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精神與反貧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97752
- 條形碼:9787516197752 ; 978-7-5161-977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征精神與反貧困研究 本書特色
貴州是中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扶貧攻堅,反貧困,要在2020年如期實現目標,不僅要在投入上、在體制機制上、在對象瞄準等方面下功夫,而且*需要有一種精神。翻開歷史,我們發現:長征精神是一筆寶貴財富,是一種重要的、看不見的資源,對于今天的反貧困意義重大。洪名勇主編的《長征精神與反貧困研究》從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動態演化、長征精神與農民脫貧致富、扶貧瞄準機制、干部的責任擔當、反貧困過程中“搭便車”問題的解決等12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長征精神與反貧困研究 內容簡介
貴州是中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扶貧攻堅,反貧困,要在2020年如期實現目標,不僅要在投入上、在體制機制上、在對象瞄準等方面下功夫,而且更需要有一種精神。翻開歷史,我們發現:長征精神是一筆寶貴財富,是一種重要的、看不見的資源,對于今天的反貧困意義重大。本研究從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動態演化、長征精神與農民脫貧致富、扶貧瞄準機制、干部的責任擔當、反貧困過程中“搭便車”問題的解決等12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長征精神與反貧困研究 目錄
專題一 遵義會議精神的科學內涵、價值和意義一 遵義會議及遵義會議精神形成的歷史背景二 毛澤東與遵義會議和遵義會議精神三 遵義會議精神的研究視角和現實提煉四 遵義會議精神的時代價值和現實弘揚
專題二 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一 國內外研究概況專題一 遵義會議精神的科學內涵、價值和意義一 遵義會議及遵義會議精神形成的歷史背景二 毛澤東與遵義會議和遵義會議精神三 遵義會議精神的研究視角和現實提煉四 遵義會議精神的時代價值和現實弘揚
專題二 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一 國內外研究概況二 長征精神的科學內涵三 我國當前社會生活中存在著精神缺失問題四 長征精神對當代中國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領作用五 把握時代特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
專題三 長征精神的動態演化一 長征精神的動態演化歷程二 長征精神動態演化的轉變特點三 “長征精神”動態演化的理論反思四 長征精神動態演化的展望
專題四 長征精神對貴州反貧困的啟示一 新時期貴州反貧困的推進迫切需要對精神貧困的深層破解二 長征精神是破解貴州貧困地區精神貧困的有效法寶三 弘揚長征精神,助推貴州反貧困事業
專題五 貴州反貧困過程中弘揚長征精神的經濟學意義一 長征精神內涵與文化資本二 長征精神對反貧困影響的理論框架三 基于長征精神與反貧困理論視角下的貴州扶貧攻堅分析
專題六 長征精神與農民脫貧致富一 長征精神及其對脫貧致富的內在追求二 農民脫貧致富對長征精神的訴求三 弘揚長征精神,促進農民脫貧致富
專題七 長征精神與扶貧瞄準機制一 長征精神在扶貧瞄準工作中的價值選擇二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三 我國扶貧瞄準機制落實“實事求是”精神演變與公共域變遷四 精準扶貧新階段落實“實事求是”精神的挑戰與調整五 長征精神與創新社會化精準扶貧體制六 反思:以長征精神推進精準扶貧機制改革
專題八 長征精神與反貧困過程中干部的責任擔當研究一 長征精神與反貧困過程中干部責任擔當的內涵二 長征精神與反貧困過程中干部責任擔當的價值三 長征精神與反貧困過程中干部責任擔當的機制
專題九 長征精神與化解反貧困過程中“搭便車”問題——以路、水提供與維護為例一 長征精神的經濟學解讀及相關文獻研究二 研究方案設計及實施說明三 貧困地區公共物品“搭便車”現象與信任情況分析四 貧困地區信任對路、水“搭便車”的影響五 主要結論及研究啟示
專題十 長征精神與貴州反貧困的路徑研究一 反貧困的幾種典型視角二 貴州反貧困事業需要長征精神三 長征精神指導下貴州反貧困的“競合”博弈模型四 長征精神指導下構建貴州省反貧困合作治理模式五 結語與展望
專題十一 長征精神與貴州革命老區整村反貧困實踐典型案例一 長征精神的基本內涵與貴州革命老區發展基本情況二 長征精神激勵下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反貧困實踐的調查分析三 長征精神作用于貴州革命老區整村反貧困實踐的經驗與啟示四 以長征精神為動力,推進貴州革命老區整村反貧困實踐的政策建議五 結語與展望
專題十二 弘揚長征精神,利用紅色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新跨越一 遵義革命老區婁山關鎮、長征鎮的紅色文化資源二 婁山關鎮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三 長征鎮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四 婁山關鎮杉坪村“整村推進整體脫貧同步小康創建”調研五 長征鎮城鄉一體化和“組改居”調研六 弘揚長征精神,利用紅色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新跨越七 結論與展望收起全部>>
展開全部
長征精神與反貧困研究 作者簡介
洪名勇教授,1965年生,經濟學博士。?主要從事制度經濟學、農村經濟和科技創新經濟學研究。1995年破格評為講師,1999年評為副教授,?2000年入選校學科學術帶頭人,2002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2002年入選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004年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2005年入選第三批省管專家,2006年入選省高校學科學術帶頭人,現為貴州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國家特色專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建設負責人,貴州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品牌專業、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負責人,貴州省教學團隊帶頭人,貴州大學學術委員,博士生導師。大學時代完成的調研報告獲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研究中心、團中央和國家教委的表彰,為當年貴州省獲獎級別最高的一篇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