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暮鼓集-劉厚生文集之七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4044826
- 條形碼:9787104044826 ; 978-7-104-04482-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暮鼓集-劉厚生文集之七 本書特色
劉厚編*的《暮鼓集》收錄了劉厚生晚年所寫的 戲劇、戲曲理論作品,主要包括話劇之憶、戲曲散論 、昆劇雜綴、京劇重頭、地方戲等50多篇文章。這本 書是劉厚生的第七本文集,從千字文到萬言長文都有 ,整體上分為寫話劇的一小部分和談戲曲的一大部。
書中所收文論*大部分為千六本書之后所寫,所寫文 章大多為話劇為戲曲事業擂鼓而呼,暮年所擂之鼓也 。
暮鼓集-劉厚生文集之七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劉厚生晚年所寫的戲劇、戲曲理論作品,主要包括話劇之憶、戲曲散論、昆劇雜綴、京劇重頭、地方戲等50多篇文章。這本書是劉厚生的第七本文集,從千字文到萬言長文都有,整體上分為寫話劇的一小部分和談戲曲的一大部。書中所收文論絕大部分為千六本書之后所寫,所寫文章大多為話劇為戲曲事業擂鼓而呼,暮年所擂之鼓也。
暮鼓集-劉厚生文集之七 目錄
話劇之憶中國話劇我所親歷的抗戰話劇抗戰戲劇散憶——話劇對抗戰勝利的貢獻上海抗戰戲劇的特殊性真正的學者、專家——羅念生、應云衛百年祭他搬來一座奧林匹斯山“多拍粗臂,少拍大腿”——難忘的應云衛先生不能忘記葛一虹葛老——紀念葛一虹百年誕辰研討會上我的書面發言為中國戲劇奮斗60年的楊村彬老師徐曉鐘導演思想管窺——徐曉鐘《導演藝術論——論導演藝術與導演藝術家的實踐》之序大星隕落——悼念李默然同志首屆中國校園戲劇節——獻給改革開放30年的一束鮮花《荒島歷險記》的由來張瑞芳64年前的一篇佚文
昆劇雜綴向“昆大班”60年致敬也說紹興路 沒有技術,不用技巧,哪里能有藝術?——丁修詢《昆曲表演學(技術技巧卷)》序表演教學都精彩——讀秦來來著張洵澎傳記《洵美因異》沈斌《昆劇導演》序
京劇重頭試論梅蘭芳演劇思想演藝史上的一次雙峰聚會我理解的“移步不換形”程硯秋高度重視地方戲告慰被“四人幫”迫害致死的周信芳同志振興京劇——學習周信芳艱苦奮斗的精神周信芳生平簡述——應周信芳哲嗣周英華之約,為對外宣傳周信芳之需而寫蓋叫天雜談小記國粹的魅力京劇的靈魂——陳云發《吟嘯菊壇——大寫尚長榮》序京劇傳統折子戲是一個重大問題追求藝術創新的精神從京劇當年的繁榮說起略評京劇《紅燈記》
地方戲300余種地方戲出路在哪里?陳伯華:不當貴婦當演員祝賀中國評劇院60華誕振興戲曲,就要在音樂上下大功夫——金欽夫《中國越劇創腔教程》序
戲曲散論歌頌我們可愛的戲曲隊伍——中國劇協60年紀念會上的發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戲曲怎么辦?樹立自強精神如何從社會角度探討戲曲樣式不一定高學歷一定要高文化梅花獎30年思辨——在中國戲劇梅花獎創辦30周年大會上的發言中國戲曲發展的困境與對策——專訪戲劇評論家劉厚生先生關于20世紀戲曲現代戲的一些想法戲曲城市化問題研究——朱恒夫《城市化進程中戲曲傳承與發展研究》序要重視戲曲理論批評的聲音文化底蘊:藝術創造力的根基——訪戲劇評論家劉厚生我的歡喜我的祝賀——賀上海白玉蘭獎25年一本優秀的戲曲史書——評季國平《元雜劇發展史》從周正平看戲曲燈光藝術的發展我心中的中國戲劇出版社強調“劇種意識”提高劇種責任心——關于戲曲振興的一點新思考應當重視對東方戲劇的研究一
散文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懷念陶行知先生“不放棄”的唐斯復懷念大劇作家于伶
附錄:心系民族戲劇關注絢麗舞臺——記戲劇理論家劉厚生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