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實踐與效果——中美比較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32400
- 條形碼:9787565032400 ; 978-7-5650-324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實踐與效果——中美比較視角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作者博士畢業論文為基礎, 加以*新研究成果結集出版。首先, 書中對中美兩國的媒體屬性進行議題構建分析: 將其分為信息框架、行動框架和觀點框架。信息框架包括危情更新、公共信息、疏散命令等3個指標 ; 行動框架包括事故處理、減災措施、部門合作和邀請公眾等4個指標 ; 觀點框架包括安撫公眾、意見建議和不確定性等3個指標。其次, 書中對中美兩國政務危機的傳播中公眾信息獲取、公眾提問和政府回復等3個指標比較分析。*后, 對中美兩國媒體傳播效果差別及成因進行了比較研究, 并對提高我國政務傳播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出對策, 特別對政務微博危機傳播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出對策。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實踐與效果——中美比較視角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背景與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概念的界定
1.2.1 危機、危機管理與危機傳播
1.2.2 政務微博
1.2.3 微博屬性
1.2.4 傳播效果
1.3 貢獻與不足
第2章 相關研究現狀
2.1 危機傳播的理論演變
2.1.1 傳統媒體時代的危機傳播研究
2.1.2 社交媒體時代的危機傳播研究
2.2 政務微博與危機傳播
2.2.1 研究現狀:當前研究熱點
2.2.2 媒體屬性:議題構建理論
2.2.3 社交屬性:公眾參與理論
2.3 危機傳播的效果研究
2.3.1 公眾視角的傳播效果
2.3.2 傳播效果的研究方法
第3章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政策的中美比較研究
3.1 中美危機國情比較
3.1.1 中美兩國都有嚴重的自然災害危機
3.1.2 中關兩國政府注重的危機類型不同
3.2 中美應急管理體系比較
3.2.1 美國以國家事件管理系統為核心
3.2.2 中國以各級應急管理預案為核心
3.3 中美社交媒體發展現狀比較
3.3.1 二者發展都經歷了5個階段
3.3.2 危機中的重大作用都在早期凸顯
3.3.3 推特政治宣傳作用發揮較早
3.4 中美社交媒體危機傳播政策比較
3.4.1 美國形成社交媒體危機應對指導體系
3.4.2 中國社交媒體危機傳播政策表現在各級政府應急預案中
第4章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的實踐案例
4.1 紐約市政府應對2012年颶風桑迪
4.1.1 紐約市政府的社交媒體政策
4.1.2 社交媒體應對颶風桑迪
4.2 北京市政府應對2012年“7·21”暴雨
4.3 波士頓警察局應對2013年馬拉松爆炸案
4.4 上海市公安局應對2014年外灘踩踏事件
第5章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效果的內容分析
5.1 中美比較案例的選取
5.2 基于內容分析法的傳播效果研究
5.2.1 內容分析法簡介
5.2.2 樣本抽取結果
5.2.3 分析類目與編碼
5.2.4 編碼員信度檢查
5.3 媒體屬性的公眾使用行為與態度分析
5.3.1 美國政務微博媒體屬性的傳播效果
5.3.2 中國政務微博媒體屬性的傳播效果
5.3.3 兩國比較
5.4 社交屬性的公眾使用行為和態度分析
5.4.1 美國政務微博社交屬性的傳播效果
5.4.2 中國政務微博社交屬性的傳播效果
5.4.3 兩國比較
第6章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效果的問卷調查
6.1 基于問卷調查方法的傳播效果研究
6.1.1 問卷調查法簡介
6.1.2 問卷量表設計
6.1.3 問卷發放和回收
6.1.4 問卷信效度檢查
6.2 媒體屬性的公眾滿意度分析
6.2.1 美國政務微博媒體屬性的傳播效果
6.2.2 中國政務微博媒體屬性的傳播效果
6.2.3 兩國比較
6.3 社交屬性的公眾滿意度分析
6.3.1 美國政務微博社交屬性的傳播效果
6.3.2 中國政務微博媒體屬性的傳播效果
6.3.3 兩國比較
第7章 結論與啟示
7.1 兩國媒體屬性的比較結論
7.1.1 美國重點構建信息、中國重點構建觀點框架
7.1.2 重點構建議題效果較差,但滿意度都超過期望
7.1.3 中美行動框架議題的傳播效果都較好
7.2 兩國社交屬性的比較結論
7.2.1 中國政務微博社交屬性發揮比美國好
7.2.2 中國社交屬性的公眾滿意度比美國低
7.3 危機中我國政務微博能力提升建議
7.3.1 危機中加強構建公眾關注的議題
7.3.2 危機中加強使用政務微博的社交屬性
7.3.3 危機中加強網絡輿論控制
7.4 社交媒體時代我國應急管理的改革創新
7.4.1 社交媒體時代危機管理對象的增加
7.4.2 社交媒體時代政府危機管理的意見建議
附錄
參考文獻
1.1 背景與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概念的界定
1.2.1 危機、危機管理與危機傳播
1.2.2 政務微博
1.2.3 微博屬性
1.2.4 傳播效果
1.3 貢獻與不足
第2章 相關研究現狀
2.1 危機傳播的理論演變
2.1.1 傳統媒體時代的危機傳播研究
2.1.2 社交媒體時代的危機傳播研究
2.2 政務微博與危機傳播
2.2.1 研究現狀:當前研究熱點
2.2.2 媒體屬性:議題構建理論
2.2.3 社交屬性:公眾參與理論
2.3 危機傳播的效果研究
2.3.1 公眾視角的傳播效果
2.3.2 傳播效果的研究方法
第3章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政策的中美比較研究
3.1 中美危機國情比較
3.1.1 中美兩國都有嚴重的自然災害危機
3.1.2 中關兩國政府注重的危機類型不同
3.2 中美應急管理體系比較
3.2.1 美國以國家事件管理系統為核心
3.2.2 中國以各級應急管理預案為核心
3.3 中美社交媒體發展現狀比較
3.3.1 二者發展都經歷了5個階段
3.3.2 危機中的重大作用都在早期凸顯
3.3.3 推特政治宣傳作用發揮較早
3.4 中美社交媒體危機傳播政策比較
3.4.1 美國形成社交媒體危機應對指導體系
3.4.2 中國社交媒體危機傳播政策表現在各級政府應急預案中
第4章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的實踐案例
4.1 紐約市政府應對2012年颶風桑迪
4.1.1 紐約市政府的社交媒體政策
4.1.2 社交媒體應對颶風桑迪
4.2 北京市政府應對2012年“7·21”暴雨
4.3 波士頓警察局應對2013年馬拉松爆炸案
4.4 上海市公安局應對2014年外灘踩踏事件
第5章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效果的內容分析
5.1 中美比較案例的選取
5.2 基于內容分析法的傳播效果研究
5.2.1 內容分析法簡介
5.2.2 樣本抽取結果
5.2.3 分析類目與編碼
5.2.4 編碼員信度檢查
5.3 媒體屬性的公眾使用行為與態度分析
5.3.1 美國政務微博媒體屬性的傳播效果
5.3.2 中國政務微博媒體屬性的傳播效果
5.3.3 兩國比較
5.4 社交屬性的公眾使用行為和態度分析
5.4.1 美國政務微博社交屬性的傳播效果
5.4.2 中國政務微博社交屬性的傳播效果
5.4.3 兩國比較
第6章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效果的問卷調查
6.1 基于問卷調查方法的傳播效果研究
6.1.1 問卷調查法簡介
6.1.2 問卷量表設計
6.1.3 問卷發放和回收
6.1.4 問卷信效度檢查
6.2 媒體屬性的公眾滿意度分析
6.2.1 美國政務微博媒體屬性的傳播效果
6.2.2 中國政務微博媒體屬性的傳播效果
6.2.3 兩國比較
6.3 社交屬性的公眾滿意度分析
6.3.1 美國政務微博社交屬性的傳播效果
6.3.2 中國政務微博媒體屬性的傳播效果
6.3.3 兩國比較
第7章 結論與啟示
7.1 兩國媒體屬性的比較結論
7.1.1 美國重點構建信息、中國重點構建觀點框架
7.1.2 重點構建議題效果較差,但滿意度都超過期望
7.1.3 中美行動框架議題的傳播效果都較好
7.2 兩國社交屬性的比較結論
7.2.1 中國政務微博社交屬性發揮比美國好
7.2.2 中國社交屬性的公眾滿意度比美國低
7.3 危機中我國政務微博能力提升建議
7.3.1 危機中加強構建公眾關注的議題
7.3.2 危機中加強使用政務微博的社交屬性
7.3.3 危機中加強網絡輿論控制
7.4 社交媒體時代我國應急管理的改革創新
7.4.1 社交媒體時代危機管理對象的增加
7.4.2 社交媒體時代政府危機管理的意見建議
附錄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政務微博危機傳播實踐與效果——中美比較視角 作者簡介
謝起慧(1988.7-),安徽淮南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傳媒管理博士、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訪問學者,現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國應急管理研究基地博士后。主持省部級課題四項,參與課題四項,發表中英文論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為大數據風險感知、政務社交媒體危機傳播。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