學思維。而對事物的科學思維和思考往往比事實本身更重要。 孩子先天就具有很強的科學思維,讓兒童在生活中懂得發現的樂趣,了解科學的意義,并在知道這些之后,一次又一次地渴望他們接近這些樂趣,是這本書要去往的地方。
2-6歲兒童科學素養課 內容簡介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豐富而潛入生活每個角落的,本書幫助教師完善、豐富、擴充了課程,發掘了幼兒更多的潛能,而不是單純復制和替代課程本身。讓更多家長意識到在孩子成長的zui初階段,科學教育是融入生活的一種元素,而并非一套已經設計好的模式,提示更多教育工作者,要關注幼兒科學教育的重要性。
2-6歲兒童科學素養課 目錄
第1章 科學素養的學前教育之路(PrePSTM)
第1節 把科學素養納入學前教育內容 3
第2節 幼兒有更多的才能
第3節 預覽科學素養的學前教育之路
小結
第2章 概念的自然認知及其發展
第1節 了解更多的理論
第2節 從理論到實踐
第3節 形成PrePS的框架
第4節 靈活可變的計劃
小結
第3章 主要的科學教育實例
第1節 觀察、預測和檢驗
第2節 比較、對比和實驗
第3節 詞匯、對話和語言
第4節 數數、測量和數學
第5節 記錄和保存
第6節 為科學教學做好規劃
第4章 入門和發展
第1節 PrePS入門
第2節 早期的PrePS學習課程
第3節 探索更多的時候到了
第5章 評估
第1節 如何知道PrePS支持兒童的整體發展
第2節 我們如何知道PrePS促進了科學思維和理解
第3節 如何評估PrePS對課堂環境和學習的作用
第4節 如何知道所做的是否正確
第5節 zui終的想法
活動 3.1 引入觀察
活動 3.2 做出預測
活動 3.3 脂肪手套實驗
活動 3.4 利用發條玩具學習生物體/非生物體的不同
活動 4.1 探索感官的功能——對蘋果的比較和對比
活動 4.2 探索感官的功能——對椰子的描述
活動 4.3 探索感官的功能——匹配聲音
活動 4.4 探索感官的功能——感覺重量和天平的使用
2-6歲兒童科學素養課 節選
**章 科學素養的學前教育之路(PrePSTM) 幼兒可以表現出令人驚奇的抽象思維能力,就像3歲零11個月的小姑娘戴拉,她認為木偶沒有記憶,但是貓有記憶。當被問到原因時,她說:“因為所有活著的東西都有記憶。”在生活中還有與此類似的例子,當3歲和4歲的小孩看到一些帶有人類特征的雕像的照片時,他們會說雕像不能夠自己爬山。但是,他們能夠正確地指出針鼴這種他們從未見過或者聽說過的動物,可以自己動。這是因為他們認為雕像只是“一個家具一樣的動物”,它沒有“真正的”腳,或者它“太閃亮了”。在孩子眼中,針鼴看起來不像任何一種熟悉的動物,更像一棵仙人掌,但是孩子卻認為它可以自己動,“因為它有腳”,雖然這些腳藏在針鼴身體的下面,是看不見的。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這些生活中的實例,表明兒童,包括嬰兒,能夠以一種抽象思維能力區分生物體和非生物體(e.g.,Gelman & Opfer, 2002; Saxe, Tzelnic, & Carey, 2007),并且表明兒童夠根據一些高水平的知識做出推斷。確實,《渴望學習》(Eager to Learn)(Bowman, Donovan, & Burns, 2001)一書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好像存在著(學習的)“特殊領域”,也就是說,在這些領域里,兒童有著本能的傾向去學習、實驗和探索……它們豐富著,并且擴展著兒童已經積極掌握了的學習內容。 美國國家科學院(Duschl,Schweingruber,& Shouse,2006)、國家科學委員會,以及各種私人基金會的報告一致同意:應該在早期教育中增加科學學習的機會。波曼(Bowman)等人(2001)報告了詳細的策略,以揭示學前兒童在抽象思維領域中能夠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能夠做”的研究理念也是我們的項目——科學素養的學前教育之路(PrePSTM)的基礎,并且啟發我們為學前兒童創造合適的、科學的學習機會。 這些研究和政策的推進向今天的教育者提出了一個挑戰。現在,很多教育者忠于傳統的階段理念,認為兒童受到知覺的限制,無法進行抽象思維。因此,他們可能堅信兒童無法從鼓勵抽象思維的課堂中獲益,而是在提供了適合的材料后,讓他們自己參與探索游戲時才收獲zui大。 誠然,就像小學生和初中生,甚至某些成人一樣,學前兒童還沒有為學習科學和數學做好準備。就像我們不能保證部分大學生一定可以學會有關牛頓物理學定律,以及疾病的生化機制課程一樣(e.g.,McCloskey,Washburn,& Felch,1983)。但是,學前兒童能夠輕松地、愉快地學會一些科學知識。正如波曼等人(2001)的報告所說,科學學習的機會滿足了兒童探索、尋求信息,以及嘗試通過不同的方法來使用材料的主動傾向。而且,學習自然科學也可以豐富兒童的文學和算術經驗。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