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72750
- 條形碼:9787010172750 ; 978-7-01-01727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后危機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本書特色
發生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引起精神文化領域的動蕩與波動。本書通過對后危機時代的經濟發展,對社會的政治、思想、文化等領域影響的論述,深入系統分析和探討了大學生思想政治領域所面臨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論參考和現實依據。為此,本書從后危機時代的特點和面臨的問題著手,闡述相關的理論問題,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后危機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內容簡介
發生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引起精神文化領域的動蕩與波動。本書通過對后危機時代的經濟發展,對社會的政治、思想、文化等領域影響的論述,深入系統分析和探討了大學生思想政治領域所面臨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論參考和現實依據。為此,本書從后危機時代的特點和面臨的問題著手,闡述相關的理論問題,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后危機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目錄
緒論后危機時代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新契機
一、后危機時代凸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重要意義
二、理論視野中的后危機時代研究
(一)關于“后危機時代”的理解
(二)關于后危機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三)關于后危機時代的哲學反思
**章 后危機時代與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后危機時代的內涵與特點
(一)后危機時代的內涵
(二)后危機時代的特點
二、后危機時代對我國意識形態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后危機時代對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影響
(二)后危機時代與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關聯
三、新世紀以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回顧
(一)新世紀以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形勢
(二)新世紀以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三)新世紀以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經驗
第二章 后危機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引發的理論思考
一、重新認識馬克思的危機論
二、深刻理解思想文化與社會發展的內在關系
三、透徹領悟后危機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和意義
四、正確看待社會發展與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五、全面審視現代性的內在矛盾
第三章 后危機時代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后危機時代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
(一)金融危機的后果粉碎了資本主義的“神話”
(二)危機的爆發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
(三)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實踐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
(四)金融危機所提出的警示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內容
二、后危機時代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思想觀念面臨新的“調整”
(二)文化價值觀念日趨多元化和復雜化
(三)傳統的國家主權觀與國家利益觀受到沖擊
(四)思想政治教育遇到許多新課題
第四章 后危機時代創新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選擇
一、把握方向: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權
(一)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研究和教育
(二)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轉化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資源
(三)用馬克思主義引領各種社會思潮
二、夯實內容:提升應對后危機時代挑戰的能力
(一)加強誠信教育,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格
(二)開展艱苦樸素教育,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三)強化事業發展教育,提高生存發展能力
(四)深化信仰教育,建構大學生的精神家園
三、創新方法: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意識形態建設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優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
(二)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
(三)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論課評價體系
(四)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
四、健全機制:形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齊抓共管的聯動網絡
(一)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結合
(二)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
(三)信仰教育與制度規范相結合
(四)繼承傳統與時代創新相結合
五、完善保障: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發展
(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二)建立并完善相關制度與機制
(三)營造豐富的校園文化
(四)關心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第五章 后危機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情況現狀分析 以黑龍江省部分高校為例
一、研究設計
(一)文獻法
(二)問卷調查法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關于后危機時代相關內容的認知和評價
(二)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問題的認識和評價
三、后危機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認知不夠,且認識多停留于工具價值層面
(二)對社會發展關注度較低,視野不夠開闊,影響到對問題的判斷和把握
(三)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不夠成熟,辨識能力有待提高
(四)網絡興趣和網絡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但對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不那么重視
(五)對誠信問題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但在對自己的具體要求時又容易放任自由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后危機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作者簡介
于冰,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博士后。兼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人學學會理事等職。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思想政治教育。先后主持*課題及省部級課題多項,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倫理學研究》、《教學與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曾榮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