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數控技術及應用指南.2015-2016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565826
- 條形碼:9787111565826 ; 978-7-111-56582-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控技術及應用指南.2015-2016 本書特色
本書德文原版首版發布于1976年,至今已經40年了。伴隨著技術的進步,本書與時俱進,每兩年更新一版。本版書對過去兩年新出現的數控(NC)技術做了及時的補充和詳盡的說明,特別是對“工業4.0”戰略進行了比較詳盡的描述,其中涉及的重要技術內容為分布式數控技術、局域網、數字化產品開發和制造等。
本書共分為8章,全面地概括了數控加工制造技術,分別為:第1章數控技術導論,包括數控加工的發展歷史、數控技術的發展里程碑等內容;第2章CNC機床的功能,包括位置信息、輔助功能、數控功能、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等內容;第3章CNC機床的電氣驅動系統,包括CNC機床的進給驅動系統、CNC機床的主軸驅動系統等內容;第4章數控機床的類型,包括數控機床、增材制造、柔性制造系統、工業機器人及其操縱技術等內容;第5章數控加工刀具,包括刀具的結構、刀具的管理、在線工件測量和過程控制、基于激光技術的刀具監控等內容;第 6章NC加工程序及編程,包括數控機床的編程、數控編程系統、加工仿真等內容;第7章從企業信息化到工業4.0,包括直接數字控制或分布式數字控制,局域網(LAN),數字化產品的研發和制造:從CAD、CAM到PLM,工業4.0等內容;第8章附錄,包括相關行業標準、專業術語和數控技術文獻等內容。
本書圖文并茂,既可用于數控技術基礎培訓,也可作為實際應用中的技術指導用書,同時對擴展數控技術專業視野和從事相關研究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本書主要讀者對象為從事數控技術的專業技術人員、數控機床的使用人員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
數控技術及應用指南.2015-2016 內容簡介
本書特點:
數控機床及數控加工技術是制造業的“母機”和使能技術。數控技術從它誕生到現在的60 多年里,從硬件數控到計算機數控,從單工藝技術到多軸聯動復合及混合加工技術,從單機獨立制造到柔性制造系統,得到持續不斷的發展。在當前德國工業4.0 和中國制造2025 的工業背景下,數控正作為基礎設備和技術,有著更大的發展動力和空間,對工業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有著極大的推進作用。
數控技術及應用指南一書經歷了40 多年的不斷地修訂和完善,作者在2013/2014 版的基礎上又對其進行了實時更新和充實,體現了高度嚴謹和務實的德國精神。全書圖文并茂,不僅清晰地闡述了數控原理、功能和應用,而且對近年來數控技術的新理念和發展進行了廣泛的介紹,使本書既可用于數控技術基礎培訓,也可作為實際應用中技術指導的工具書,同時對擴展數控技術專業視野和從事相關研究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數控技術及應用指南.2015-2016 目錄
譯者序
原書前言
致讀者
第 1 章 數控技術導論 1
1.1 數控加工的發展歷史 3
1.1.1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初期 3
1.1.2 機床行業的重建 3
1.1.3 東德的機床工業 4
1.1.4 全球機床行業的發展變化 5
1.1.5 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數控機床 5
1.1.6 日本的影響 6
1.1.7 德國危機 6
1.1.8 原因及影響 7
1.1.9 柔性制造系統 7
1.1.10 2009 年世界經濟危機 8
1.1.11 形勢及展望 9
1.1.12 結論 10
1.2 數控技術的發展里程碑 12
1.3 數控技術和計算機數控技術 15
1.3.1 通向 NC 的途徑 15
1.3.2 硬件 16
1.3.3 軟件 16
1.3.4 控制類型 17
1.3.5 數控軸 19
1.3.6 可編程序控制器 20
1.3.7 適配單元 20
1.3.8 計算機技術和數控技術 20
1.3.9 NC 程序和編程 22
1.3.10 數據輸入 24
1.3.11 數控系統的操作 24
1.3.12 小結 27
1.3.13 本節要點 28
第 2 章 CNC 機床的功能 29
2.1 位置信息 31
2.1.1 引言 31
2.1.2 軸的標識 31
2.1.3 位置控制回路 33
2.1.4 位置的測量 35
2.1.5 補償 44
2.1.6 本節要點 52
2.2 輔助功能 53
2.2.1 說明 53
2.2.2 換刀功能 53
2.2.3 車床的換刀功能 54
2.2.4 銑床和加工中心的換刀功能 54
2.2.5 刀具的識別 56
2.2.6 工件的更換 57
2.2.7 主軸的變速功能 60
2.2.8 進給速度功能 60
2.2.9 小結 60
2.2.10 本節要點 61
2.3 數控功能 62
2.3.1 定義 62
2.3.2 CNC 系統的基本功能 62
2.3.3 CNC 系統的特殊功能 66
2.3.4 防碰撞功能 68
2.3.5 數控機床集成的安全理念 73
2.3.6 數控顯示 83
2.3.7 數控系統的用戶界面擴展 84
2.3.8 開放式數控系統 86
2.3.9 成本評估 88
2.3.10 現代數控系統的優點 90
2.3.11 小結 90
2.3.12 本節要點 91
2.4 可編程序控制器 93
2.4.1 定義 93
2.4.2 PLC 的發展歷史 93
2.4.3 PLC 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94
2.4.4 數據總線和現場總線 95
2.4.5 PLC 的優點 99
2.4.6 PLC 的編程和文檔語言 100目 錄 VII
2.4.7 PLC 程序 101
2.4.8 程序存儲器 101
2.4.9 PLC、 CNC 和 PC 集成 102
2.4.10 PLC 的選擇標準 104
2.4.11 小結 104
2.4.12 CNC 和 PLC 的列表比較 104
2.4.13 本節要點 106
2.5 CNC 系統對機床組件的影響 108
2.5.1 機床配置 108
2.5.2 床身 109
2.5.3 導軌 110
2.5.4 機床外罩 110
2.5.5 冷卻系統 111
2.5.6 排屑系統 111
2.5.7 小結 111
2.5.8 本節要點 111
第 3 章 CNC 機床的電氣驅動
系統 113
3.1 CNC 機床的進給驅動系統 115
3.1.1 進給驅動系統的要求 116
3.1.2 進給驅動的類型 116
3.1.3 直線電動機的種類 121
3.1.4 直線電動機驅動的優缺點 122
3.1.5 驅動控制器和 CNC 系統的連接 123
3.1.6 測量傳感器 124
3.1.7 小結 125
3.1.8 本節要點 126
3.2 CNC 機床的主軸驅動系統 127
3.2.1 主軸驅動系統的要求 127
3.2.2 主軸驅動的類型 128
3.2.3 主軸驅動系統的結構形式 128
3.2.4 交流同步電動機驅動模式 130
3.2.5 同步電動機驅動的優缺點 131
3.2.6 本節要點 131
3.3 面向過程的機床驅動系統設計 133
3.3.1 系統劃分 133
3.3.2 加工工藝的出發點 134
3.3.3 能效均衡 135
3.3.4 機床驅動系統的結構 136
3.3.5 進給驅動系統的靜態設計和
動態設計 137
3.3.6 直線電動機驅動 140
3.3.7 根據工藝參數擬訂驅動方案 140
3.3.8 機床設計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42
3.3.9 基于工藝參數的機床進給驅動
系統的設計方案擬訂 143
3.3.10 機床的系統性考慮 144
3.3.11 小結 146
3.3.12 本節要點 146
3.4 基于工藝參數的主軸機械
設計 148
3.4.1 電動機選擇 148
3.4.2 軸承選擇 148
3.4.3 潤滑介質選擇 149
3.4.4 加工工藝選擇 149
3.4.5 本節要點 152
第 4 章 數控機床的類型 153
4.1 數控機床 155
4.1.1 加工中心和數控銑床 155
4.1.2 數控車床 160
4.1.3 數控磨床 165
4.1.4 數控齒輪加工機床 170
4.1.5 數控鉆床和鏜床 176
4.1.6 數控鋸床 178
4.1.7 激光加工設備 180
4.1.8 沖壓機床和沖剪機床 185
4.1.9 彎管機床 188
4.1.10 數控電火花加工機床 190
4.1.11 電子束機床 192
4.1.12 水切割機床 193
4.1.13 復合機床 195
4.1.14 測量和檢驗設備 202
4.1.15 小結 204
4.1.16 本節要點 205
4.2 增材制造 206
4.2.1 引言 206VIII 數控技術及應用指南
4.2.2 定義 207
4.2.3 工藝流程 208
4.2.4 增材制造工藝的分類 210
4.2.5 幾種重要的疊層制造工藝 211
4.2.6 小結 218
4.2.7 本節要點 218
4.3 柔性制造系統 220
4.3.1 定義 220
4.3.2 柔性制造島 221
4.3.3 柔性制造單元 222
4.3.4 柔性制造系統的技術特征 224
4.3.5 柔性制造系統的應用準則 225
4.3.6 加工策略 227
4.3.7 設備選型及布局 228
4.3.8 工件運輸系
數控技術及應用指南.2015-2016 作者簡介
近40年來,本書在作者和資深編輯Hans B. Kief的努力下,已成為獨具特色的培訓和實踐類權威著作,作為出版人兼主編一直堅持每兩年更新版本。本書另一位作者Karsten Schwarz先生從卡爾馬克思市理工大學(現為開姆尼茨工業大學)設備技術專業畢業后,自1990年以來,在開姆尼茨一家著名的機床生廠商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在機床自動化技術領域的不同崗位上工作多年后,于2007年開始在西門子愛爾蘭根總部的技術與應用中心擔任領導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