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朝花夕拾 本書特色
《朝花夕拾》收錄魯迅一九二六年所寫的唯yi一部回憶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和魯迅再版zui多的一本散文詩集《野草》的全部篇目。《朝花夕拾》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野草》作為一部充滿象征主義的散文詩集,主要描寫了北洋軍閥政府統治下的社會狀態,以及對革命力量的熱烈呼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國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評和對自我嚴格的解剖。
朝花夕拾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朝花夕拾和野草兩部分, 具體內容有: 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等。
朝花夕拾 目錄
朝花夕拾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曾赴日本仙臺學醫,后棄醫從文,只為改變國民精神。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并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此后筆耕不輟,在小說、散文、雜文、散文詩和舊體詩、外國文學翻譯及古籍校勘等方面貢獻卓著,創作的眾多文學形象深入人心。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于上海,上萬名上海民眾自發舉行公祭、送葬。魯迅作品被譯成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