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轉向大眾-晚清報人的興起與轉變1872-1912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13122
- 條形碼:9787303213122 ; 978-7-303-2131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轉向大眾-晚清報人的興起與轉變1872-1912 本書特色
媒體精英如何在近代中國生成,其間身份與思想經歷了怎樣的轉型?傳統士人向現代知識分子轉變中,報人群體如何發展為與政權相離異的一股勢力,從體制內“清議”,走向“抗議”?本書圍繞上述問題展開,關注近代中國精英如何使用報刊展開政治訴求,影響晚清政治進程,以及報刊抗議如何對城市民眾形成示范和感染,激發和配合其他政治抗爭行動,從而激發、塑造不滿和怨恨,瓦解清廷的合法性,影響辛亥革命的到來。
轉向大眾-晚清報人的興起與轉變1872-1912 內容簡介
從戊戌維新前開始,中國知識精英借助報刊論政,將辦報作為投身政治活動之起點或主要手段,這一歷史現象在晚清尤為突出。這些建構輿論并逐步成為新興意見領袖的報人,無疑是一種依托傳媒的新式精英,這種“大眾型”精英從世界范圍看也是近代技術與社會結構變化之后的產物,而為古代所無。在中國,其出現較之西方更為晚近一些。那么這一角色在近代中國是如何生成的?他們如何從邊緣走向中心,在此過程中他們的政治思想和對報刊媒介的理解有著怎樣的變化?報刊言論這種帶有現代“社會自由”的表達方式,如何在一個對結社與言論皆有嚴格禁忌的國家獲取合法性和發展空間?報人聚構而成的報界或輿論界,對晚清的政治改革與政治文化塑造產生了怎么的深刻影響?報刊輿論及其操作者在晚清的改革和革命中,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這些是本書試圖回答的問題。
轉向大眾-晚清報人的興起與轉變1872-1912 目錄
緒論 / 3
**章近代社會變遷與報人群體 / 13
第二章報館和報人:形象與角色重塑 / 35
第三章媒體權力與精英報人的生成 / 61
第四章古典民意如何轉向報刊輿論 / 85
第五章言論“抗議”的展開 / 118
第六章社會動員與“怨恨”的激發 / 159
下篇 / 183
第七章王韜:早期報人的意外崛起 / 185
第八章汪康年:傳統精英的轉身 / 208
第九章章炳麟:新報刊與“舊”革命 / 244
第十章梁啟超:國家主義下的言論批判 / 280
結語 / 312
參考文獻 / 322
后記 / 337
轉向大眾-晚清報人的興起與轉變1872-1912 相關資料
有一種知識分子,叫做媒體人。他的前世今生,讓這本書給說清楚了。從清議到抗議,從士大夫到媒體人,有公共擔當的知識分子就是這么走過來的。
——許紀霖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甲午戰后,新媒體迅速崛起,對中國政治發展變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這部專著資料扎實詳盡,敘事清晰條理,有思想有見解。
——馬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自由世界首先從思想與言論自由開始,晚清報人的興起為中國步入這個新世界開啟了一扇窗口, 本書的“歷史追記”相當值得關注。
——高全喜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報紙是*早出現、也是中國引進*早的現代媒體,在清末中國社會現代性轉型過程中,報人的作用不容低估。本書對現代報人的產生與發展,做了詳實描述與深刻的分析。
——雷頤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晚清是中國的大變革時代。報人群體的興起,不惟改變這一群體的古代狀態,而且在清議轉向代表大眾的公議進程中,催生了中國的“第四權力”。本著從社會變遷等相關角度,再現了這一驚心動魄的轉變。
——任劍濤 清華大學教授
轉向大眾-晚清報人的興起與轉變1872-1912 作者簡介
李禮,資深媒體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曾任多家媒體主編、專欄作家。現任《東方歷史評論》執行主編,另編著出版有《27站,中國近代史之旅》、《穿越百年:民國前傳》等。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