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康有為先秦七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67312
- 條形碼:9787010167312 ; 978-7-01-01673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康有為先秦七子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稿以康有為對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和韓非組成的先秦七子的研究為切入點,通過七子在康有為視界中的內在聯系和異同分析,透視康有為的先秦七子觀、諸子觀和哲學觀。全書共分九章:*章“導言”概括康有為對于以七子為代表的先秦諸子以及先秦哲學研究的歷史背景、文化語境和立言宗旨,展示康有為先秦哲學研究在康有為哲學和近代諸子學研究中所處的位置。第二章到第八章分別為“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共同呈現康有為對先秦七子的具體研究和個案解讀,其中包括七子的學術地位和身份歸屬、主要流派和學術傳承、思想內容和主要觀點、歷史地位和整體評價等。*后一章“結語”總結康有為七子研究的得失利弊,肯定康有為對先秦七子和先秦哲學的研究引領了近代哲學的關注熱點和致思方向,同時揭示其歷史局限和理論誤區。
康有為先秦七子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稿以康有為對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和韓非組成的先秦七子的研究為切入點,通過七子在康有為視界中的內在聯系和異同分析,透視康有為的先秦七子觀、諸子觀和哲學觀。全書共分九章:*章“導言”概括康有為對于以七子為代表的先秦諸子以及先秦哲學研究的歷史背景、文化語境和立言宗旨,展示康有為先秦哲學研究在康有為哲學和近代諸子學研究中所處的位置。第二章到第八章分別為“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共同呈現康有為對先秦七子的具體研究和個案解讀,其中包括七子的學術地位和身份歸屬、主要流派和學術傳承、思想內容和主要觀點、歷史地位和整體評價等。*后一章“結語”總結康有為七子研究的得失利弊,肯定康有為對先秦七子和先秦哲學的研究引領了近代哲學的關注熱點和致思方向,同時揭示其歷史局限和理論誤區。
康有為先秦七子研究 目錄
**章 導言
**節 對先秦諸子的普遍關注
第二節 對先秦諸子的多維透視
第三節 對孔子之學的系統梳理
第二章 孔子
**節 孔子的特殊身份和定位
一、先秦諸子皆孔子后學
二、孔學的傳授譜系
三、孔門巨擘
第二節 孔學的宗旨、內容和傳承
一、救世與變通
二、仁之宗旨和主線
三、講靈魂之天道
三、順人之情的人道
四、“擇人而傳”的微言大義
第三節 孔子思想的現代轉換
一、全球文化多元的開放心態
二、近代價值理念的接軌轉換
第四節 康有為與孔子在近代的命運
第三章 老子
**節 身份歸屬和定位
一、作為孔子后學之老子
二、獨立創教之老子
第二節 “老子后學,流派甚繁”
一、老子后學和老學的傳播
二、老學的流派和劃分
三、楊朱、莊子和列子
第三節 老學的內容和特征
一、老學內容
二、老學與佛學
第四節 對老子的態度和總體評價
一、立教宗旨的不仁、能忍
二、人生處世的不為名利
第四章 墨子
**節 墨子的身份歸屬和定位
一、“墨子為孔子三傳弟子”
二、先學孔子后改弦更張
三、“與孔教爭教者,墨子也”
第二節 墨學的內容傳承和理論特征
一、墨學的內容與傳承
二、游俠與“墨之別派”
三、自然科學與名學
四、墨學與西學
第三節 對墨子思想的取舍
一、作為宗教家的墨子
二、作為哲學家的墨子
第四節 對墨子的評價
一、虎頭蛇尾的在場態勢
二、貶過于褒的總體評價
三、“四等”的排列位次
第五章 孟子
**節 “孔門之龍樹、保羅”
第二節 “真得孔子大道之本者也”
一、《春秋》之微言大義
二、天、性、心三位一體
三、仁和不忍人之心
四、民主思想
五、大同之教
六、“于孔子無不學”
七、圓融性和開放性
第三節 對孟子思想的利用
一、仁、不忍人之心與“博愛派哲學”
二、不忍人之心、與民同之與“主樂派哲學”
三、《春秋》大義與“進化派哲學”
四、太平大同與“社會主義派哲學”
第四節 孟子對康有為哲學的影響
一、左右著康有為對其他人的好惡和取舍
二、決定著康有為哲學的構成因素
三、深刻影響了康有為思想的理論特征
四、康有為與孟子在近代哲學中的命運
第六章 莊子
**節 學派歸屬和身份
一、“莊子在孔子范圍”
二、“莊子皆為孔學別派”
三、“莊子得老子之精”
四、“莊子一流,不是道家,亦不是儒家”
五、莊子是中國之佛
第二節 莊學的基本內容和特征
一、傳承孔子的高級之教
二、闡揚孔學的自由、平等和大同思想
三、連接孔學與佛學
第三節 康有為的莊學觀與孔學觀
第四節 康有為與近代哲學視界中的莊子
一、學派歸屬
二、思想內容
三、闡釋方式
第七章 荀子
**節 唯一的學術身份
第二節 三重的傳承譜系
第三節 以禮為核心內容的小康之學
第四節 多舛的命運
第五節 茍子的近代視界
第八章 韓非
**節 身份歸屬和學術譜系
第二節 思想內容和否定評價
第三節 韓非與近代之法
第九章 結語
**節 先秦諸子的近代視界
第二節 先秦諸子與中國哲學
一、先秦諸子與中國哲學的源頭
二、先秦諸子與中國哲學的內容
三、先秦諸子與中國哲學的性質
四、近代哲學與現當代哲學
參考文獻
后記
康有為先秦七子研究 作者簡介
魏義霞,女,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出版的專著有《中國近代哲學的宏觀透視》、《七子視界——先秦哲學研究》等。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